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每個人都有越軌的衝動,但最終都要回到軌道上|《身為人母》

一個越軌的人, 要麼翻車, 要麼開闢一條新的軌道, 但大多數的越軌, 最終都要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題記

《身為人母》是一個不靠譜的片名翻譯,

實際上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Little children》。 這部2006年上映、獲得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 獲得關注的噱頭多是因為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主婦婚外戀的激情故事。 但除此之外, 實在是有太多婚外戀以外的東西值得一看。

表面上這部電影探討的是美國中產階級在獲得物質的滿足之後, 如何面對心靈上的空虛和生活上的索然, 但在我看來, 這完全是一部關於“越軌”的電影, 而不僅僅是狹義上的“出軌”。

社會學對“越軌”一詞的定義是:【違反群體或社會的標準或期望的行為】, 電影裡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身為人母但身陷婚外戀的Sarah、因為屢次考律師執照失敗而暫時當全職奶爸的Brad、因執行公務誤殺一個孩子而提前退休的員警Larry、以及一個因為猥褻兒童罪入獄又被假釋的罪犯Ronald,

他們通通都是徘徊在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 也就是“越軌”的人。

在一個小鎮裡, 一群持主流價值觀的人和這四個越軌的人故事互相交織在一起, 令整個觀影過程都帶著一種莫名的緊張感, 電影裡的每個主角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些人性中最隱蔽的衝突被放到螢幕上, 令人不安又想深究下去。

整部電影似乎都在探討這個伴隨我們一生的疑問:“我究竟是應該按照別人希望的方式去做, 還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 在規範的世界裡, 我們總是會面對這樣的張力:遵守, 還是不遵守?

佛洛德的人格理論認為一個完整的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部分, 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如饑、渴、性等, 支配本我的是快樂原則;而超我則是人格中的道德部分, 成分是社會道德規範、個體的良心、自我理想等等;而自我則是由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結果, 由本我產生的各種需求, 因為受到超我的限制, 不能在現實中立即滿足, 需要在現實中學習如何滿足需求。

“別人希望的方式”常常是帶有超我性質的社會道德規範和主流的社會價值觀, 而“我自己的想法”則是帶有本我性質的本能和隨心所欲, 上面那個疑問, 常常是自本我和超我不可協調的衝突。

剛出生的嬰兒就只有本我的部分, 沒有自我和超我, 所以這部電影名叫《Little children》, 寓意大概在此:小孩子在懂得規則和被高度社會化之前, “越軌”是他們做得最多的事, 他們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 卻也常常闖禍, 被大人訓斥。 長大成人就意味著對規則和秩序投降, 壓抑本能是為了社會化。

成年人作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 需要社會制度和規範來提供秩序, 於是我們共用一套普遍的價值標準, 就是主流的社會價值觀。 社會的制度化, 家庭與個人成長的支持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