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汾陽市:“文化名市”建設的一點思考

□李峰

建設區域性“文化名市”是去年汾陽市黨代會上提出的一個鼓舞人心的發展目標, 從“文化汾陽”建設到“文化名市”的建設, 應該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和提升。 前幾年, 汾陽市在“文化汾陽”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在挖掘和展示汾陽文化方面有了一點進展, 也可以說階段性地做了些基礎性的工作。 “文化名市”的提出, 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是汾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也是汾陽人民的期盼。 因此說, 從“文化汾陽”到區域性“文化名市”是一個質的飛躍。

討論文化方面的命題, 在我們全部工作的探索和思考中,

是十分令人糾結的, 無論是領導層, 還是人民群眾。 但這個命題無論從它的外延到本質, 從形態到展現, 也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一個命題。 可以說, 時時處處撩撥著每個政治家和人民群眾的心弦, 在全球每個城市和鄉村, 都是如此。 文化, 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也決不是個偽命題, 是值得我們一生為之探討和付出的。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無論從哪個方面的研究和探討, 都是有意義的。

“文化”的樣子

文化是個什麼樣子?恐怕沒有任何一位科學家和藝術家能描述出來, 它有長寬高嗎?它有顏色嗎?它有價錢嗎?沒有。 但它卻融入我們全部的生活, 從一個人來到人世至最後離開, 甚至於離開以後的時間, 都是如此。

二戰時期, 德國人攻打俄羅斯, 傷亡慘重。 但俄羅斯人說, 我們沒有了槍枝彈藥, 但我們還有普希金;同時期, 邱吉爾和記者有一段對話, 記者問:“莎士比亞與印度哪個更重要?”邱吉爾回答:“寧可失去50個印度也不能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他之後再沒有一個領導知道:能夠征服世界, 主宰世界, 不是因為戰爭, 而是因為擁有文化的精神力量。 據說, 美國總統宣誓就職都要朗誦一段詩歌;奧地利人在戰後, 門窗玻璃都被打壞了, 窗臺上仍可看到一盆鮮豔的花在盛開著。 在我們中國, 小孩一出生, 就要戴個非常寓意吉祥的長命鎖, 肚子上裹一個精美的紅肚兜。 老人去世後, 都要把屍體洗乾淨, 化好妝, 比活著的時候都有儀式感。 孝子三天日夜守靈,
點燈接香, 那麼莊嚴體面。 去世後, 每年清明節, 親人都要為故人獻花燒紙, 立碑栽樹。 皇帝王爺的陵墓更是修建得富麗堂皇。 甚至有的詩人和小說家還有想像描寫故人離開人世後生活的作品。 如此這般, 古今中外, 文化無所不在, 無時不有。 但文化是個什麼樣子, 不好用語言來形容, 我們只能說文化是個讓人獲得幸福、美感和尊重的概念。

“文化名市”的樣子

我們不妨跳出概念努力來思考“文化名市”的樣子。

1、“文化名市”是一個榮華富貴的城市

我們中國有句成語叫“榮華富貴”, 我們說一個人一輩子榮華富貴, 這是讚揚和褒獎。 那麼, 什麼樣的人才是榮華富貴呢?有錢人算不算榮華富貴, 穿金戴銀, 出門坐豪車, 包小三,

我看不能算, 那是只榮華不富貴, 只有那種有品質有品位, 同時, 也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 才能叫榮華富貴。 同樣, 窮得衣不遮體、沿街乞討的人, 就更沒有一點榮華富貴可言。

一座城市, 一個小鄉村, 經濟實力很強, 很有錢, 但街巷髒得一踏糊塗, 黑惡勢力橫行鄉里, 鄰里不和, 婆媳關係不好, 子孫不孝, 為了遺產爭得同室操戈, 這不能算是榮華富貴, 這種地方更不能稱得上是品質城市。 因此, 我形象地理解“文化名市”, 就是一個榮華富貴的城市, 是一個品質城市。

建設區域性“文化名市”就是要在這個社會中, 不斷發揮其“軟實力”的作用, 不斷調整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社會各個層面不斷加強文化的功能, 讓人在精緻生活中尊享幸福、品味人生、獲得尊嚴。

因此說, “文化名市”需要建設, 需要打造, 而且還得全力以赴, 一代一代堅持下去。

2、“文化名市”是一個能呼吸會歌唱的城市

呼吸意味著生命, 生命展示著活力, 活力彰顯出品質。 我們形容一個人木訥、笨或言短, 會說“那人比死人多出的一口氣”。 不可想像一個行將就木的人還有什麼生機和活力。 同樣, 一座城市沒有發展的理念、沒有科學的規劃, 沒有功能齊全和完善的公共文化體系, 沒有良好的基本社會秩序, 那就是一座沒有呼吸的城市, 更不可能充滿朝氣和活力, 只能算是一個人群聚居地。 朝氣才能蓬勃, 蓬勃才能發展, 發展才能讓城市充滿生氣。 有了生氣, 一座城市才可能有品質有品位。

小草能歌唱, 城市也會歌唱嗎?“文化名市”應該有韻律,應該有律動。去年正月去雲南騰沖,看到街面上的路燈道旗,紅紅的底色,上面寫著“騰沖·2016”“新年好”,並印有猴年吉祥圖案,還有英文對應。每一面道旗精美的就像一張張精緻的猴年郵票。而我們一般城市也掛道旗,就簡單的寫幾條標語,這就是差別。每個城市幾乎都有廣場或遊園,供市民健身休閒,大部分的城市廣場只能散步、打球和跳廣場舞,我們說這些廣場是不會歌唱的,是沒有生氣和內涵的。為什麼不充分利用它增加一些主題和文化元素呢。那樣,本地人增加了鄉愁和文化記憶,為生於斯長於斯自豪,外地人瞭解了這座城市的人文歷史,羡慕生活在這個品質城市的人們。再比如,城市排水井蓋,它是用鐵鑄造成的,從實體層面上講,它是冰冷的,沒有語言,我們也要讓它歌唱起來。我們不能花錢買回來千篇一律的冰冷的鑄鐵井蓋,我們可以在上面設計一些文化的東西,這樣,冰冷的井蓋也就有了溫度,也就歌唱起來了,如此等等。我們說,城市是需要扮靚的,城市是需要抒情的,一牆一瓦、一街一路,一樓一房,都能讓它歌唱起來,都能唱出最美的旋律。我們說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因為我們的祖國和黨是最美的。如果我們的城市是有生氣、有活力、有品質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放聲歌唱。只有美的城市,才是值得歌唱的。

3、“文化名市”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

這個比較好懂,也好接受,大家也一定認同。詩歌的最大特色是抒情,是詩人情感的流露和渲泄。我們平常提到一個好的城市,總會說:那個城市好,有山有水。是吧。那麼,我們就有了結伴前行的想法,去那個城市幹什麼呢?寄情山水,休閒度假。有句話叫“詩意的棲息”,是說我們要在充滿詩意的地方過生活。比如杭州,有西湖,有靈隱山,我看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品質城市。我知道河南林州提出的口號是:三業並舉,三域共建,打造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紅旗渠就是被打造出來的。今天我們所說的打造“文化名市”,就是要利用人的智慧和自然法則,打造宜居的、休閒的、靈動的城市。這是我們建設區域性“文化名市”首先應該遵循的,而決不是一味追求樓房越高越好,路要建造多麼多麼寬。

“畫意”是中國畫裡的一個專業術語。我們知道,好的畫是要有意境的,要留出更多的思維和畫面空間供欣賞者想像。我們要實現的是:人在畫中游。所以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如詩如畫的城市。《清明上河圖》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有畫意,《獨釣寒江雪》同樣別有畫意。因此,要因地制宜,順勢而建,尤其要有創意。現在,我們建築設計院的設計師有非常好的繪畫功底和審美能力。林徽因在我們汾陽生活工作過,她不僅是我國建築設計界的泰斗,寫的文章也很美。

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是一個美得不得了的地方,是一個讓人日夜思念和留戀忘返的地方。美在詩,美在畫。美在一次城市詩畫的創作。

4、“文化名市”是一個個性張揚的城市

遊覽過一個城市,我們往往會說:這個城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東西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呢?有樓房、有公車、有酒店、有學校,我們就能記住這個城市嗎?我們要記住一個人呢,五官端正、身體健康,這個指標是我們填寫表格時基本的專案標準。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西安有大小雁塔,天南海北的中外遊人頻繁遊覽參觀。大雁塔有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全國來說大雁塔不是很高,但遊人來西安一定要光顧;小雁塔有神奇的傳說,幾次地震都可以天衣無縫地合攏,不是很靈嗎,能不去拜一下嗎?

在有城市功能的基本前提下,我們建設的“文化名市”必須有個性特徵,也就是說城市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要成為該城市的文化朗誦者,城市的每個部位都要極度地彰顯該城市的文化特徵。山東濰坊是中國風箏之城,我們可以看到每個路燈杆上都有風箏的圖案。山西古縣據說有天下第一牡丹,一進城區,我們就可以看到有巨大的牡丹雕塑。我們呂梁的中陽縣,有剪紙之鄉美譽。在中陽賓館的餐具上都印有中陽的剪紙,甚至在衛生間都可以看到剪紙作品。凡此類例子,都可以說明文化名市的打造,必須讓城市的每個文化符號形象的自我發聲,而不是用幾頁簡介來可憐地敘述,那種城市是枯燥和費勁的。

我們的老祖宗原來留下了很多非常珍貴的東西,只是我們沒有珍愛它們,沒有適度地保護好它們。比如九街十八巷、王知府巷、豆腐巷、甜水巷等等,多麼好聽的名字,多麼有文化韻味的小巷名字。北京的煙袋斜街、祁家豁子、禮士胡同等等,不是很有味道嗎?我們說狄青是我們汾陽的驕傲,不是簡單地命名個狄青路或狄青大道就算是有了文化的符號,要有一代名將的文化記憶,要名符其實。杏花村是汾陽的,汾酒是汾陽的,杜牧的《清明》詩是汾陽的,這都是些好寶貝,都是我們建設“文化名市”的寶貴素材。四川綿陽有九州大道,是九州公司出資由綿陽市政府命名的。我們為什麼不能與汾酒集團聯合,把我們的這些只有我們汾陽擁有的、而且聞名全球的優秀的文化元素植入在這條汾酒大道上,進而打造成一條充滿汾州文化氣息和情結的文化長廊。衛天霖是中國油畫的先軀,也是中國色彩大師,比徐悲鴻還多個藝術頭銜。吳冠中先生對衛天霖都十分敬重,僅僅標上是天霖路是不夠的。浙江安吉是吳昌碩的故鄉,在安吉有吳昌碩紀念館,每個人說起吳昌碩都引以自豪。我們汾陽有多少人知道衛天霖,說起來讓人汗顏。

5、“文化名市”是禮儀和精神傳承的城市

進門問“您好”,出門說“再見”,崇文、敬老、禮賢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文化名市”的基本要求。所謂“坐有坐樣,吃有吃相”說的就是這些事。現在吃餃子已是家常便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要吃頓餃子那可是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有的。那時候家裡煮了餃子,定是先呈給長輩吃,然後晚輩才敢享用。“頂嘴”那就更不允許,那叫“犯上”。現在“老子說了算”這句話,是指不民主、獨斷專橫,我想以前這句話並非此意,是指在一個家庭裡也要講秩序,長幼有別嘛。否則,就會被鄰里罵為不肖子孫。這是好的家教和家風。“先生舅舅老房東”一說,說的是家庭以外的社會秩序,現在許多大家名家在談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時,也會常常提到自己的啟蒙老師和成長過程中的若干恩師。在坊間,如家庭女方病故,所有一切後事,均需要等到舅舅家門上來人,方可進行商議,謂之“人主”。

可見,傳承好的家風,施以好的家教,秉賦好的家訓有多麼重要。這些文化的東西不是封建的,更不是糟粕,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發展的結晶,是值得我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至今,我們去為兒女提親,首先會問“是不是正經兒那”,這裡的“正經”指的就是有良好的家風、家教。這種傳承可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事,從現在起,就需要我們全社會不懈地去做,去努力。這是建設“文化名市”的要求,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精神是什麼呢?是精氣神,是靈魂的東西,精神是形成的,是需要發揚和光大的東西。比如“頭懸樑錐刺股”刻苦學習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鍥而不捨的精神,“拒腐蝕永不沾”南京路上好八連的精神等等。還有我們時下的“右玉精神”、“錫崖溝精神”、“呂梁精神”。

沒有精神支撐的民族,是一個墮落的民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民族,是一個可怕的民族。爹娘給了我們肉體凡胎,給了我們一個做人的基本。而後培養我們念書,成家立業,誰家不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呢?怎麼成龍變鳳,要靠後天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支撐。整天無精打彩、昏昏噩噩、遊手好閒是成不了龍也變不成鳳的。偶爾提到大寨、大慶,有的小孩問:為什麼要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可見在學校,老師就從來沒有講過大寨三戰狼窩掌和鐵人王進喜的事蹟。如此這樣下去,問題就很嚴重了,因此,重在教育下一代。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過去的年代,我們就是背著《愚公移山》《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的老三篇成長起來的。在這些精神的鼓舞下,我們在工作中還有什麼苦吃不下,還有什麼困難戰勝不了。因此,我說,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戰無不勝的。精神萬歲!

(作者為汾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汾陽廣播電視臺台長)

呂梁日報

城市也會歌唱嗎?“文化名市”應該有韻律,應該有律動。去年正月去雲南騰沖,看到街面上的路燈道旗,紅紅的底色,上面寫著“騰沖·2016”“新年好”,並印有猴年吉祥圖案,還有英文對應。每一面道旗精美的就像一張張精緻的猴年郵票。而我們一般城市也掛道旗,就簡單的寫幾條標語,這就是差別。每個城市幾乎都有廣場或遊園,供市民健身休閒,大部分的城市廣場只能散步、打球和跳廣場舞,我們說這些廣場是不會歌唱的,是沒有生氣和內涵的。為什麼不充分利用它增加一些主題和文化元素呢。那樣,本地人增加了鄉愁和文化記憶,為生於斯長於斯自豪,外地人瞭解了這座城市的人文歷史,羡慕生活在這個品質城市的人們。再比如,城市排水井蓋,它是用鐵鑄造成的,從實體層面上講,它是冰冷的,沒有語言,我們也要讓它歌唱起來。我們不能花錢買回來千篇一律的冰冷的鑄鐵井蓋,我們可以在上面設計一些文化的東西,這樣,冰冷的井蓋也就有了溫度,也就歌唱起來了,如此等等。我們說,城市是需要扮靚的,城市是需要抒情的,一牆一瓦、一街一路,一樓一房,都能讓它歌唱起來,都能唱出最美的旋律。我們說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因為我們的祖國和黨是最美的。如果我們的城市是有生氣、有活力、有品質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放聲歌唱。只有美的城市,才是值得歌唱的。

3、“文化名市”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

這個比較好懂,也好接受,大家也一定認同。詩歌的最大特色是抒情,是詩人情感的流露和渲泄。我們平常提到一個好的城市,總會說:那個城市好,有山有水。是吧。那麼,我們就有了結伴前行的想法,去那個城市幹什麼呢?寄情山水,休閒度假。有句話叫“詩意的棲息”,是說我們要在充滿詩意的地方過生活。比如杭州,有西湖,有靈隱山,我看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品質城市。我知道河南林州提出的口號是:三業並舉,三域共建,打造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紅旗渠就是被打造出來的。今天我們所說的打造“文化名市”,就是要利用人的智慧和自然法則,打造宜居的、休閒的、靈動的城市。這是我們建設區域性“文化名市”首先應該遵循的,而決不是一味追求樓房越高越好,路要建造多麼多麼寬。

“畫意”是中國畫裡的一個專業術語。我們知道,好的畫是要有意境的,要留出更多的思維和畫面空間供欣賞者想像。我們要實現的是:人在畫中游。所以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如詩如畫的城市。《清明上河圖》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有畫意,《獨釣寒江雪》同樣別有畫意。因此,要因地制宜,順勢而建,尤其要有創意。現在,我們建築設計院的設計師有非常好的繪畫功底和審美能力。林徽因在我們汾陽生活工作過,她不僅是我國建築設計界的泰斗,寫的文章也很美。

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是一個美得不得了的地方,是一個讓人日夜思念和留戀忘返的地方。美在詩,美在畫。美在一次城市詩畫的創作。

4、“文化名市”是一個個性張揚的城市

遊覽過一個城市,我們往往會說:這個城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東西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呢?有樓房、有公車、有酒店、有學校,我們就能記住這個城市嗎?我們要記住一個人呢,五官端正、身體健康,這個指標是我們填寫表格時基本的專案標準。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西安有大小雁塔,天南海北的中外遊人頻繁遊覽參觀。大雁塔有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全國來說大雁塔不是很高,但遊人來西安一定要光顧;小雁塔有神奇的傳說,幾次地震都可以天衣無縫地合攏,不是很靈嗎,能不去拜一下嗎?

在有城市功能的基本前提下,我們建設的“文化名市”必須有個性特徵,也就是說城市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要成為該城市的文化朗誦者,城市的每個部位都要極度地彰顯該城市的文化特徵。山東濰坊是中國風箏之城,我們可以看到每個路燈杆上都有風箏的圖案。山西古縣據說有天下第一牡丹,一進城區,我們就可以看到有巨大的牡丹雕塑。我們呂梁的中陽縣,有剪紙之鄉美譽。在中陽賓館的餐具上都印有中陽的剪紙,甚至在衛生間都可以看到剪紙作品。凡此類例子,都可以說明文化名市的打造,必須讓城市的每個文化符號形象的自我發聲,而不是用幾頁簡介來可憐地敘述,那種城市是枯燥和費勁的。

我們的老祖宗原來留下了很多非常珍貴的東西,只是我們沒有珍愛它們,沒有適度地保護好它們。比如九街十八巷、王知府巷、豆腐巷、甜水巷等等,多麼好聽的名字,多麼有文化韻味的小巷名字。北京的煙袋斜街、祁家豁子、禮士胡同等等,不是很有味道嗎?我們說狄青是我們汾陽的驕傲,不是簡單地命名個狄青路或狄青大道就算是有了文化的符號,要有一代名將的文化記憶,要名符其實。杏花村是汾陽的,汾酒是汾陽的,杜牧的《清明》詩是汾陽的,這都是些好寶貝,都是我們建設“文化名市”的寶貴素材。四川綿陽有九州大道,是九州公司出資由綿陽市政府命名的。我們為什麼不能與汾酒集團聯合,把我們的這些只有我們汾陽擁有的、而且聞名全球的優秀的文化元素植入在這條汾酒大道上,進而打造成一條充滿汾州文化氣息和情結的文化長廊。衛天霖是中國油畫的先軀,也是中國色彩大師,比徐悲鴻還多個藝術頭銜。吳冠中先生對衛天霖都十分敬重,僅僅標上是天霖路是不夠的。浙江安吉是吳昌碩的故鄉,在安吉有吳昌碩紀念館,每個人說起吳昌碩都引以自豪。我們汾陽有多少人知道衛天霖,說起來讓人汗顏。

5、“文化名市”是禮儀和精神傳承的城市

進門問“您好”,出門說“再見”,崇文、敬老、禮賢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文化名市”的基本要求。所謂“坐有坐樣,吃有吃相”說的就是這些事。現在吃餃子已是家常便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要吃頓餃子那可是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有的。那時候家裡煮了餃子,定是先呈給長輩吃,然後晚輩才敢享用。“頂嘴”那就更不允許,那叫“犯上”。現在“老子說了算”這句話,是指不民主、獨斷專橫,我想以前這句話並非此意,是指在一個家庭裡也要講秩序,長幼有別嘛。否則,就會被鄰里罵為不肖子孫。這是好的家教和家風。“先生舅舅老房東”一說,說的是家庭以外的社會秩序,現在許多大家名家在談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時,也會常常提到自己的啟蒙老師和成長過程中的若干恩師。在坊間,如家庭女方病故,所有一切後事,均需要等到舅舅家門上來人,方可進行商議,謂之“人主”。

可見,傳承好的家風,施以好的家教,秉賦好的家訓有多麼重要。這些文化的東西不是封建的,更不是糟粕,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發展的結晶,是值得我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至今,我們去為兒女提親,首先會問“是不是正經兒那”,這裡的“正經”指的就是有良好的家風、家教。這種傳承可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事,從現在起,就需要我們全社會不懈地去做,去努力。這是建設“文化名市”的要求,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精神是什麼呢?是精氣神,是靈魂的東西,精神是形成的,是需要發揚和光大的東西。比如“頭懸樑錐刺股”刻苦學習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鍥而不捨的精神,“拒腐蝕永不沾”南京路上好八連的精神等等。還有我們時下的“右玉精神”、“錫崖溝精神”、“呂梁精神”。

沒有精神支撐的民族,是一個墮落的民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民族,是一個可怕的民族。爹娘給了我們肉體凡胎,給了我們一個做人的基本。而後培養我們念書,成家立業,誰家不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呢?怎麼成龍變鳳,要靠後天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支撐。整天無精打彩、昏昏噩噩、遊手好閒是成不了龍也變不成鳳的。偶爾提到大寨、大慶,有的小孩問:為什麼要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可見在學校,老師就從來沒有講過大寨三戰狼窩掌和鐵人王進喜的事蹟。如此這樣下去,問題就很嚴重了,因此,重在教育下一代。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過去的年代,我們就是背著《愚公移山》《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的老三篇成長起來的。在這些精神的鼓舞下,我們在工作中還有什麼苦吃不下,還有什麼困難戰勝不了。因此,我說,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戰無不勝的。精神萬歲!

(作者為汾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汾陽廣播電視臺台長)

呂梁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