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的這首《五日觀妓》,完美詮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任何時代都需要娛樂活動, 而在古代充當這種使命的就是妓, 也稱伎, 類似于今天的藝人。 她們一般都有國家頒發的從業執照, 還需要經過系統的培訓, 大多數賣藝不賣身。

每逢節日, 或者宴會, 妓就派上了用場, 跳一支舞蹈, 唱一首曲子, 活躍氣氛, 賞心悅目。 當然, 對於那些有錢人, 潛規則她們也很正常, 她們也樂意給自己找一個靠山。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 關於妓的篇章數不勝數, 文藝不分家, 自古皆然。 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首盛唐時萬楚的詩作, 大大方方的圍觀妓的表演:

《五日觀妓》

西施謾道浣春紗, 碧玉今時鬥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 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豔, 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 卻知今日死君家。

詩題中五日直接點名時間, 是在端午節。 唐朝風俗, 端午節這天要舉辦各種活動, 其中自然少不了請一些歌妓表演節目。 “觀”字表明作者是個普通人,

還玩不起。

首聯, 萬楚連用古代西施、碧玉、麗華等三個典故, 稱讚歌妓的姿色美豔動人, 簡直驚掉了他的下巴, 可見萬楚沒見過什麼世面。

頷聯, 是此詩膾炙人口的名句, 她的眉毛好像是從萱草奪來的顏色, 她的紅裙連石榴花都要嫉妒不已,

擬人化手法用得非常巧妙。

頸聯, 描寫歌妓的舞姿和歌喉, 她的歌聲讓我驚豔不已, 她的舞姿讓我神魂顛倒。 不管怎麼說, 萬楚還是個性情中人, 敢於說出心中所想。

到了尾聯, 萬楚更是忘乎所以。 端午時, 人們用彩色絲線纏在手臂上, 用以辟邪, 寓意延年益壽。

他激動的說道:誰說五絲能續命的?我今天差點爽死在這裡!

這首詩的思想境界雖然不高, 但在藝術上卻非常成功, 毫不隱瞞的袒露自己的愛美之心, 讓人不得不想起那句“牡丹花下死, 做鬼也風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