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跑著就把錢賺了—體育用品行業投資機會分析

研報摘要

體育是和平年代的戰爭, 也是戰爭年代的和平, 國家必然大力發展的戰略行業。

從國務院和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劃, 和最新資料來看, 2015-2025年, 行業年均增速11.4%。 人均消費有極大提升, 利好龍頭企業, 利好高端消費。 中國體育產業未來長期高速發展的動力:1.國家重視, 有政策持續支持;2.消費升級帶來人均消費的增長, 和對體育服務的巨大需求;3.健步走和廣場舞等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和健康理念強化。 國產運動品牌有望獲得長足發展。

而國產運動一線品牌集中在香港上市, 其中的匹克近期回歸內地值得關注。

中概股回歸主題的投資機會較為穩定, 因為內地估值遠高於香港和美國市場, 比如說分眾傳媒和完美世界回歸, 2017.10.17的估值是退市時的6倍和7倍, 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內容目錄

一、體育行業概況

1. 戰略意義

2. 產業規模及增長空間

3. 近3年相關的國家政策

二、體育用品行業競爭態勢

三、中概股回歸模式的投資機會

1. 盈利模式

2. 回歸模式及經典案例

3. 近期私有化事件

一、 體育行業概況

1.戰略意義

體育的戰略意義主要有2點:

體育是和平年代的戰爭, 也是戰爭年代的和平, 國家必然大力發展的戰略行業

體育崇尚的是公平競爭, 合作互贏。 通過體育競賽, 能使各方相互瞭解, 加強交流, 促進友誼, 比如奧林比克、歐盟內部的球賽,

美國NBA等。

身體是實現自由的基礎

自由包括3方面:思想自由、財務自由和身體自由。

2.產業規模及增長空間

圖1:2017中國體育人口規模、構成及消費現狀

從國務院和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劃, 和最新資料來看, 即上表和上圖, 有以下4點觀察:

1.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人數已達標

《全民健身計畫(2011-2015)》實施效果評估總報告中顯示, 截至2014年底, 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3.9%;也就是4.6億人。 全民健身計畫和體育十三五規劃的2020年目標是4.35億人。

2. 產業規模發展空間巨大

2015年體育產業總產值為1.7萬億, 2020年和2025年的規劃目標分別是3萬億和5萬億, 發展空間巨大。

3. 意味著人均消費有極大提升, 利好龍頭企業, 利好高端消費。

4. 運動群體中, 籃球是最大的專業運動場景。

體育產業未來的增長空間, 可以參考3個維度:

1. 國家規劃的總產值增長空間;

2. 國家規劃的GDP占比增長空間;

3. 按照國際經驗的增長空間。

圖2:體育產業將維持長期高速增長

按照國務院和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劃, 體育行業正在進入長期高速發展期:行業產值將從2015年的1.7萬億增加至2025年的5萬億,

也就是說, 2015-2025年, 體育行業年均增速11.4%。

體育行業分為體育用品和體育服務2個子行業, 目前體育用品是最大子行業;依據規劃和國際經驗, 未來體育服務將成為最大子行業(見上圖)。 當前體育行業的玩家需要積極向體育服務業拓展。

圖3:體育在GDP中的占比增長空間

2015年體育產業在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占比為0.7%, 2020年的目標是1%, 2025年的目標是2%, 也就是說, 2015-2025年, 年均增速11.1%。

圖4:國際經驗表明體育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中國與全球平均平均水準以及歐美國家相比, 中國體育產業的增長空間亦較大。

圖5:體育子行業發展前景

目前,國內體育產業主要由2塊構成:體育用品行業,占比超過70%;體育服務行業,占比約20%。按照十三五規劃,這2個子行業均有巨大增長空間。而對比美國情況,體育用品龍頭企業要做大,必須要多元化,將業務拓展至競賽和戶外等體育服務領域。

3. 近3年相關的國家政策

二、 體育用品行業競爭態勢

圖6:2011-2016年體育用品行業集中度

以CR5和CR10衡量,行業集中度在逐漸提升,意味著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圖7:國內外體育用品品牌

圖8:2006-2016年主要體育服飾品牌店鋪數

圖9:本土品牌的定價區間

三、 中概股回歸模式的投資機會

1. 盈利模式

圖10:中概股回歸的盈利模式

2.回歸模式及經典案例

圖11:中概股回歸的3種重組模式

圖12:中概股回歸案例:分眾傳媒

圖13:中概股回歸案例:巨人網路

圖14:中概股回歸案例:如家酒店

圖15:中概股回歸案例:完美世界

中概股回歸主題的投資機會較為穩定,因為內地估值遠高於香港和美國市場,比如說分眾傳媒和完美世界回歸,2017.10.17的估值是退市時的220億和60億的6倍和7倍,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3.近期私有化事件

匹克體育在2016年入選“2016年中國文化及娛樂傳媒產業最佳體育領域投資案例TOP10”(投中集團發佈的榜單)。

香港交易所對專業化經營要求較高導致其他四大品牌無法發展傳統鞋服製造以外的業務,匹克體育在2016啟動並完成私有化,並計畫回歸內地A股。匹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7年多,公司治理規範,相對上市標準來說,企業淨利豐厚,IPO成功的概率較高。

匹克體育的未來競爭力包括:

1. 回歸後擺脫港交所束縛,將先於其他國產品牌在大體育產業方面展開整體佈局,即多元化發展,進軍未來最大的體育服務相關市場;

2. 積極進入高端市場,比如推出的3D列印跑鞋定價為1399元/雙,3D列印籃球鞋定價為1699元/雙,3D列印跑鞋量產匹克是國內第1家,國際第2家,僅次於愛迪達。

3. 相對其他國內品牌,國際影響力較強,匹克體育目前NBA簽約球星數量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耐克與愛迪達。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匹克的國際營收占比超過20%,遠超國內其他玩家。

圖16:近期私有化事件:匹克體育

免責條款

本報告中的資訊、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該資訊、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圖5:體育子行業發展前景

目前,國內體育產業主要由2塊構成:體育用品行業,占比超過70%;體育服務行業,占比約20%。按照十三五規劃,這2個子行業均有巨大增長空間。而對比美國情況,體育用品龍頭企業要做大,必須要多元化,將業務拓展至競賽和戶外等體育服務領域。

3. 近3年相關的國家政策

二、 體育用品行業競爭態勢

圖6:2011-2016年體育用品行業集中度

以CR5和CR10衡量,行業集中度在逐漸提升,意味著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圖7:國內外體育用品品牌

圖8:2006-2016年主要體育服飾品牌店鋪數

圖9:本土品牌的定價區間

三、 中概股回歸模式的投資機會

1. 盈利模式

圖10:中概股回歸的盈利模式

2.回歸模式及經典案例

圖11:中概股回歸的3種重組模式

圖12:中概股回歸案例:分眾傳媒

圖13:中概股回歸案例:巨人網路

圖14:中概股回歸案例:如家酒店

圖15:中概股回歸案例:完美世界

中概股回歸主題的投資機會較為穩定,因為內地估值遠高於香港和美國市場,比如說分眾傳媒和完美世界回歸,2017.10.17的估值是退市時的220億和60億的6倍和7倍,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3.近期私有化事件

匹克體育在2016年入選“2016年中國文化及娛樂傳媒產業最佳體育領域投資案例TOP10”(投中集團發佈的榜單)。

香港交易所對專業化經營要求較高導致其他四大品牌無法發展傳統鞋服製造以外的業務,匹克體育在2016啟動並完成私有化,並計畫回歸內地A股。匹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7年多,公司治理規範,相對上市標準來說,企業淨利豐厚,IPO成功的概率較高。

匹克體育的未來競爭力包括:

1. 回歸後擺脫港交所束縛,將先於其他國產品牌在大體育產業方面展開整體佈局,即多元化發展,進軍未來最大的體育服務相關市場;

2. 積極進入高端市場,比如推出的3D列印跑鞋定價為1399元/雙,3D列印籃球鞋定價為1699元/雙,3D列印跑鞋量產匹克是國內第1家,國際第2家,僅次於愛迪達。

3. 相對其他國內品牌,國際影響力較強,匹克體育目前NBA簽約球星數量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耐克與愛迪達。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匹克的國際營收占比超過20%,遠超國內其他玩家。

圖16:近期私有化事件:匹克體育

免責條款

本報告中的資訊、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該資訊、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