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被人遺忘的漢代公主“丹珠”之墓 大宋台

大宋台大宋台位於蠡縣城西南博蠡公路南側, 距大宋村東南50米處。 1976年經保定專家勘察確定為東漢時期單體墓。 墓封土高11米, 圓型, 占地面積3782平方米。

相關歷史

在蠡縣城西南3公里處的定河路北側, 有一個高高的圓土台, 因距蠡吾鎮大宋村很近, 被稱為大宋台。 它高約10米, 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 1977年經保定文物專家勘察初步確定為東漢時期單體墓, 1982年7月23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下文公佈, 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蠡縣政府於1987年7月在大宋台前立石碑一座, 據石碑背面該縣地名辦所做的碑文記載, 該土台相傳系漢代一公主“丹珠”之墓, 因朝中戰亂逃到大宋一帶, 病逝後葬於此處, 又名“丹珠墓”。 元代以前此台就已存在, 縣誌載“元代至元十五年(西元1278年), 僧人普勝從五臺山到大宋村, 時大旱, 普勝發誓, 七日不雨焚身謝眾, 後三日果然大雨傾盆, 平地三尺, 民悅,

捐資於台頂建清涼寺。 ”清涼寺正殿座北朝南, 東西廂房數間, 山門朝南。 萬曆、正德年間對清涼寺均有修繕, 據說當時臺上樓閣寺廟, 香火興盛, 晨鐘暮鼓伴隨著朗朗的誦經聲, 倒也是一燒香許願的好去處。 古人王荔登臺有詩雲:碧天涼雨小春時, 殘菊疏籬壓故枝, 雁抵衡陽隨暖翼, 水凝河北趙寒澌。 憶誰同上清涼寺, 老我重游大宋陂, 回首含情增感慨, 百年健興獨心知。

至清代清涼寺破損, 1937年, 日偽軍將“寺”拆除建上“崗樓”。 1945年, 蠡縣解放, 民眾奮而將崗樓推倒拆除。 如今台頂僅存明代青石質石碑一座, 上面鐫刻著當時捐資修繕“清涼寺”的事蹟和人名, 石碑已倒且殘缺不全, 荒草萋萋顯得分外荒涼, 只有佈滿土台周圍的酸棗樹還有一些生氣,

此外還有關於清涼寺的一些傳說仍在當地民間流傳。

相關傳說

在蠡縣城西南五裡地, 有個大土疙瘩, 叫大宋台。 傳說大宋臺上有個寺院。 寺院中住著兩個和尚, 一老一少。 一天清早, 老和尚起來後去打掃門前的小道, 發現小道旁有一些畫不象畫、字不象字的印子,

便把它掃去了。 剛剛清掃完, 走來一位虎背熊腰、南方打扮的中年人。 他往地上看了看, 問道:“地上那些東西你掃了嗎?”老和尚“嗯”了一聲。 那人一跺腳, “哎呀!”了一聲說:“那是我布下的天羅地網, 要逮昨晚鑽進寺院的一隻玄狐, 你這一掃把它給放跑了。 ”中年人搖搖頭甩了甩手走了。

再說那玄狐逃出寺院, 又修煉了幾十年, 便回來報恩了。 它討夢給老和尚說:“明天你到一個地方去, 那兒有真經, 得到了它就能成仙。 ”老和尚起初並不相信, 但接連幾天都做了同樣的夢。 於是對小和尚說:“徒兒啊, 我要去取真經啦, 不知啥時才能回來, 你如果實在想我, 就拿著這張畫像去找我。 ”說著, 老和尚把一張沒畫著眼睛的像給了小和尚。

並告訴他, 以後, 誰能把眼睛畫上, 誰就是你師傅。 說罷, 老和尚便離開寺院走了。

過了一年, 小和尚左等右等也不見師傅回來, 他就背上畫像去找師傅。 他一邊走一邊喊:“誰替我畫像!誰替我畫像!”周圍的人只是好奇的看看他, 沒人拿筆替他畫像。 後來他到了北京城, 還是這樣喊。 這件事傳到了明治皇帝的耳朵裡。 皇上處於好奇心, 把畫像拿了過來, 自己三下五除二就把眼睛添上了, 又給了小和尚。 小和尚拿回像一看, 跟師傅一模一樣。 他想起師傅臨走時的囑咐, 於是大嚷著要見師傅。 御林軍就把他領上金鑾殿。 小和尚跪下, 叫著師傅, 把事情的原委訴說了一遍。 明治皇帝聽完後雖然半信半疑, 卻也動搖了永久做皇帝的信心。 有一首詩道出了他當時的心情:“大地山河我為主,憂國憂民事多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如僧家半日閑。”後來,明治皇帝又留下了“十八年來不自己,爭名奪利幾時休,我今撒手歸西去,富貴榮華萬萬休”這樣一首詩,扔下皇袍,換上袈裟,出家當了和尚。每天清閒自在,比做皇帝舒服多了。正如詩上寫的:“鐵馬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日上三竿僧猶睡,看來名利不如閑。”幾十年過後,明治皇帝死在了五臺山,他的塑像至今還在五臺山的山頂上。

從此,那個玄狐又回到了大宋台,住了下來。據說每當夜深人靜,便看到一明亮的燈火圍著大宋台轉,人們說那就是狐仙。

有一首詩道出了他當時的心情:“大地山河我為主,憂國憂民事多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如僧家半日閑。”後來,明治皇帝又留下了“十八年來不自己,爭名奪利幾時休,我今撒手歸西去,富貴榮華萬萬休”這樣一首詩,扔下皇袍,換上袈裟,出家當了和尚。每天清閒自在,比做皇帝舒服多了。正如詩上寫的:“鐵馬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日上三竿僧猶睡,看來名利不如閑。”幾十年過後,明治皇帝死在了五臺山,他的塑像至今還在五臺山的山頂上。

從此,那個玄狐又回到了大宋台,住了下來。據說每當夜深人靜,便看到一明亮的燈火圍著大宋台轉,人們說那就是狐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