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若安好》:為醫道精神的傳承點贊

《你若安好》:為醫道精神的傳承點贊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本來是一句非常暖心的溫情告白, 但是在電影《你若安好》中, 卻承載了醫生對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期待。 本片主人公潘峰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同時, 選擇了辭職, 去到基層, 為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心力, 這正是體現了一名醫者的高尚情操。 《孟子》有雲:“醫者, 是乃仁術也。 ”醫心即仁心, 仁心即天心, 只有把握住自己內心那份對病人真摯的關懷, 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醫者。

無從回避的當前醫療現實, 就是大城市大醫院佔據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 而直接面向廣大群眾的基層醫院卻連專業實力強一些的醫生都比較缺乏, 由此造成了兩個後果, 一個是大部分群眾因為得不到有效的判斷, 原來很容易就能治療的病最後熬成了絕症;而另一個後果, 則是很多群眾無論大病小病,

都一股腦湧進大城市、大醫院, 由此造成了我國醫療資源的極度浪費。

潘峰的選擇感染了以金閃閃為首的全科醫生規培生們, 也讓他們積極的投身到了基層醫院中, 為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增磚添瓦。 這是一種醫道精神的傳承, 而這種傳承在很早的時候就深深地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骨子裡。

基層醫生戰鬥在一線, 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值得我們的稱頌和讚揚, 而作為普通群眾, 我們也應該對醫生的工作報以尊重和理解, 用自己的方式紓解當下的醫療壓力, 如此, 《你若安好》的科普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當然, 《你若安好》的科普意義也不止於此。 時代是發展的, 科學普及需要借助不同的載體, 《你若安好》是在影視層面的一次嘗試, 用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學、政策的普及, 也是一直以來黨和國家對此類工作的追求。 影片結尾, 當潘峰主動請纓回到塞罕壩為基層老百姓服務的時候, 電影出現了最為詩意的畫面, 鄉村優美恬靜的自然風光不僅治癒了潘峰的大城市焦慮症, 也讓他找到了歸屬感。 “沒有全民健康, 就沒有全民小康”, 北京華夏醫院更多的醫生也加入了潘峰的隊伍, 為醫療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金閃閃也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你若安好》讓觀眾體會到了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 體會到了醫生與患者同仇敵愾戰勝病魔的決心, 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做到了親民, 細節的處理、人物的塑造都立足于當下現實的邏輯, 能夠讓觀眾觀看的時候感動於故事的同時, 能夠理解電影想要傳達的一些資訊, 並反思自身與這個社會之間的關係, 從而影響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感染、傳達、動作,《你若安好》是一部非常具備現實意義的影片。(文:孟慶雷,特約發佈。)

從而影響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感染、傳達、動作,《你若安好》是一部非常具備現實意義的影片。(文:孟慶雷,特約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