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那些年梵古和高更不得不說的“基情”歲月

達西先生開始講故事啦!

Action!!!

名字:那些年梵古和高更不得不說的“基情”歲月

時間:1888年

地點:法國阿爾

主要人物:梵古(男、35歲、性格偏執熱情、會不定時發瘋)、高更(男、40歲、性格冷靜克制,

有一點傲嬌)

講述人:達西先生

記錄人:小滿

梵古與高更, 這是西方繪畫史上繞不開的兩個名字。 而這兩位藝術大家, 在生前就有過密切的交流。 1888年, 兩人在法國的阿爾(Arles)小鎮裡“同居”了62天, 這段故事為人所津津樂道,

傳說至今。

話說, 早在1887年的一天, 那個時候的梵古剛剛與妓女西恩分開, 隨著一次戀情的失敗, 梵古所有的宗教狂熱與愛的夢想都隨之幻滅, 孤獨的來到巴黎投靠弟弟。

而此時的高更正值困窘, 無法照顧親人, 生活受到阻力, 精神受到打擊, 時常自責,

絕望, 以至於想過結束生命。

就這樣, 兩個同樣絕望的生命, 在黃金時代的巴黎相遇了。 從此天雷勾地火, 一發不可收拾, 他們仿佛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兩個“作死”天才畫家的“驚天情史”!!!

兩個人在巴黎的相遇雖然很短暫, 但是卻建立了很深刻的友(基)誼(情)。

梵古之後去了法國南部的阿爾, 高更去了布列塔尼, 雖然兩個人很快就分開了, 但是此後的書信往來從未間斷。

梵古對高更很是喜歡(別誤會, 這裡的喜歡是很純潔的那種)把他當做前輩, 發自內心的欣賞他的作品, 還說他的畫作“極其富有詩意”。 而且在書信裡, 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高更來阿爾同住, 一起完成偉大的藝術夢想。

遇見高更之後的梵古, 就像是偶像劇裡的傻白甜女主角, 他單純的迷戀著高更, 他覺得自己終於遇到知己了, 作品終於有人欣賞了, 所以他期待高更能夠來到阿爾, 然後兩人共同辦一個“南方畫室”, 幻想著在高更的領導下, 畫家們通力合作, 切磋技法, 開創一個藝術的繁華盛世。

但是高更就沒有這麼單純了。 這個時候的高更疾病纏身, 窮困潦倒, 在布列塔尼半島上陷入困境。 幾乎一文不名的他收到了梵古寄來的正式邀請, 附加50法郎的路費。 梵古在高更面前真的是一個“貼心女主”的人設, 他一聽說高更日子過得不好, 連路費都給他郵過來了, 還表示:只要你的人來就行了,我這裡管吃管住,錢的事別擔心,我弟弟有!(提奧的內心是崩潰的)高更一看,還有這麼好的事,那我就去吧。

梵古一聽說高更要來了,激動的不行不行的。他興高采烈,欣喜若狂。長久煎熬的孤獨感終於得到了緩和,因為只要有了高更,今後再不用別人指明方向了。不得不說,在等待高更的這段時間,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梵古最幸福的時刻。他如同一個小媳婦一樣一邊積極創作,一邊給高更置辦居所。

這張《房間》是梵古佈置的新房,用來慶祝一種新生活的開始,用來準備迎接一個全新的溫暖的生活,明亮的暖色調佔據了畫面大部分空間。

兩人還交換自畫像。

梵古的是一張單純樸素的作品。頭髮剪得很短,瘦骨嶙峋的臉上,緊張的眼神不確定地瞪視著遠方。梵古說,畫上的自己好像一個佛教和尚。當時的梵古讀了一些有關日本的文學描述(東方的僧侶,用一生的苦修,把自己獻給信仰;用一生的時間,把自己修行成永恆不滅之佛。)然後他就畫了這幅綠綠的自畫像,他說:我要把自己獻給高更。高更也給他回了一幅。

梵古像是一個可愛熱情的小天使,為了迎接高更的到來,每天都處在高度的亢奮當中。

他給弟弟提奧寫信說:“我要把我的作品給高更看。”他像一個做完作業等著要糖吃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等著高更到來。

在等待高更這短短的不到數月時間裡,梵古靈感如泉湧出,下筆如獲天助,在極短的時間內留下了《向日葵》、《星夜》、《夜間咖啡館》、《梵古的臥室》等傑作。

是的!沒錯!就是那個能拍賣好幾億的向日葵系列。這樣燦爛的花,這樣的明亮、熱情,用全部生命來燃燒的花,梵古指名要送給高更。他說他要把這南方陽光下的盛豔之花送給高更作為迎接他到來的禮物。(媽呀這話小滿聽了都想嫁!!!感覺心臟被piu的擊中了~)

1888年10月24日,高更終於來到阿爾。

一下火車,咖啡店老闆就立刻認出了他。因為梵古早就拿著高更的畫像到處宣傳了,以至於他人還沒到,就已經成為了鎮子上的名人。

《畫向日葵的人》

高更走進梵古為他精心準備的房間,看到牆上為他畫的《向日葵》,高更禮尚往來,也給梵古畫了一幅《畫向日葵的人》。剛開始的日子就想偶像劇一樣,一切都那麼完美。兩人共同散步,共同作畫,描繪共同題材。高更從梵古那裡知道了,原來從顏料管裡直接擠出的銘黃色彩,給人以燃燒激情,而梵古從高更那裡學會了如何更好的構圖。畫藝上二人互相滲透,互為借鑒,迸射出了許多藝術的火花。

高更 梵古 《阿爾的舞廳》

《阿爾的舞廳》就是這一時期二人合作的經典作品,畫作的主題是他們經常光顧舞廳的節日之夜。晃眼的金黃色塊,詭異的靛藍色塊,色彩純粹,氣氛熱鬧,強烈的反差讓空間具有飽和感,烘托出一種奇特、令人不安而又充滿迷幻色彩的美。

但是好景不長,這段友(基)誼(情)僅僅維持了62天就結束了。

高更在十二月寫了一封信給畫家貝納,談到自己與梵古的巨大衝突:“整體來說,我跟梵古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特別是繪畫上,梵古讚美杜米埃、杜比尼、辛燕和偉大的盧索,所有我不能忍受的傢伙。而我喜愛的安格爾、拉斐爾、德加,他都厭惡。我跟他說:老友,你對!只是為了獲得暫時平靜。他喜歡我的畫,但是我一開始畫畫,他就東批評西批評。他是浪漫的,我卻可能更要素樸(Primitive)。”

事實上,梵古倔強的性格遠比高更想像的複雜。梵古外表粗糙,不善辭令,但文化修養特別高,又是心理不適症患者,跟高更爭論拉斐爾、英格爾或德加的作品時,時常火冒三丈,異常粗暴。為了息事寧人,高更經常委曲求全結束論戰,說一句:“是是是,你說的對”。

其實兩人一開始就各懷心思——梵古對於繪畫更加純粹,高更心中的天平卻更多偏向未來的生計。梵古內向狂熱,高更冷靜驕傲,性格各異的二人矛盾升級。

因為受不了梵古的瘋癲,高更好幾次提出想走,這讓梵古很難接受,好不容易有個人一起畫畫,怎麼這麼快就走了呢?於是他拼命想把高更留下來,懇求、哄騙、咒駡、威脅甚至哭泣,瘋狂的想要留住高更。瘋狂到什麼地步?據高更事後回憶:他常常半夜忽然驚醒,走來來凝視我,又無言地走回自己的床上睡倒,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媽呀,好可怕!小滿懷疑這個時候的梵古可能已經患上精神病了。)

終於,在共同相處了62天之後,1888年12月的寒冬,高更獨自外出散步。忽然聽到後面傳來細碎急促的腳步聲。他剛轉身,就看到梵古在後面一言不發,手裡拿著一把剃刀,沖著自己人扔了過來。高更很害怕,當天晚上不敢回家住在旅館。第二天回到畫室時,已經晚了,梵古做了後來一件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割耳朵。高更發現梵古滿身是血的裹在被子裡,才知道梵古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洗淨放在信封裡,送給了妓女拉謝爾,請她“好好保存”。之後蜷縮在屋裡,不省人事。

看到這樣情況,高更忍不了,他給梵古的弟弟提奧留下一句話,大致內容就是“你哥瘋了,我走了。”然後就坐最快的一班車走了。

所以說,梵古割耳朵這件事和高更是脫不了干係的。但不論是因為梵古精神失常,還是因為和高更矛盾激化,這段本能傳為佳話的友誼,來的迅猛,去的徹底。(果然應了周傑倫那首歌:“愛情”來的快就像龍捲風……)高更離開了梵古,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二人至死未再相見。

從那之後,人們都說:梵古瘋了。弟弟提奧把他送進精神病院療養,在精神病院梵古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傷痛畫大地、麥田、陽光、草野、天上的雲、風、鳥聲或星空。1890年7月27日,這種極端的情緒讓他終於忍不下去了:梵古在奧維的麥田裡舉起了槍,自殺了。

高更沒有參加梵古的葬禮,他默默遠渡大洋,去了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在最原始的土著文化中找到自己宿命的終點。(達西先生說,關心高更的人,可以去看一下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小說就是按照高更的故事來寫的,很好看。)

這個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小滿最後想來一段煽情的話。

梵古曾在給弟弟提奧的信裡寫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 。在梵古心裡,他以為高更是那個可以看到他心中那團火的人,所以他拼盡全力燃燒自己。世人也許註定都無法理解這段傳奇的感情,也可能不會明白,天才一樣的“瘋子”描繪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但是還好,在那些歷經百年流傳下來的濃墨重彩中,隱藏著那年秋日的阿爾,兩顆同一頻率跳動的心。

還表示:只要你的人來就行了,我這裡管吃管住,錢的事別擔心,我弟弟有!(提奧的內心是崩潰的)高更一看,還有這麼好的事,那我就去吧。

梵古一聽說高更要來了,激動的不行不行的。他興高采烈,欣喜若狂。長久煎熬的孤獨感終於得到了緩和,因為只要有了高更,今後再不用別人指明方向了。不得不說,在等待高更的這段時間,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梵古最幸福的時刻。他如同一個小媳婦一樣一邊積極創作,一邊給高更置辦居所。

這張《房間》是梵古佈置的新房,用來慶祝一種新生活的開始,用來準備迎接一個全新的溫暖的生活,明亮的暖色調佔據了畫面大部分空間。

兩人還交換自畫像。

梵古的是一張單純樸素的作品。頭髮剪得很短,瘦骨嶙峋的臉上,緊張的眼神不確定地瞪視著遠方。梵古說,畫上的自己好像一個佛教和尚。當時的梵古讀了一些有關日本的文學描述(東方的僧侶,用一生的苦修,把自己獻給信仰;用一生的時間,把自己修行成永恆不滅之佛。)然後他就畫了這幅綠綠的自畫像,他說:我要把自己獻給高更。高更也給他回了一幅。

梵古像是一個可愛熱情的小天使,為了迎接高更的到來,每天都處在高度的亢奮當中。

他給弟弟提奧寫信說:“我要把我的作品給高更看。”他像一個做完作業等著要糖吃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等著高更到來。

在等待高更這短短的不到數月時間裡,梵古靈感如泉湧出,下筆如獲天助,在極短的時間內留下了《向日葵》、《星夜》、《夜間咖啡館》、《梵古的臥室》等傑作。

是的!沒錯!就是那個能拍賣好幾億的向日葵系列。這樣燦爛的花,這樣的明亮、熱情,用全部生命來燃燒的花,梵古指名要送給高更。他說他要把這南方陽光下的盛豔之花送給高更作為迎接他到來的禮物。(媽呀這話小滿聽了都想嫁!!!感覺心臟被piu的擊中了~)

1888年10月24日,高更終於來到阿爾。

一下火車,咖啡店老闆就立刻認出了他。因為梵古早就拿著高更的畫像到處宣傳了,以至於他人還沒到,就已經成為了鎮子上的名人。

《畫向日葵的人》

高更走進梵古為他精心準備的房間,看到牆上為他畫的《向日葵》,高更禮尚往來,也給梵古畫了一幅《畫向日葵的人》。剛開始的日子就想偶像劇一樣,一切都那麼完美。兩人共同散步,共同作畫,描繪共同題材。高更從梵古那裡知道了,原來從顏料管裡直接擠出的銘黃色彩,給人以燃燒激情,而梵古從高更那裡學會了如何更好的構圖。畫藝上二人互相滲透,互為借鑒,迸射出了許多藝術的火花。

高更 梵古 《阿爾的舞廳》

《阿爾的舞廳》就是這一時期二人合作的經典作品,畫作的主題是他們經常光顧舞廳的節日之夜。晃眼的金黃色塊,詭異的靛藍色塊,色彩純粹,氣氛熱鬧,強烈的反差讓空間具有飽和感,烘托出一種奇特、令人不安而又充滿迷幻色彩的美。

但是好景不長,這段友(基)誼(情)僅僅維持了62天就結束了。

高更在十二月寫了一封信給畫家貝納,談到自己與梵古的巨大衝突:“整體來說,我跟梵古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特別是繪畫上,梵古讚美杜米埃、杜比尼、辛燕和偉大的盧索,所有我不能忍受的傢伙。而我喜愛的安格爾、拉斐爾、德加,他都厭惡。我跟他說:老友,你對!只是為了獲得暫時平靜。他喜歡我的畫,但是我一開始畫畫,他就東批評西批評。他是浪漫的,我卻可能更要素樸(Primitive)。”

事實上,梵古倔強的性格遠比高更想像的複雜。梵古外表粗糙,不善辭令,但文化修養特別高,又是心理不適症患者,跟高更爭論拉斐爾、英格爾或德加的作品時,時常火冒三丈,異常粗暴。為了息事寧人,高更經常委曲求全結束論戰,說一句:“是是是,你說的對”。

其實兩人一開始就各懷心思——梵古對於繪畫更加純粹,高更心中的天平卻更多偏向未來的生計。梵古內向狂熱,高更冷靜驕傲,性格各異的二人矛盾升級。

因為受不了梵古的瘋癲,高更好幾次提出想走,這讓梵古很難接受,好不容易有個人一起畫畫,怎麼這麼快就走了呢?於是他拼命想把高更留下來,懇求、哄騙、咒駡、威脅甚至哭泣,瘋狂的想要留住高更。瘋狂到什麼地步?據高更事後回憶:他常常半夜忽然驚醒,走來來凝視我,又無言地走回自己的床上睡倒,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媽呀,好可怕!小滿懷疑這個時候的梵古可能已經患上精神病了。)

終於,在共同相處了62天之後,1888年12月的寒冬,高更獨自外出散步。忽然聽到後面傳來細碎急促的腳步聲。他剛轉身,就看到梵古在後面一言不發,手裡拿著一把剃刀,沖著自己人扔了過來。高更很害怕,當天晚上不敢回家住在旅館。第二天回到畫室時,已經晚了,梵古做了後來一件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割耳朵。高更發現梵古滿身是血的裹在被子裡,才知道梵古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洗淨放在信封裡,送給了妓女拉謝爾,請她“好好保存”。之後蜷縮在屋裡,不省人事。

看到這樣情況,高更忍不了,他給梵古的弟弟提奧留下一句話,大致內容就是“你哥瘋了,我走了。”然後就坐最快的一班車走了。

所以說,梵古割耳朵這件事和高更是脫不了干係的。但不論是因為梵古精神失常,還是因為和高更矛盾激化,這段本能傳為佳話的友誼,來的迅猛,去的徹底。(果然應了周傑倫那首歌:“愛情”來的快就像龍捲風……)高更離開了梵古,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二人至死未再相見。

從那之後,人們都說:梵古瘋了。弟弟提奧把他送進精神病院療養,在精神病院梵古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傷痛畫大地、麥田、陽光、草野、天上的雲、風、鳥聲或星空。1890年7月27日,這種極端的情緒讓他終於忍不下去了:梵古在奧維的麥田裡舉起了槍,自殺了。

高更沒有參加梵古的葬禮,他默默遠渡大洋,去了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在最原始的土著文化中找到自己宿命的終點。(達西先生說,關心高更的人,可以去看一下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小說就是按照高更的故事來寫的,很好看。)

這個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小滿最後想來一段煽情的話。

梵古曾在給弟弟提奧的信裡寫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 。在梵古心裡,他以為高更是那個可以看到他心中那團火的人,所以他拼盡全力燃燒自己。世人也許註定都無法理解這段傳奇的感情,也可能不會明白,天才一樣的“瘋子”描繪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但是還好,在那些歷經百年流傳下來的濃墨重彩中,隱藏著那年秋日的阿爾,兩顆同一頻率跳動的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