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小米代工真相,這樣的性價比,你敢買?

2017年的小米終於可以揚眉吐氣。 在經歷了2015、2016年連續兩年的低谷後, 小米在今年重返智慧手機第一梯隊。 今年的第二季度, 小米出貨達到了2316萬台, 這可是小米發展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在10月13日舉行的小米供應商大會上, 雷軍更是信心滿滿地宣稱今年預計出貨量將超過9000萬台。

就在小米“9000萬台”的豪言放出不久, 出現了一則值得玩味的新聞, 那就是《經濟日報》刊出的《小米手機出貨量將突破9000萬台 聞泰科技或受益最大》。

的確, 從今年4月份到9月份, 聞泰科技股價已經上漲47%。 文中稱“據旭日大資料對小米手機上半年出貨量監測結果來看, 2017年小米上半年出貨中, 紅米出貨量占比超過90%, 也就是說小米上半年出貨以紅米手機為主要構成, 而聞泰科技旗下的聞泰通訊正是紅米手機的締造者”。

這就有意思了, 聞泰科技、小米、紅米到底是個什麼關係?為什麼說“聞泰通訊正是紅米手機的締造者”?

關於這種模式, 大家也許會想, 像蘋果等手機, 不也是交給富士康生產嗎?但是紅米的ODM模式, 與蘋果的“OEM”模式差別還是蠻大的。 因為蘋果手機不論是研發、設計, 還是品控, 都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大家在網上搜一搜, 看看蘋果對富士康的生產線把控多麼嚴苛就知道了。 說穿了, 富士康只是一個代工廠, 按蘋果的要求生產就行了。

紅米的模式決定了, 很多環節都由聞泰來把控。 先從生產的各個環節說起, 先不提聞泰的設計能力, 單在品控方面, 聞泰就無法與富士康、英華達這些企業的管理和規範流程相比。 所以, 紅米的每款手機基本上都會被曝出某一方面的品質問題, 諸如像死機、花屏、翹屏、充不進電、打不了電話、螢幕漂移、按鍵失靈等問題,

都幾乎成為紅米被投訴的“家常便飯”了。 這是紅米的源頭代工廠導致的。

另外在設計上, 聞泰並不是只服務於小米。 為了提高利潤率, 聞泰通訊會接多個品牌的ODM訂單。 小米的紅米、魅族的“魅藍”、曾經還在世的聯想“樂檬”等手機, 其實都是一個爹生的, 全是聞泰通訊生產的。 從成本節約的角度, 聞泰甚至會將不同客戶的方案串用。 當年有“煤油”嘲笑紅米Note 3抄襲魅族的魅藍metal。 原因其實是, 聞泰直接把魅藍metal的模具改了改, 就給紅米Note 3用上了——都是一個爹生的, 能不像嗎?

更可怕的是, 聞泰為了搶訂單, 不惜用“地板價”來與行業的其它對手PK。 還是手機界的往事, 紅米1剛出來的時候, 當時風頭正盛的大可樂CEO丁秀洪就嘲諷“聞泰不行了, 沒生意接了, 哪怕賠本也要忍痛接小米的生意”。

現在的結果大家已經知道了, 聞泰通訊憑藉低價贏得了紅米的訂單, 開始了屌絲逆襲。 而小米憑“高性價比”的紅米大賣, 又要走上人生巔峰。

不過, 從消費者角度來考量,

消費升級時代, 手機行業的“高端又親民”、“高質且低價”的性價比路線, 或許只是一個偽命題。 過多的追求“性價比”, 難免會讓代工廠陷入“偷工減料”的怪圈。 因此, 宣稱要“將性價比進行到底”的小米, 如果不在代工環節進行把控, 而是以犧牲品質為代價換取“性價比”, 那麼實際上小米已經與雷軍口中依靠使用者資訊差贏得銷量的OV並無差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