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被胡歌憑藉梅長蘇一角色打敗,胡歌還要鞠躬道歉的男演員

如果要在中國演藝圈找到這位一位演員, “因戲而生, 用骨血在演戲”的藝術家, 那麼李雪健老師絕對當之無愧。 因為他的每一個角色刻畫的都深入人心。

他的演繹生涯中獲得了無數的榮譽, 讓人數著都嫌多:

1980年因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 奪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鋼銼將軍》中扮演將軍李力;1990年, 在電視劇《渴望》中出演好人宋大成, 奪得飛天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九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主演電影《焦裕祿》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1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98年, 參演電視劇《水滸傳》飾演宋江。

2011年, 憑藉電影《楊善洲》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2012年, 憑藉電影《一九四二》奪得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5年, 憑藉電視劇《嘿, 老頭!》獲得第13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長篇電視劇類最佳男演員獎。

2016年10月16日, 憑藉《嘿!老頭》、《少帥》獲第11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最佳表演藝術獎。

但是李雪健卻說說:“我走到這步不容易, 我是業餘出身, 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專業演員。 吃盒飯的時候最幸福——因為吃盒飯證明我又能演戲、又能掙錢了。 ”這是一位藝術家對能演戲本身這件事的態度。

1980年, 話劇《九一三事件》轟動全國, 李雪健飾演的林彪也受到好評。 當時有人評論, 這小子往天安門上一站, 非嚇死幾個人不可。

林彪和李雪健扮演的李彪(右)

曾有文章對他的表演做出來精彩的點評;

演林彪首先要像, 李雪健下了很大的功夫, 林彪是禿頂, 他早早就剃了個光頭。 李雪健還抓住了林彪的一個習慣動作玩火柴, 圍繞手中的一盒火柴, 設計了一系列動作, 醞釀陰謀的時候緩緩劃著火柴, 凝視著火焰, 仿佛看見他點起的罪惡之火已經燒遍全國。 佈置要把老帥們一個個整倒的時候, 他聲調生澀緩慢, 但是人們從他手中火柴梗一根一根折斷的動作, 不難看出他內心的仇恨與恐懼。

一個活脫脫的林彪出現在舞臺上了。

但對於觀眾來說, 李雪健老師真正深入人心的角色有兩個, 一個當屬1991年《渴望》中的宋大成, 李雪健老師將這個小人物寬厚、真誠、善良甚至有些窩囊的品格詮釋地活靈活現, 甚至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

另一個角色就是《水滸傳》中的宋江, 李雪健老師用這個角色告訴了觀眾什麼叫做教科書式的演技。

2001年, 李雪健的命運接受巨大考驗。 在參加電視劇《中國軌道》的拍攝時, 他鼻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 嗓子也難受, 但他“愛戲如命”並沒當回事, 直到一個月後妻子于海丹到劇組探班, 發現李雪健有時連一口水都咽不下,還伴以嘔吐、頭暈等症狀,就硬拉著李雪健到醫院檢查,結果令他和妻子都大吃一驚,竟然是鼻咽癌!

劇組同志就提出讓他暫停拍攝,但“苦孩子”李雪健是那麼敬職敬業,怎麼可能因為他一人致使整個劇組停擺?他以一份山東人特有的執拗和倔強,放棄馬上手術的治療方案而改為保守的化療。

就這樣,每天上午李雪健到醫院做化療,下午再趕到現場拍戲,而工作人員則在一旁默默地流淚。在拍最後一場戲時,李雪健說話已經非常困難,但他仍聲情並茂、一氣呵成地說完大段臺詞,在場的劇組人員都聽得熱淚盈眶。李雪健用生命完成了拍攝工作,他的精神感動了身邊所有人。

拍完戲後他才回到北京正式治療,那時已是頸部潰爛,全身毛髮掉得只剩一根眉毛,李雪健還要忍受疼痛和嘔吐帶來的折磨和不適,但他從小便飽嘗苦難的李雪健依然懷著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與病魔抗爭。上天會愛笨小孩,也會眷顧“傻小子”。經過積極治療,李雪健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閒不住的他很快他就回歸了螢屏,繼續他鍾愛的演藝事業了。

2011年,李雪健由《楊善洲》拿到華表獎,2012年,他又憑藉《一九四二》拿到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更在2013年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這樣一個老人,在抗癌的道路上堅強的走了10餘年,他的經歷,很好的詮釋了他曾經的一句臺詞,大意是人生本就不完美,我們要努力的活著,珍惜生命,這樣的生命就是美麗的。

第11屆中國電視金鷹藝術節頒獎晚會中,憑藉《琅琊榜》中梅長蘇一角色,胡歌打敗李雪健獲獎,但胡歌在領獎時,專門向李雪健老師鞠躬,說了一句“受之有愧”。

並且在感言中說,“我和李雪健老師乘同一個航班來長沙,李雪健老師德高望重,但他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而我很慚愧,帶了三個。”相信,在胡歌心中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也是他人生的一面鏡子。

發現李雪健有時連一口水都咽不下,還伴以嘔吐、頭暈等症狀,就硬拉著李雪健到醫院檢查,結果令他和妻子都大吃一驚,竟然是鼻咽癌!

劇組同志就提出讓他暫停拍攝,但“苦孩子”李雪健是那麼敬職敬業,怎麼可能因為他一人致使整個劇組停擺?他以一份山東人特有的執拗和倔強,放棄馬上手術的治療方案而改為保守的化療。

就這樣,每天上午李雪健到醫院做化療,下午再趕到現場拍戲,而工作人員則在一旁默默地流淚。在拍最後一場戲時,李雪健說話已經非常困難,但他仍聲情並茂、一氣呵成地說完大段臺詞,在場的劇組人員都聽得熱淚盈眶。李雪健用生命完成了拍攝工作,他的精神感動了身邊所有人。

拍完戲後他才回到北京正式治療,那時已是頸部潰爛,全身毛髮掉得只剩一根眉毛,李雪健還要忍受疼痛和嘔吐帶來的折磨和不適,但他從小便飽嘗苦難的李雪健依然懷著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與病魔抗爭。上天會愛笨小孩,也會眷顧“傻小子”。經過積極治療,李雪健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閒不住的他很快他就回歸了螢屏,繼續他鍾愛的演藝事業了。

2011年,李雪健由《楊善洲》拿到華表獎,2012年,他又憑藉《一九四二》拿到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更在2013年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這樣一個老人,在抗癌的道路上堅強的走了10餘年,他的經歷,很好的詮釋了他曾經的一句臺詞,大意是人生本就不完美,我們要努力的活著,珍惜生命,這樣的生命就是美麗的。

第11屆中國電視金鷹藝術節頒獎晚會中,憑藉《琅琊榜》中梅長蘇一角色,胡歌打敗李雪健獲獎,但胡歌在領獎時,專門向李雪健老師鞠躬,說了一句“受之有愧”。

並且在感言中說,“我和李雪健老師乘同一個航班來長沙,李雪健老師德高望重,但他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而我很慚愧,帶了三個。”相信,在胡歌心中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也是他人生的一面鏡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