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個尷尬到炸的節目,有張一山也撐不下去

本文由煲仔看劇(baozaitv)原創。

今天要寫的這個節目, 本來也不抱什麼期望。 看了首播之後發現, 嘿, 果然不值得抱什麼期望~這個看名字就很不一般的新綜藝, 叫《高能少年團》。

節目的確高能。

首先是高能陣容。 它的固定陣容囊括了這兩年在娛樂圈風生水起的真·鮮肉, 其中包括(從左至右):

93年的董子健, 92年的張一山, 99年的王俊凱, 91年的王大陸, 以及97年的劉昊然。

記得去年聯合國就說90年出生的都已經是中年人了,

那照這樣推算, 又過了一年, 如今91年出生的應該也都是中年人了。 煲仔懷著意味深長的眼神望向躋身于少年團的王大陸…

看得出節目組砸了不少錢才集齊這五個人, 這基本是可以圈定一大撥少女觀眾的了。 然而這個節目, 實在是高能尷尬,

考驗粉絲少女們是不是真愛的時候到了。

首播一期看下來, 整體感受四個字——

節目的定位是“偶像對抗挑戰真人秀”, 以成長十二課為主題, 通過一次次貼近生活的課程, 讓少年團在學習、歷練的過程中, 得到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鍛煉。

五位少年的使命是——

傳承少年人之神、魄、魂、意、志!

他們的口號是——

無熱血!不少年!

節目一開場便有一股強而有力的中二氣息向我襲來, 我以為正片會讓我笑場, 但是它沒有。

一段特別燃的片頭過後, 這個節目一下子變成了《奔跑吧少年》《極限少年》《少年加速中》, 然後就又陷入了做任務比速度的老套路裡。 第一期勞動課, 五位少年在烏鎮進行了一天的打工體驗, 主要考驗體力和運氣。

而每個綜藝小團體裡,總會有那麼一個倒楣擔當,高能少年團首期倒楣擔當花落張一山同學。

看張一山的真人秀,感覺就是在看長大了的劉星。

連路人阿姨看到他都忍不住感歎“劉星長這麼大啦”

張一山很有綜藝感,好像在成員身份設定裡他還是隊長。

在節目中也貢獻了蠻多笑點。

一期節目下來煲仔收穫了不少表情包。

但這也是全部收穫了。

也許有煲仔飯不知道,這個節目,戲外比戲內更精彩。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延播少年團》。原本預計3月中旬播出的節目(請注意海報上的時間),經歷一周又一周的延播,最終拖到4月1號才能正式首播,連之前宣傳的先導片也被迫跟正片一起播出。

不過,對於很多日飯來說,這個節目就不應該通過審查播出。因為這又是一檔抄來的綜藝,被抄的是08年首播、由日本偶像組合嵐主導的綜藝節目《VS嵐》。

《高能少年團》最開始是打著和《VS嵐》遊戲團隊合作的旗號來宣傳的,後期突然變成了模式借鑒。

當然,這可能是因為總局要求不可過度引入境外綜藝。但現在,節目徹底把自己跟《VS嵐》撇清了,與此同時又還在不斷借鑒。

五人五色這些就不說了

最赤裸裸的抄襲證據是此前《高能少年團》推出的宣傳片,被指抄襲嵐演唱會的動畫片(圖源logo)。

雖然後來導演曬出了創意手稿,對每個場景來源進行了說明,表示每個人設創意都源自中國歷史文獻

卻又被扒出所謂佈景裡借鑒的來源於網路的圖片,實則不是中國風而是和風。

真是一出好戲啊。

借鑒後升級為原創的《高能少年團》並沒有一鳴驚人,後期剪輯很亂,這麼貴的陣容給配了這麼爛的後期,挺book思議的。但,熟悉的手機、汽車、功能飲料的植入,讓人對這個節目倍感親切。哪怕是全新的陣容、全新的綜藝,也能跟《奔跑吧》《24小時》《挑戰者聯盟》《十七歲》一樣做出同一個味道,決心一條道走到底的浙江衛視可以的。

哎,不過,就算節目很尷尬又怎麼樣?反正該看的還是會看,而早已步入中年的老煲,還是去喝我的茶看我的報紙吧。

————————————————

而每個綜藝小團體裡,總會有那麼一個倒楣擔當,高能少年團首期倒楣擔當花落張一山同學。

看張一山的真人秀,感覺就是在看長大了的劉星。

連路人阿姨看到他都忍不住感歎“劉星長這麼大啦”

張一山很有綜藝感,好像在成員身份設定裡他還是隊長。

在節目中也貢獻了蠻多笑點。

一期節目下來煲仔收穫了不少表情包。

但這也是全部收穫了。

也許有煲仔飯不知道,這個節目,戲外比戲內更精彩。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延播少年團》。原本預計3月中旬播出的節目(請注意海報上的時間),經歷一周又一周的延播,最終拖到4月1號才能正式首播,連之前宣傳的先導片也被迫跟正片一起播出。

不過,對於很多日飯來說,這個節目就不應該通過審查播出。因為這又是一檔抄來的綜藝,被抄的是08年首播、由日本偶像組合嵐主導的綜藝節目《VS嵐》。

《高能少年團》最開始是打著和《VS嵐》遊戲團隊合作的旗號來宣傳的,後期突然變成了模式借鑒。

當然,這可能是因為總局要求不可過度引入境外綜藝。但現在,節目徹底把自己跟《VS嵐》撇清了,與此同時又還在不斷借鑒。

五人五色這些就不說了

最赤裸裸的抄襲證據是此前《高能少年團》推出的宣傳片,被指抄襲嵐演唱會的動畫片(圖源logo)。

雖然後來導演曬出了創意手稿,對每個場景來源進行了說明,表示每個人設創意都源自中國歷史文獻

卻又被扒出所謂佈景裡借鑒的來源於網路的圖片,實則不是中國風而是和風。

真是一出好戲啊。

借鑒後升級為原創的《高能少年團》並沒有一鳴驚人,後期剪輯很亂,這麼貴的陣容給配了這麼爛的後期,挺book思議的。但,熟悉的手機、汽車、功能飲料的植入,讓人對這個節目倍感親切。哪怕是全新的陣容、全新的綜藝,也能跟《奔跑吧》《24小時》《挑戰者聯盟》《十七歲》一樣做出同一個味道,決心一條道走到底的浙江衛視可以的。

哎,不過,就算節目很尷尬又怎麼樣?反正該看的還是會看,而早已步入中年的老煲,還是去喝我的茶看我的報紙吧。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