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中國褲裝的變化,可是社會發展史中的重要一環

最早的褲子應該追溯到5000多年前, 那個時候的褲子不能算現在的褲子, 它絕對是一個必需品, 因為人類活動主要是狩獵, 為了防止被樹枝、灌木等刮傷, 所以對胯下進行了一定的防護。 在現在一些非洲部落任然可以看到這些。

先秦的時候, 大家貼身穿的主要是“袍”, 一種上下衣一體的大袍子。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說的就是秦國士兵在寒冷的夜間兩個人裸身互抱, 縮在同一件貼身衣袍裡取暖。 等到了漢代, 終於有了正經用的遮羞布——犢鼻褌(kūn), 類似于現代的三角內褲。 通常是農夫、僕役或軍人為了勞動、行動時方便才穿的。 由於是穿在袍子裡面的, 所以一般的質料都很差, 對於被包裹處的摩擦, 你可以想像的。 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說, 在古代只有窮人才穿內褲, 內褲就像一個窮的標籤, 能不穿就不穿的。

所以啊, 犢鼻褌沒多少有人願意穿。 那其他的人穿什麼呢?袴(kù )。

袴本來分兩種, 一種叫脛(jìng)衣, 其實就是只有褲腿的套筒。

還有一種, 雖然接近于現代褲子, 但褲襠卻是敞開的。

在漢朝以前的時期,

女人的褲子可是與國家的長治久安扯上關係。 某些統治階級認為女人穿上褲子, 兩條腿分立, 是極其不成體統之事。 而直到漢朝, 女人才被允許穿上開襠褲。 同樣也是在這一朝代, 女人下裝的發展突飛猛進, 居然一路奔向了正常褲子。 這倒是因為一個男人們爭權奪利的故事, 才順帶讓女性穿上了正常的褲子。

故事是這樣的:西漢漢宣帝時期, 大將軍霍光權傾一時。 他的外孫女是當時的皇后, 但是皇后太年幼, 漢宣帝就不大寵倖皇后, 而是喜歡跟宮女混在一起。 霍光為了保持權力延續, 又希望皇后能受到專寵生下繼承人。 漢宣帝的醫官和侍從們很會識眼色啊, 於是他們就想了個招兒。 他們先是勸漢宣帝身體不好應該少跟女人混在一起,

又讓宮女們褲子都加上護襠, 再系上幾條帶子, 遮得嚴嚴實實。 就因為這個舉動, 從此女性穿上了密不透風的褲子, 跟咱們今天的褲子很像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 這完整的褲子, 居然不久之後又變掉了。

後來東漢的漢靈帝劉宏比較荒淫好色, 他一看不行啊,這留下的什麼破規矩,宮女要穿這樣的褲子,他命令宮中所有的嬪妃宮女都撤下嚴實的褲子,重新穿回原來那種羞羞噠的小褲褲,為的是方便自己做不可描述之事,也是夠荒唐的。就這樣一直到了魏晉南北朝,女性褲子才又穿上了正常的褲子,這還是受了遊牧民族影響。

遊牧民族因要騎馬,穿裙子不方便,只能穿褲子。而在魏晉南北朝,各民族你來我往,少數民族的服飾影響到中原。受胡服影響,這個時期士庶百姓都以穿褲子為時尚,女性也不例外。而之後的唐朝風氣更為開放,女性也可以經常騎馬,穿褲子的風潮更盛。於是有襠的褲子就這麼被一直傳了下來。到了宋代以後,之前的套腿筒——脛衣,反而變成了可以罩在普通褲子外的膝褲。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這種“褲子”,事實上是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變化才形成。透過這小小的一塊布,就呈現了出來一個個歷史事件、一個個時代的變遷。

他一看不行啊,這留下的什麼破規矩,宮女要穿這樣的褲子,他命令宮中所有的嬪妃宮女都撤下嚴實的褲子,重新穿回原來那種羞羞噠的小褲褲,為的是方便自己做不可描述之事,也是夠荒唐的。就這樣一直到了魏晉南北朝,女性褲子才又穿上了正常的褲子,這還是受了遊牧民族影響。

遊牧民族因要騎馬,穿裙子不方便,只能穿褲子。而在魏晉南北朝,各民族你來我往,少數民族的服飾影響到中原。受胡服影響,這個時期士庶百姓都以穿褲子為時尚,女性也不例外。而之後的唐朝風氣更為開放,女性也可以經常騎馬,穿褲子的風潮更盛。於是有襠的褲子就這麼被一直傳了下來。到了宋代以後,之前的套腿筒——脛衣,反而變成了可以罩在普通褲子外的膝褲。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這種“褲子”,事實上是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變化才形成。透過這小小的一塊布,就呈現了出來一個個歷史事件、一個個時代的變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