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大美大愛,知趣合一——地理學工作者看《綠水青山看中國》

很高興, 很榮幸參與了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綠水青山看中國》知識競賽的策劃工作, 並在現場觀賞了該節目的詳細錄製過程, 心靈上受到了一次洗禮, 情感上得到了一次昇華, 不由得感歎: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 神州萬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這台節目實在是“大美大愛、知趣合一”的好節目。

(1)這台節目緊扣時代主題, 意義重大。 習總書記近幾年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看中國》節目以此為主題, 通過多種形式, 把神州大地上的綠水和青山串聯起來, 使美麗中國躍然螢幕, 對觀眾形成強大的視覺衝擊,

有望引起“大美大愛”共鳴。 可以說, 中央電視臺及其編導者和參賽選手們的共同努力, 給觀眾帶來了一台展現美麗中國的視覺大片, 也是一堂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2)內容豐富, 主題鮮明, 知趣合一。 中國古代先賢就有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的情懷, 更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君子哲人的標誌。 該節目以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為主題, 以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為載體, 融合歷史典故、經典詩句、風土民情和生活常識等內容, 更以震撼、變換的視覺資訊, 妙趣橫生的競賽形式, 視角獨特的解讀評說, 打造了一場獨具魅力、雅俗共賞的超級文化盛宴。

(3)高手在民間, 參賽選手的表現令人敬佩。 由於高考等特殊原因,

我國現在的地理教育在中小學不是很受重視, 社會對地理學的關注度也不高。 作為一位地理工作者和大學教師, 我一直為此糾結, 因為我知道, 地理學博大精深, 經世致用, 在中華百年復興中承擔著艱巨的責任。 但從這次80多位參賽選手的表現看, 我發現, 社會上喜歡地理的人很多, 一些人對中國地理的瞭解也令我讚歎, 高手在民間。 這些選手中, 最小的9歲, 最大的72歲;有組團參賽的一家三口, 有徒步走完318國道的行者, 有從事美麗鄉村建設的基層幹部, 有帶著老伴環游世界的退休律師。 他們雖然不是專門的地理工作者, 但在參賽中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參賽中的一些題目, 我若事先不作針對性準備的話也答不上來,
但有的選手卻答上來了, 並最終走向領獎臺。 由此, 我看到了地理學的希望, 地理學的春天正在到來。

(4)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眾多的文明古國, 也是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中國地理資源種類豐富, 數量眾多, 中國地理知識浩如煙海。 雖然《綠水青山看中國》九集下來, 涉及到的知識點數以千計, 但相對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地大物博的我國來說, 仍然是九牛一毛。 中國需要更多的人關心地理, 需要更多的管道傳播地理知識, 需要更多的平臺展現中國的綠水青山。 “高瞻遠矚遙感者, 博大精深地理人”, 希望以後多開展一些此類活動, 讓大家都喜歡地理, 都欣賞綠水青山, 都熱愛我們美麗的家園。 吳殿廷(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