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吉林大學看門大爺作詩4000餘首出詩集

10月18日, 一段“吉林大學看門大爺愛好寫詩, 自出詩集”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 視頻中, 一位元戴黑框眼鏡、身著灰色呢大衣的大爺,

在面前鋪開了兩張紙, 上面寫滿了對仗工整的詩句。 大爺還與一名學生交流詩句:“日月門前過, 守愛心不空。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 這位元看門大爺名叫張傳振, 深受吉大師生喜愛, 有學生稱其“滿腹詩詞, 才華驚人。 ”

受師生鼓勵出詩集留念

昨天, 在吉林大學看門大爺因出詩集而在網路走紅後, 吉大一名學生對北青報記者說, “這位元看門大爺平時就深受吉大師生喜愛”。 昨天下午, 北青報記者聯繫到這位元“吉大紅人”張傳振。

張傳振說, “我沒想過印書, 但詩詞受到學校師生歡迎, 他們鼓勵我出書留念”。 據張傳振介紹, 他的詩集名為《心齋集》, 選編了500首詩, 分為勵志篇、旅行篇、雜感篇等8個篇章。 詩集中大部分為格律詩, 少部分為古風詩和詞。

據張傳振介紹, 詩集中沒有白話詩, 都是日常生活中對思想和生活感受的記錄, 故起名為《心齋集》。 其中的第三篇章是“正題篇”, 記錄了一些重大事件。 “這一篇很正能量。 ”張傳振對北青報記者說。

據介紹, 張傳振今年70歲, 祖籍山東, 11歲時隨父母遷到東北。 由於從小離鄉, 思鄉心切, 上高中時, 張傳振嘗試用詩句記錄離鄉思愁。 令張傳振沒有想到的是, 寫詩成為了他堅持50多年的愛好。 “幾十年了, 最大的愛好就是作詩, 我不是特意去寫這些詩的, 有詩興時就會立刻動筆寫下來。 ” 張傳振稱。

從學校畢業後, 張傳振在吉林某高級中學任職, 多年在畢業班教授語文課。 在40年的教學生涯中, 張傳振作詩4000餘首, 作品內容以教學感想為主。

作為教學骨幹, 張傳振還多次到國內其他省市的中學進行教學交流。 在出差途中, 張傳振不忘用詩詞記錄下旅行見聞。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 “出差去過不少地方, 因此見識了不少, 但最大的遺憾是, 工作太繁忙, 使我疏忽了對子女的文學薰陶。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 張傳振的妻子因照顧孩子未參加工作, 張傳振負擔著家庭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 在子女眼中, 張傳振一身正氣, 樸實慈愛。 女兒張紅琴對北青報記者說, “從記事起父親就很喜歡寫詩, 還寫得一手好字。 小時候家裡的櫥櫃都是父親自己做的, 櫥櫃上圖案是他畫了之後用烙鐵烙上去的。 ”

2010年退休後, 張傳振一下子清閒下來, 他頻頻覺得生活無聊。 後經朋友介紹, 張傳振成為了吉林大學教學樓的看門人。

在吉大逸夫樓, 張傳振將所作詩詞寫在A4紙上, 貼在了逸夫樓的大堂牆面。 路過的學生看見A4紙上的詩詞, 覺得對仗工整, 用手機將詩句拍下傳到網上。 隨後, 張傳振的詩得到很多師生的轉發, 包括吉大某教授和行政老師, 都表示驚訝。 張傳振由此成為吉大的“網路紅人”。 張傳振告訴北青報記者, “沒想到會在學校火, 和愛好詩詞的同學們交流, 也是一件有趣味的事。 ”

走紅後, 許多愛好詩詞的學生主動與張傳振交流。 吉大中文系的一名博士生對張傳振說, “您的詩詞氣魄很大。 ”張傳振對此感到很意外, 很開心。

2012年, 三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自費印刷了張傳振的100首詩詞, 供吉大師生傳看。 直到現在,

張傳振與這三名學生仍保持著聯繫。

10月13日, 張傳振的兒子突發腦幹出血, 為了照顧兒子, 他跟吉大提出辭職。 張傳振對北青報記者說, “如果兒子病情有好轉, 我還願意回學校工作。 但我年紀太大了, 在學校應該退休了。 如果吉大願意留我這個老頭子, 我還會繼續回去工作。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