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鋰電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電機電控領域將迎來轉機

【導讀】資料顯示, 今年1-9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0.2%和37.7%。 在政策推動下, 新能源汽車仍面臨較大的發展機遇, 拉動整個產業鏈增長, 上游原材料領域景氣有望持續, 而中下游的電機電控、電池等環節則有望出現轉機或進一步向好。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容匯鋰業、百傑瑞、金源新材、金川科技、中一股份、嘉元科技、金力永磁等新三板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上游原材料生產業務, 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硫酸鈷、四氧化三鈷、電解銅箔、永磁材料等。

今年上半年, 這些企業總體業績大幅增長。 資料顯示, 上述7家企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5億元,

同比增長62%;實現歸母淨利潤7.06億元, 同比增長288%。 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在於下游需求強勁, 相關產品價格維持高位。 以容匯鋰業為例, 公司表示, 鋰電新能源行情持續火熱, 鋰電池需求保持旺盛, 行業發展機遇凸顯, 下游鋰電材料廠商對碳酸鋰需求依然強勁, 碳酸鋰價格維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 鈷類公司業績增幅巨大。 金川科技生產四氧化三鈷、金屬鈷、鎳鈷錳, 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4.47億元, 同比增長2545.63%。 公司表示, 上半年鈷金屬價格快速上漲, 公司產品價格隨之大幅度增長;特別是鎳鈷錳三元前驅體產品完成多家客戶的產品認證, 產銷量較上年度有較大幅度增長。 金源新材生產電池級四氧化三鈷、硫酸鈷及工業級碳酸鋰,

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26.3萬元, 同比增長835.34%。 公司表示,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下游產業鏈需求增加;同時, 進入2017年以來, 鈷市場行情回暖, 價格不斷攀升。

部分公司業績增幅較小。 百傑瑞生產鋰鹽, 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儲能及3C電子等領域, 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僅增長5.88%。 主要在於上半年鋰鹽的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震盪, 並小幅上漲, 公司對長期合作客戶在銷售價格上採取了適當的讓利措施。

業內人士分析, 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良好, 鈷為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元素, 需求快速增長。 鈷價格今年以來上漲了60%左右, 近期有所調整, 但四季度仍有望上漲, 對相關公司的業績仍將產生積極影響。

三元材料前景看好

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對電池性能影響大, 附加值較高。 安達科技、貝特瑞、天力鋰能、歐賽能源、金鋰科技等12家新三板企業生產正極材料。 從今年上半年經營情況看, 三元材料公司業績增長較快, 而磷酸鐵鋰企業業績出現一定程度下降。

資料顯示, 上半年, 上述12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9.44億元, 同比增長約49%;實現淨利潤5.6億元, 同比增長26.3%。 總體增長相對較快。 從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鐵鋰相關公司的業績增長情況看, 出現較大差異。 安達科技、卓能材料等7家磷酸鐵鋰類企業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全部出現下降。 其中, 3家企業出現虧損。 安達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6.29%;而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51.05%;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4.99%下降至31.81%。

主要在於產品磷酸鐵鋰的價格進行了適當調整。 此外, 主要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 導致磷酸鐵鋰的成本上升。 而久兆科技上半年虧損497萬元, 去年同期實現淨利潤為457萬元。 公司表示, 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的影響, 2017年上半年主要產品的產量、銷量、收入出現大幅下降, 而新產品磷酸鐵鋰A15尚處於研發及客戶驗證階段。

形成明顯對比的是, 杉杉能源、振華新材等5家三元材料的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5億元, 同比增長96.4%;實現淨利潤3.31億元, 同比增長161%。 杉杉能源生產鈷酸鋰、多元正極材料, 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88.99%;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66.68%。 主要在於公司產能規模擴大, 客戶結構優化, 高端新產品銷量增長, 成本管控強化等。 振華新材的主要產品為鋰鈷鎳錳三元、鈷酸鋰、複合三元等, 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8%, 淨利潤同比增長564%。 主要在於公司客戶需求激增, 動力三元材料銷售量大增, 銷量同比增加2453噸, 增幅424.41%。

業內人士表示, 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大幅增長及磷酸鐵鋰公司業績出現下降, 主要是受政策推動因素的影響。2017年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提高了電池能量密度要求,而三元材料能夠滿足高性能需求,因而需求大幅增長,推動了三元正極材料公司業績增長。未來三元材料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發展前景良好。

濕法隔膜將供不應求

金力股份、紐米科技、惠強新材、盈博萊、旭成科技5家企業從事隔膜類業務,今年上半年業績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資料顯示,這5家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28%;實現淨利潤4270萬元,同比增長32%。各家業績存在一定差別。5家企業中,3家同比增長,2家同比下降。金力股份專注于高端鋰電池濕法隔膜及塗覆隔膜等的研發生產,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大增2494%。公司表示,鋰電池行業保持穩定快速發展,公司產能增加。同時,生產工藝有所改進,產品良品率提升,產能增加導致固定成本下降,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0.18%提高至42.9%。

但相同的行業環境下,同樣主要從事鋰電池隔膜研發生產的旭成科技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9.28%。公司表示,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和補貼標準從嚴,以及各地方補貼政策未及時落地等政策性因素影響,下游客戶電池廠家的電池產量下降,對電池隔膜產品的需求有所減緩。

同樣的市場環境,企業實際經營業績不同,除部分特殊因素外,總體反映出不同企業之間競爭力的差異,包括技術、品質、行銷等方面。業內人士分析,隔膜是鋰電池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產品附加值高,看好掌握濕法隔膜生產技術的企業。從行業供求關係看,濕法隔膜生產工藝難度大,良品率受到影響,預計2017年濕法隔膜有效產能低於行業需求,濕法隔膜生產企業面臨良好的市場環境。

電池企業毛利率下降

天勁股份、威能電源、山木新能、鼎新開源、慧能天下、海迪斯、興海能源、斯盛能源、天豐電源、桌能股份等10家新三板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從上半年經營情況看,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6.75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淨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31%。淨利潤增速遠低於收入增速。毛利率同樣下降明顯。在上述10家公司中,7家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大,普遍下降6個百分點左右,降幅大的超過11個百分點。

其中,天豐電源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87%,而歸母淨利潤僅同比增長2.24%。上半年整體毛利率為26.94%,較上年同期毛利率38.72%下降11.78個百分點。公司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推行,公司汽車動力電池銷量大幅上升,營業收入上升。而毛利率下降主要在於公司的汽車動力電池受價格因素影響,同時增大了毛利率偏低的其他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銷售。威能電源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而淨利潤同比下降18.31%。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營業成本增加。

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對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電池類公司在收入方面多實現較大增長,但淨利潤增幅多低於營業收入的增幅。專業人士表示,這主要在於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根據Wind統計資料,長江有色金屬市場1#鈷的平均價格今年初為不到30萬元/噸,今年上半年末達到約41.5萬元/噸,而目前約為45萬元/噸。同時,鋰價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儘管電池類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明顯,但成本增加較大甚至增幅更大,淨利潤空間被壓縮。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走勢短期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主要因為電池產能不斷擴大,導致對上游材料需求持續增長。而上游原材料鋰、鈷等產能釋放需要時間,且大宗產品價格目前普遍上漲。不過,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車銷售旺季,相關企業毛利率有望回升。

電機電控領域將迎來轉機

電機電控類公司主要包括大地和、眾聯能創、微特電機、得普達、德威新能、恒久時利、瑞陽科技、易控電子8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經營情況整體欠佳。資料顯示,這8家公司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7.6億元,同比下降15%;實現淨利潤-594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2億元,由盈轉虧。具體看,8家公司中6家淨利潤下降,兩家增長。

上半年,大地和實現淨利潤-1931萬元,而上年同期為5594萬元。公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驅動電機系統產品和服務,客戶包括東風汽車、金龍客車、江鈴汽車、海馬汽車等。公司表示,受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政策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重申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及預期,影響了公司的銷售和利潤。

微特電機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8.6%,淨利潤同比下降93.67%。主要在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而新能源汽車行業相較於前兩年過熱局面逐漸調整,產品銷售價格難以同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對銷量造成一定影響,對配套的電機電控等形成不利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相關政策的影響是暫時情況,行業走向基本明確。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旺季,產銷量有望增長,產業鏈將迎來發展機遇。如得普達表示,隨著相關工作的完成,行業旺季的來臨等,下半年將進入產量和銷售釋放期,營業收入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充電樁公司分化明顯

國充充電、追日電氣、恒瑞電氣等7家企業從事充電樁業務,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66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淨利潤1391萬元,同比下降73%。

具體看,7家公司中4家淨利潤同比下降。其中,安和威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1%,而淨利潤同比下降603.6%。公司表示,由於上半年實施的主要工程訂單毛利率低於去年同期,同時公司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及新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投資運營子公司仍處於投入期,尚未產生收益,固定資產折舊、銀行貸款利息、行銷支出、管理費同比大幅增加,上半年出現虧損。和信瑞通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53萬元,同比下降112.41%。公司表示,由於從國家電網公司獲得的合同訂單因客戶交貨方式的變更,導致上半年完成交貨數量少於歷史同期,未能在報告期內確認為收入,導致營業收入下降;而公司在生產運營中產生的管理費用具有一定的月度均衡性,導致報告期內淨利潤出現虧損。

國充充電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27%,主要原因為受政策影響,上半年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整體較去年同期增長緩慢;而淨利潤則同比增長166%。公司表示,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公司調整業務,以充電場站建設運營為主,運營服務收入需有一定時間累積,預計盈利能力在2017年下半年顯現。

總體看,充電樁類公司的業績分化比較明顯。由於相關公司擁有多個業務,因此業績變化情況更多地取決於各種業務組合形成的綜合影響。從中長期看,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建設大量充電樁,市場潛在空間大,優勢企業仍面臨較大發展機遇。

主要是受政策推動因素的影響。2017年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提高了電池能量密度要求,而三元材料能夠滿足高性能需求,因而需求大幅增長,推動了三元正極材料公司業績增長。未來三元材料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發展前景良好。

濕法隔膜將供不應求

金力股份、紐米科技、惠強新材、盈博萊、旭成科技5家企業從事隔膜類業務,今年上半年業績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資料顯示,這5家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28%;實現淨利潤4270萬元,同比增長32%。各家業績存在一定差別。5家企業中,3家同比增長,2家同比下降。金力股份專注于高端鋰電池濕法隔膜及塗覆隔膜等的研發生產,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大增2494%。公司表示,鋰電池行業保持穩定快速發展,公司產能增加。同時,生產工藝有所改進,產品良品率提升,產能增加導致固定成本下降,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0.18%提高至42.9%。

但相同的行業環境下,同樣主要從事鋰電池隔膜研發生產的旭成科技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9.28%。公司表示,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和補貼標準從嚴,以及各地方補貼政策未及時落地等政策性因素影響,下游客戶電池廠家的電池產量下降,對電池隔膜產品的需求有所減緩。

同樣的市場環境,企業實際經營業績不同,除部分特殊因素外,總體反映出不同企業之間競爭力的差異,包括技術、品質、行銷等方面。業內人士分析,隔膜是鋰電池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產品附加值高,看好掌握濕法隔膜生產技術的企業。從行業供求關係看,濕法隔膜生產工藝難度大,良品率受到影響,預計2017年濕法隔膜有效產能低於行業需求,濕法隔膜生產企業面臨良好的市場環境。

電池企業毛利率下降

天勁股份、威能電源、山木新能、鼎新開源、慧能天下、海迪斯、興海能源、斯盛能源、天豐電源、桌能股份等10家新三板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從上半年經營情況看,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6.75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淨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31%。淨利潤增速遠低於收入增速。毛利率同樣下降明顯。在上述10家公司中,7家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大,普遍下降6個百分點左右,降幅大的超過11個百分點。

其中,天豐電源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87%,而歸母淨利潤僅同比增長2.24%。上半年整體毛利率為26.94%,較上年同期毛利率38.72%下降11.78個百分點。公司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推行,公司汽車動力電池銷量大幅上升,營業收入上升。而毛利率下降主要在於公司的汽車動力電池受價格因素影響,同時增大了毛利率偏低的其他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銷售。威能電源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而淨利潤同比下降18.31%。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營業成本增加。

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對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電池類公司在收入方面多實現較大增長,但淨利潤增幅多低於營業收入的增幅。專業人士表示,這主要在於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根據Wind統計資料,長江有色金屬市場1#鈷的平均價格今年初為不到30萬元/噸,今年上半年末達到約41.5萬元/噸,而目前約為45萬元/噸。同時,鋰價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儘管電池類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明顯,但成本增加較大甚至增幅更大,淨利潤空間被壓縮。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走勢短期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主要因為電池產能不斷擴大,導致對上游材料需求持續增長。而上游原材料鋰、鈷等產能釋放需要時間,且大宗產品價格目前普遍上漲。不過,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車銷售旺季,相關企業毛利率有望回升。

電機電控領域將迎來轉機

電機電控類公司主要包括大地和、眾聯能創、微特電機、得普達、德威新能、恒久時利、瑞陽科技、易控電子8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經營情況整體欠佳。資料顯示,這8家公司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7.6億元,同比下降15%;實現淨利潤-594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2億元,由盈轉虧。具體看,8家公司中6家淨利潤下降,兩家增長。

上半年,大地和實現淨利潤-1931萬元,而上年同期為5594萬元。公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驅動電機系統產品和服務,客戶包括東風汽車、金龍客車、江鈴汽車、海馬汽車等。公司表示,受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政策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重申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及預期,影響了公司的銷售和利潤。

微特電機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8.6%,淨利潤同比下降93.67%。主要在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而新能源汽車行業相較於前兩年過熱局面逐漸調整,產品銷售價格難以同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對銷量造成一定影響,對配套的電機電控等形成不利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相關政策的影響是暫時情況,行業走向基本明確。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旺季,產銷量有望增長,產業鏈將迎來發展機遇。如得普達表示,隨著相關工作的完成,行業旺季的來臨等,下半年將進入產量和銷售釋放期,營業收入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充電樁公司分化明顯

國充充電、追日電氣、恒瑞電氣等7家企業從事充電樁業務,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66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淨利潤1391萬元,同比下降73%。

具體看,7家公司中4家淨利潤同比下降。其中,安和威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1%,而淨利潤同比下降603.6%。公司表示,由於上半年實施的主要工程訂單毛利率低於去年同期,同時公司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及新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投資運營子公司仍處於投入期,尚未產生收益,固定資產折舊、銀行貸款利息、行銷支出、管理費同比大幅增加,上半年出現虧損。和信瑞通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53萬元,同比下降112.41%。公司表示,由於從國家電網公司獲得的合同訂單因客戶交貨方式的變更,導致上半年完成交貨數量少於歷史同期,未能在報告期內確認為收入,導致營業收入下降;而公司在生產運營中產生的管理費用具有一定的月度均衡性,導致報告期內淨利潤出現虧損。

國充充電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27%,主要原因為受政策影響,上半年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整體較去年同期增長緩慢;而淨利潤則同比增長166%。公司表示,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公司調整業務,以充電場站建設運營為主,運營服務收入需有一定時間累積,預計盈利能力在2017年下半年顯現。

總體看,充電樁類公司的業績分化比較明顯。由於相關公司擁有多個業務,因此業績變化情況更多地取決於各種業務組合形成的綜合影響。從中長期看,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建設大量充電樁,市場潛在空間大,優勢企業仍面臨較大發展機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