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印象|老舍: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老舍(1899-1966), 本名舒慶春, 字舍予,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 1930-1936年, 老舍先後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 在濟南期間,

老舍先後創作了《濟南的秋天》、《濟南的冬天》、《三個月來的濟南》、《趵突泉》、小說《大明湖》等。 老舍的“第二故鄉”是古城濟南, 他把一個山水秀麗的濟南, 活脫脫地寫進他的散文裡了。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 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 有睡著了的大城樓,

有狹窄的古石路, 有寬厚的石城牆, 環城流著一道清溪, 倒映著山影, 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 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 那便是個濟南。 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 那城, 那河, 那古路, 那山影, 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

可是, 加上濟南的秋色, 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 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 把春天的賜給西湖, 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 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 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 所以作個整人情, 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 那末, 請看濟南吧。 那顏色不同, 方向不同, 高矮不同的山, 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 以顏色說吧, 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 加上秋陽的斜射, 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 比黑色淺的顏色, 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 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 一層層的, 有的黃, 有的灰, 有的綠, 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 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 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 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 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 特別是在秋天, 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 忽然又溫暖一會兒, 這個變動並不激烈,

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 而立刻隨著變換。 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 忽然又暗了一些, 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 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 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 有這樣的山, 再配上那藍的天, 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 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 可是有點涼風, 正象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 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 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 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 更分明了, 更瘦硬了。 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 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綠柳,自然 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羡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1930-1936年,老舍先後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在濟南期間,老舍先後創作了《濟南的秋天》、《濟南的冬天》、《三個月來的濟南》、《趵突泉》、小說《大明湖》等。老舍的“第二故鄉”是古城濟南,他把一個山水秀麗的濟南,活脫脫地寫進他的散文裡了。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末,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象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 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綠柳,自然 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羡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 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綠柳,自然 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羡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1930-1936年,老舍先後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在濟南期間,老舍先後創作了《濟南的秋天》、《濟南的冬天》、《三個月來的濟南》、《趵突泉》、小說《大明湖》等。老舍的“第二故鄉”是古城濟南,他把一個山水秀麗的濟南,活脫脫地寫進他的散文裡了。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末,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象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 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綠柳,自然 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羡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