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博納影業籌備回歸A股,股東陣容裡這些人你一定很臉熟!

從美國退市後, 博納影業回歸A股又有新動作。

10月13日, 博納影業的IPO招股書出現在證監會官網上, 眾多明星股東和公司的發展戰略也隨之浮出水面。 這也意味著, 博納在宣佈私有化一年多後終於確定了資本化路徑, 距離以IPO的方式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僅一步之遙。

如果你是個影迷, 那麼你一定不會對博納影業感到陌生。

博納以電影發行起家, 被稱為民營電影五大發行公司之一, 《一代宗師》、《智取威虎山》、《乘風破浪》、《湄公河行動》……這些人們耳熟能詳、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均出於博納之手。 熱門影片之外, 博納曲折的上市之路也引起了許多關注。

早在7年前, 博納影業就登陸納斯達克, 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 博納在美國的待遇並不如意——開盤就跌破發行價, 之後儘管出品了橫掃金像獎12項大獎的電影《一代宗師》, 也沒能止住股價接連下滑的頹勢。

除了股價頹勢, 博納也遭遇了融資難題, 博納影業集團現任總裁及創始人于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 在美國上市的5年中一共融到了9250萬美元, 不到1億美元。

而與此同時, 同行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公司卻在A股市場上風生水起。

博納市值被嚴重低估, 於冬終於坐不住了。

2016年4月, 博納影業宣佈從美股退市, 並先後於2016年9月、12月、2017年3月進行了三輪增資, 為回歸A股做足準備。

雖然在美頻頻遇冷, 博納在國內資本市場上的魅力卻只增不減。

2016年4月8日, 博納影業發佈公告宣佈私有化完成, 除了於冬及其控股公司以外, 阿裡影業、騰訊、複星國際、紅杉資本、賽富等“大佬”共同構成買方財團,

中信證券擔任此次私有化買家顧問。

退市後, 博納影業A輪融資25億, 當時投後估值高達150億, 據澎湃新聞報導, 這相比8個月前博納從納斯達克退市時55.6億人民幣的估值翻了近3倍。

博納集團總裁,

電影出品人於冬

青睞博納的不僅僅是資本市場上的大佬, 還有娛樂圈的頂級明星。

據《華商報》報導, 從股東名單看, 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仍牢牢將控制權握在手中。 除于冬外, 自然人股東只有7人, 分別為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黃建新、韓寒、毛俊傑。

其中, 黃建新為知名導演、製片人, 其餘人多為演員。 不過, 這些明星股東直接持有的股份比例不高。 最少的毛俊傑直接持股0.03%, 最多的張涵予和黃曉明直接持股均為0.31%。

據財新網報導, IPO之後, 博納影業現有股東的股權比例將有所稀釋, 于冬、阿裡影業、騰訊、萬達電影直接持股比例分別降至23.04%、6.95%、4.36%、1.69%。

博納私有化之後在資本市場上可以說是備受青睞,那麼期間的盈利狀況又如何呢?

根據公佈的招股書,博納影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4.3億、19億和4.33億;相應地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893.20萬元、1.02億元和2501萬元。

票房方面, 2014年至2017年3月31日期間,博納影業參與發行並上映的影片42部,實現票房106.01億元,電影業務收入毛利率為52.05%,其中韓寒執導的《乘風破浪》更是毛利率高達87.73%。

僅從近兩年的票房資料看,博納去年和今年1到3月在電影業務上分別實現收入11.4億元、2.39億元,影院業務實現收入8.19億元、2.32億元,去年的影院單銀幕票房產出甚至還超過了萬達電影。

一方面是不錯的營業收入和票房成績,另一方面是博納遠超同行的資產負債率。

根據招股書,2014年至2016年,博納影業的資產負債率(合併)分別為91.75%、91.98%、68.78%,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期的水準。

對此,博納影業表示原因在於拆除紅籌架構時導致其他應付款大幅增加,並提出如果剔除上述因素的影響,公司2016 年末、2017 年3月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9.89%和43.33%,處於中游水準。

根據招股書披露,博納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股票不低於1.22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發行完成後,總股本不超過12.22億股。

此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4億元,計畫用於投資博納電影、電影院專案。

其中,電影專案為影片投資,博納影業計畫使用募集資金中6億元投資8部影片,而其餘8億多將用於電影院建設專案,主要包括裝修、銀幕、座椅、還音設備、放映設備、集成系統、辦公設備及輔助設施等。根據博納影業的測算,此項目內部收益率為 16.01%(所得稅後),預計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後)為 7.14 年,經濟效益前景良好。

博納影業的IPO,意味著曾經被稱為民營電影發行公司的華誼、光線、博納、萬達和樂視影業都集體跑向了A股,而博納後續的表現又將如何呢?

博納私有化之後在資本市場上可以說是備受青睞,那麼期間的盈利狀況又如何呢?

根據公佈的招股書,博納影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4.3億、19億和4.33億;相應地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893.20萬元、1.02億元和2501萬元。

票房方面, 2014年至2017年3月31日期間,博納影業參與發行並上映的影片42部,實現票房106.01億元,電影業務收入毛利率為52.05%,其中韓寒執導的《乘風破浪》更是毛利率高達87.73%。

僅從近兩年的票房資料看,博納去年和今年1到3月在電影業務上分別實現收入11.4億元、2.39億元,影院業務實現收入8.19億元、2.32億元,去年的影院單銀幕票房產出甚至還超過了萬達電影。

一方面是不錯的營業收入和票房成績,另一方面是博納遠超同行的資產負債率。

根據招股書,2014年至2016年,博納影業的資產負債率(合併)分別為91.75%、91.98%、68.78%,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期的水準。

對此,博納影業表示原因在於拆除紅籌架構時導致其他應付款大幅增加,並提出如果剔除上述因素的影響,公司2016 年末、2017 年3月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9.89%和43.33%,處於中游水準。

根據招股書披露,博納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股票不低於1.22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發行完成後,總股本不超過12.22億股。

此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4億元,計畫用於投資博納電影、電影院專案。

其中,電影專案為影片投資,博納影業計畫使用募集資金中6億元投資8部影片,而其餘8億多將用於電影院建設專案,主要包括裝修、銀幕、座椅、還音設備、放映設備、集成系統、辦公設備及輔助設施等。根據博納影業的測算,此項目內部收益率為 16.01%(所得稅後),預計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後)為 7.14 年,經濟效益前景良好。

博納影業的IPO,意味著曾經被稱為民營電影發行公司的華誼、光線、博納、萬達和樂視影業都集體跑向了A股,而博納後續的表現又將如何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