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誓做寫實油畫領域的標杆美術館——訪喬奇美術館館長楊傳林

本報記者 林興

美術館與畫廊作為一級藝術市場,是藝術品進入交易場所的重要環節, 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中,畫廊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北京擁有最優厚的畫廊發展所需要的文化藝術及經濟環境, 藝術品市場的迅速發展和其它地域相比較來看,具有最佳的典型性, 一級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成熟狀況是整個藝術品市場健康程度的主要標誌, 因此, 對畫廊發展的關注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

近日本報記者專程對位於北京宋莊藝術區的喬奇美術館館長楊傳林進行了專訪。

喬奇美術館館長楊傳林

記者:楊老師您好, 很高興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請介紹一下喬奇美術館的市場定位?

楊傳林: 我們的市場定位就是專做寫實油畫這一塊, 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畫寫實的, 當時做這個美術館初衷, 是我覺得現在一些國內的人,

藏家也好, 欣賞者也好, 對寫實油畫的理解太片面了。 實際上在整個西方五百多年的油畫歷史上, 有四百多年的時間是完全被寫實繪畫統治的, 在這四百多年的時間裡面, 誕生了不同風格的寫實流派, 但是現在大多數來看畫的人, 我很少從他們口中聽到這張畫是屬於什麼寫實, 所以我做這個館就是想讓人家瞭解到什麼是真正的寫實油畫。 現在我們剛剛開始, 以後我會儘量把寫實裡面不同流派的畫家, 挑選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完整地展現出來, 無論你是收藏家還是藝術愛好者, 都能夠到我們館裡得到想要的知識。

記者:目前合作的藝術家都有哪些?

楊傳林:我們目前簽約合作的藝術家包括我自己在內有八位,

其中有李華琪、張洪濤, 徐帆, 江豐, 李陳晨, 黃冰, 還有魏海彬。

記者:請談一下選擇跟這些藝術家合作的初衷?

楊傳林:我挑選畫家首先第一點, 就是這個畫家的東西我認不認可, 藝術品的水準放在第一位。 第二, 我選擇的這些畫家我都比較瞭解, 他們對於藝術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我也確定他們能夠在這上面做一輩子的, 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藝術這個東西, 除了才華和努力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堅持是第一位, 第二才是才華, 沒有堅持什麼都無從提起。 我這裡面挑選的一些合作的畫家, 首先他們年齡上屬於中青年階段, 因為這一撥人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一群人, 如果歲數太大, 要麼是已經出名了, 沒出名的話可能確實也有問題,

我們也沒必要去做了, 而已經出名畫家, 像我們現在這個階段, 他們可能也不會跟我們合作, 而且再去做這些人也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因為可以做他們的人太多了, 我做這一個館的初衷就是要給國內一些優秀的青年畫家提供平臺。

然後, 我現在挑選的這幾個畫家其實有兩個特點, 一個是在寫實當中融入了我們中國人的審美情趣, 比如江豐, 黃冰, 包括我自己, 都是比較明顯的;還有一種就是寫實當中融入了一些象徵性的, 或當代一些觀念性的東西, 比如徐帆。 任何一個藝術形式都需要傳承, 也需要發展, 寫實油畫源於歐洲, 但是我們一個中國人來畫油畫, 如何把這個油畫本土化, 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

英國人畫油畫有英國的特色, 俄羅斯有俄羅斯的特色, 油畫本土化是我們當下的一批寫實畫家應該要考慮的東西。

記者:其實學院一直在談論油畫本土化的問題, 包括吳冠中, 還有油畫界比較著名的楊飛雲等等?

楊傳林:說實在話, 我覺得老一輩像靳尚宜他們那一撥, 做得是很不錯的。現在美院在這一塊,我覺得做得不如靳尚宜那一批,你看現在的畫展就能感受得到。靳尚宜他們那一輩確實是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畫家,但是現在學院裡出來的好多學生,我並沒有看到他們從學校裡帶出來什麼東西,反而是一些你看上去比較叛逆的畫家,有自己獨立想法的畫家,做出了一些東西,我覺得這一點是現在國內美院需要思考的。

記者:畫廊的主要職能是把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和魅力推廣傳播出去,獲得藏家的青睞,也取得藝術家的信任,您認為作為一個畫廊或藝機構的負責人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素養、能力和資源上的儲備?

楊傳林:現在很多開畫廊或者是做藝術館的,為什麼很多人其實錢花了,一開始做得很好,到後來為什麼會做不下去了,(當然也有一部分優秀的畫廊),我覺得有好多原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這樣的老闆幾乎都不是藝術專業出身,他缺少專業的藝術知識,有些老闆或許是喜歡藝術,或許也懂一些,但是他很難以一個非常專業的眼光去挑選合作的畫家。

記者:缺乏鑒賞力?

楊傳林:對,缺乏鑒賞力,他如果在這一塊不是特別專業的話,那麼他就很難在藝術品上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可能更多的是向市場妥協。我們喬奇美術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大家都知道喬奇是一個的名字,其實是我的一個藏家,也是一個企業家,他非常關注藝術這一塊,當時做這個館也是因為我想做,他就和我聊了一下,我講了一下我對當下藝術界的一些想法和擔憂,他說那行,我們就做一個美術館,由你來負責,我們分工很明確,他是一個藝術投資者,但是這個館如何挑選畫家他不參與的。

記者:管理行銷都由您負責?

楊傳林:對,所以在這一塊我就可以把關。在負責藝術篩選這方面他是非常信任我的,這一點很重要。當一個館裡面有好幾個人做主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出現混亂,有些畫廊和美術館往往同時有好幾個負責人,當幾個人意見發生衝突的時候,你這個館的定位就會混亂,策略也會混亂,直接影響美術館以後的發展,這個也是很多畫廊和美術館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底下的事可以有很多人去負責,但是中心軸一定要挑選一個非常有眼界的,以他為核心,這樣的話對美術館的長期發展會更好。還有一點,就是你是做長線還是短線。我們既然要做美術館,那就一定是長線,做長線就不要看短期的利益。首先品質是第一位,其次是你的風格定位,把您這個領域做好了,做精了,就有價值,其他的領域由其他人去做。

記者:喬奇美術館在市場行銷、擴展收藏家基數方面有哪些更好的策略?

記者:你們選擇的藝術家合作期限大概是多長時間?

楊傳林:剛剛跟他們合作,我們先簽一年,這一年當中我們相互瞭解,雖然他們很信任我,但是我不想一下把他們綁死,我對自己有信心。一開始跟他們合作的時候,我沒有把我這個館說得天花亂墜,我覺得很多事情是需要做出來的,也不要一開始向畫家承若太多。我今年的態度就是,先做做看,你們去觀察,看看這個館值不值得一直合作下去,等一年之後你認可我們了,我們再簽長期。

記者:請您談談喬奇美術館能夠提供給一些優秀的新人、新藝術家哪些優厚的發展條件?

楊傳林:第一個,我們只做少數人的,只做我們簽約的畫家,然後,我們會定期地給他們做一些展覽,宣傳,出畫冊。一個畫家最終是需要一個固定的平臺,或許平時他們也參加一些展覽,這個很好,但那些展覽都沒有連貫性,只是讓你的展覽經歷更多了而已,而我們做的每一個展覽都有連續性。

記者:對藝術家有一個深層的解讀?

楊傳林:對,我覺得這個對畫家是很有幫助的。我們這裡合作的畫家,外面有什麼展覽可以繼續參加,但是我們這裡永遠是他們固定展示的地方。我們推廣一個藝術家是系統的推廣,不只是做一個展覽,然後下次你再換個地兒。而且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搞藝術的,我或許可以更專業地向藏家介紹你的作品。以後我們還可以和其他的藝術機構做一些交流合作,他們的藝術家可以到我們這邊做展覽, 我們這邊的藝術家也可以推到他們那邊去。我們絕對不會因為市場等等原因限制畫家的創作自由,我是鼓勵畫家保持自己的特點。

記者:如果說畫家越過畫廊向藏家出售作品了,那畫廊應該如何來協調這種關係?

楊傳林:首先一點,這是畫家沒有契約精神,這個沒辦法,這個不是我去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了,我是一個畫廊,你是一個畫家,他是一個藏家,每個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我把我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了,如果其他人做不好,這是他自己的問題,我只能保證我自己,我沒法去干涉他的事情,我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你做不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取決於你自己,我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跟你合作了,其他沒有什麼可說的。

你今天提的這個問題,也是我當時做這個美術館的初衷,我的目標是未來把這個館做成這個行業的標杆,做成這個行業的一面旗幟,我可能不能規範所有人,但我可以規範跟我合作的畫家,然後,帶個頭,影響到其他的一些畫廊、美術館和畫家,不管是畫廊的品質也好,還是這個行業的規整方面,我們如果能夠影響到一撥人,我覺得這個館的價值也就體現了。

記者:一些藏家收藏藝術品的目的僅僅只是作為一種投資,請您站在行業人士的角度,談一談影響藝術作品經濟價值的幾大因素?

楊傳林:有好幾個方面,首先是這個畫家的水準怎麼樣,這個藝術家作品的思想性,還有一點是這個畫家有沒有把藝術當成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把它當成一種信仰來做,第三個方面就是畫家背後要有一個機構去運作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然後,還有一點,就是藝術家的作品有沒有形成自己成熟的風格,這也是很重要的。

記者:藝術家創作藝術品,畫廊經營藝術品,藏家收藏藝術品,藝術品之所以有收藏價值,收藏了之後還能升值,從最根本上說,您認為靠的是什麼?

楊傳林:根本上說,靠得是藝術本身的魅力,還有文化。

記者:您認為一家美術館要長久地可持續發展下去,需要面對解決那些問題?

楊傳林:如何去發掘穩定藏家,讓藏家持續在這裡進行收藏而且還推薦其他藏家過來。首先一點你要讓人覺得在你這裡收藏的一件藝術品是好的,第二個,我收藏的這個畫家,他以後的藝術造詣確實會越來越高,我的收藏沒有錯。

記者:說說喬奇美術館未來的發展規劃?

楊傳林:現在這裡是我們的第一個館,不是最後一個館,前幾天喬奇先生過來。我們談到明年計畫到798去佈局。聽到他這個話的時候,我真是特別感動,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很多企業家所沒有的東西, 他知道這個東西是沒有利潤的,是搭錢的,但是他願意這樣支持藝術,我覺得非常了不起,現在有錢的企業家很多,但缺的是懂得去欣賞美,然後去尊重美,並且去支持美的人。

做得是很不錯的。現在美院在這一塊,我覺得做得不如靳尚宜那一批,你看現在的畫展就能感受得到。靳尚宜他們那一輩確實是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畫家,但是現在學院裡出來的好多學生,我並沒有看到他們從學校裡帶出來什麼東西,反而是一些你看上去比較叛逆的畫家,有自己獨立想法的畫家,做出了一些東西,我覺得這一點是現在國內美院需要思考的。

記者:畫廊的主要職能是把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和魅力推廣傳播出去,獲得藏家的青睞,也取得藝術家的信任,您認為作為一個畫廊或藝機構的負責人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素養、能力和資源上的儲備?

楊傳林:現在很多開畫廊或者是做藝術館的,為什麼很多人其實錢花了,一開始做得很好,到後來為什麼會做不下去了,(當然也有一部分優秀的畫廊),我覺得有好多原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這樣的老闆幾乎都不是藝術專業出身,他缺少專業的藝術知識,有些老闆或許是喜歡藝術,或許也懂一些,但是他很難以一個非常專業的眼光去挑選合作的畫家。

記者:缺乏鑒賞力?

楊傳林:對,缺乏鑒賞力,他如果在這一塊不是特別專業的話,那麼他就很難在藝術品上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可能更多的是向市場妥協。我們喬奇美術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大家都知道喬奇是一個的名字,其實是我的一個藏家,也是一個企業家,他非常關注藝術這一塊,當時做這個館也是因為我想做,他就和我聊了一下,我講了一下我對當下藝術界的一些想法和擔憂,他說那行,我們就做一個美術館,由你來負責,我們分工很明確,他是一個藝術投資者,但是這個館如何挑選畫家他不參與的。

記者:管理行銷都由您負責?

楊傳林:對,所以在這一塊我就可以把關。在負責藝術篩選這方面他是非常信任我的,這一點很重要。當一個館裡面有好幾個人做主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出現混亂,有些畫廊和美術館往往同時有好幾個負責人,當幾個人意見發生衝突的時候,你這個館的定位就會混亂,策略也會混亂,直接影響美術館以後的發展,這個也是很多畫廊和美術館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底下的事可以有很多人去負責,但是中心軸一定要挑選一個非常有眼界的,以他為核心,這樣的話對美術館的長期發展會更好。還有一點,就是你是做長線還是短線。我們既然要做美術館,那就一定是長線,做長線就不要看短期的利益。首先品質是第一位,其次是你的風格定位,把您這個領域做好了,做精了,就有價值,其他的領域由其他人去做。

記者:喬奇美術館在市場行銷、擴展收藏家基數方面有哪些更好的策略?

記者:你們選擇的藝術家合作期限大概是多長時間?

楊傳林:剛剛跟他們合作,我們先簽一年,這一年當中我們相互瞭解,雖然他們很信任我,但是我不想一下把他們綁死,我對自己有信心。一開始跟他們合作的時候,我沒有把我這個館說得天花亂墜,我覺得很多事情是需要做出來的,也不要一開始向畫家承若太多。我今年的態度就是,先做做看,你們去觀察,看看這個館值不值得一直合作下去,等一年之後你認可我們了,我們再簽長期。

記者:請您談談喬奇美術館能夠提供給一些優秀的新人、新藝術家哪些優厚的發展條件?

楊傳林:第一個,我們只做少數人的,只做我們簽約的畫家,然後,我們會定期地給他們做一些展覽,宣傳,出畫冊。一個畫家最終是需要一個固定的平臺,或許平時他們也參加一些展覽,這個很好,但那些展覽都沒有連貫性,只是讓你的展覽經歷更多了而已,而我們做的每一個展覽都有連續性。

記者:對藝術家有一個深層的解讀?

楊傳林:對,我覺得這個對畫家是很有幫助的。我們這裡合作的畫家,外面有什麼展覽可以繼續參加,但是我們這裡永遠是他們固定展示的地方。我們推廣一個藝術家是系統的推廣,不只是做一個展覽,然後下次你再換個地兒。而且我自己本身是一個搞藝術的,我或許可以更專業地向藏家介紹你的作品。以後我們還可以和其他的藝術機構做一些交流合作,他們的藝術家可以到我們這邊做展覽, 我們這邊的藝術家也可以推到他們那邊去。我們絕對不會因為市場等等原因限制畫家的創作自由,我是鼓勵畫家保持自己的特點。

記者:如果說畫家越過畫廊向藏家出售作品了,那畫廊應該如何來協調這種關係?

楊傳林:首先一點,這是畫家沒有契約精神,這個沒辦法,這個不是我去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了,我是一個畫廊,你是一個畫家,他是一個藏家,每個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我把我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了,如果其他人做不好,這是他自己的問題,我只能保證我自己,我沒法去干涉他的事情,我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你做不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取決於你自己,我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跟你合作了,其他沒有什麼可說的。

你今天提的這個問題,也是我當時做這個美術館的初衷,我的目標是未來把這個館做成這個行業的標杆,做成這個行業的一面旗幟,我可能不能規範所有人,但我可以規範跟我合作的畫家,然後,帶個頭,影響到其他的一些畫廊、美術館和畫家,不管是畫廊的品質也好,還是這個行業的規整方面,我們如果能夠影響到一撥人,我覺得這個館的價值也就體現了。

記者:一些藏家收藏藝術品的目的僅僅只是作為一種投資,請您站在行業人士的角度,談一談影響藝術作品經濟價值的幾大因素?

楊傳林:有好幾個方面,首先是這個畫家的水準怎麼樣,這個藝術家作品的思想性,還有一點是這個畫家有沒有把藝術當成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把它當成一種信仰來做,第三個方面就是畫家背後要有一個機構去運作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然後,還有一點,就是藝術家的作品有沒有形成自己成熟的風格,這也是很重要的。

記者:藝術家創作藝術品,畫廊經營藝術品,藏家收藏藝術品,藝術品之所以有收藏價值,收藏了之後還能升值,從最根本上說,您認為靠的是什麼?

楊傳林:根本上說,靠得是藝術本身的魅力,還有文化。

記者:您認為一家美術館要長久地可持續發展下去,需要面對解決那些問題?

楊傳林:如何去發掘穩定藏家,讓藏家持續在這裡進行收藏而且還推薦其他藏家過來。首先一點你要讓人覺得在你這裡收藏的一件藝術品是好的,第二個,我收藏的這個畫家,他以後的藝術造詣確實會越來越高,我的收藏沒有錯。

記者:說說喬奇美術館未來的發展規劃?

楊傳林:現在這裡是我們的第一個館,不是最後一個館,前幾天喬奇先生過來。我們談到明年計畫到798去佈局。聽到他這個話的時候,我真是特別感動,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很多企業家所沒有的東西, 他知道這個東西是沒有利潤的,是搭錢的,但是他願意這樣支持藝術,我覺得非常了不起,現在有錢的企業家很多,但缺的是懂得去欣賞美,然後去尊重美,並且去支持美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