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面,沒有之一

湖北大部分地區管吃早餐叫“過早”。我覺得挺有意思,一日之計在於晨,是說要起早,一晨之計在於早餐,是說有一個講究美味的早餐,才叫度過一個合格的上午。然而每每提起“過早”,

就不能不提熱乾麵了。

湖北的早點太多太多,然而在三鮮豆皮、苕面窩、桂花糊米酒、牛肉米粉、甜豆腐腦、重油燒麥——眾裡但提熱乾麵,是因為我覺得它的地道口味最難尋,是最符合地域特色又最講究的一道文化圖騰。

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起於武漢,

有傳言說第一碗熱乾麵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有一個賣早點的當地老漢在收攤時不小心打翻了香油壺,油潑在了一碗已經煮熟的面上,第二天他把這些麵條重新煮過加熱再拌入調料準備自己享用,沒想到一嘗,誒喲,味道還不錯。都知道武漢是著名的火爐,每年夏天都是連續高溫,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在麵條中加入食用堿以防變質,這也就是熱乾麵的前身----切面,面會被隔夜壓制並煮熟,
再瀝幹攤散等著第二天早上下鍋。其實這在清朝《漢口竹枝詞》就有記載:“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切面豆絲幹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

小時候,七八點爬起來,不緊不慢地(還沒睡醒)逛到樓下街角的露天小攤,找了個座兒,再跟做早點的三四十歲老師傅招呼一聲,熱乾麵、豆腐腦各一碗。有時候起得晚,等著等著就餓得不行,就開始琢磨著我的面啥時候出鍋。

只見早點師傅嫺熟地抓起一把面,放入長柄笊籬兜著,在滿滿沸水的大鍋裡燙熱個兩分鐘,撈起來,問一句,要不要辣之類的話。那個年代還不流行紙碗,面都是盛在黃色搪瓷缸子裡,撒上蔥花、鹽、醋、胡椒粉等各色調料,配以辣蘿蔔丁,最後加上主調料,即香濃的黑芝麻醬。

芝麻醬有油調與水調兩種,正宗的是用芝麻油慢慢地將芝麻醬調稀。這醬可是熱乾麵的靈魂伴侶,有講究。別的色兒都不行,就得是灰色的,因為是拿黑芝麻磨出來的,香氣足,夠味兒,拌出的面呈深棕色,香氣撲面。偶爾還能看到未碎的芝麻顆粒,入口滿嘴留著芝麻香,未完全磨碎的芝麻也有可能吃著。不像一些山寨的黃色芝麻醬,機器一磨,稀裡嘩啦的,

吃到嘴裡沒有回味。那時候,加醬還要兌點兒鹵湯水,但又要注意分寸。湯水兒少了,醬難得化開,面攪成一團,難以下口;湯水兒多了,芝麻醬的香氣全無,麵條倒是好攪了,可吃著嘴裡味同嚼蠟,實在是暴殄天物。所以,要不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做出來的面可就總是能雞蛋裡挑點骨頭出來。

關於這面的佐料配料,當時還有一場鬧劇。有個不明理兒的小夥伴非要說熱乾麵少不了香菜,有香菜才正宗呢,結果我就跟他友盡了。因為我只認芝麻醬和辣蘿蔔丁這個死理。現在想想,也蠻有趣的,有趣的倒不是兒時的童真,而是這面佐料的講究,面子上是爭香菜和辣蘿蔔丁,其實是在爭辯一個儀式感。過早和過日子,都少不了一個儀式感。

這個面呀,終於算是端手上啦,但想真實地體驗熱乾麵的味道,還得你自己來個互動。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師傅做給你的面,吃之前,你還得靠自己攪和攪和,這個動作官方名稱叫“拌”。這個動作的秘門要領在於一個成語,雨露均沾。你這麼一拌,得讓芝麻醬、香油、醋、或者鹵水均勻地沾在每根勁道的麵條上,麵條得錯綜交織,絕無頭緒,攪不出熱騰的香氣來,那也不算大功告成。

再就是吃法,講究一個沉浸感,你要專心吃,大口吞。心法大概是執筷手上抬,卷面成團,餘手握碗,這麼一挑,一吹,再一口,面就裹挾著濃香全部到肚子裡了。面於齒間,始綿後韌,圓潤而微彈。要是加了紅油,一絲辣勁兒就透上來啦,像是悠遠的長河裡一葉小舟飄過。

往往是開吃了就停不下來,剛剛好吃下那麼一碗,打個飽嗝,上班上學去。那麼一來二去,跟老師傅熟絡起來,師傅就會多給你一點兒醬,一些面。如果你顯這個吃法太籠統、太粗糙,那就再配一口米酒或豆腐腦清口。

不過這是檢驗地道湖北人的地方,聽聞熱乾麵的鐵粉是在沒有米酒或其他清口小飲的時候也能吃得生津有味。

在我小時候那會兒,物價比較低,熱乾麵一兩塊錢就能吃個飽。我還小,我媽就會只要半碗(那會兒還是能只要半份的)。花個十分鐘吃完,再一路小跑著上學,整個早晨都有精神。今年年初,放寒假從北方回到老家,聽說社區開了家湖北名小吃連鎖店,便抽個早晨忙不迭地去吃熱乾麵。到了一看,發現四塊錢一碗了,還衍生出了牛肉熱乾麵和蝦仁熱乾麵等一系列,雖說有新鮮感吧,但心心念念的還是那碗兒時的熱乾麵,所以點了最傳統的四塊錢一碗,好在味道沒怎麼變,果然“兒時的正宗味道”還在。

出了湖北念大學的伢應該能夠感受到這份兒時的味道已經漸行漸遠了,雖說燴面、刀削麵、擔擔麵、片兒川這些中華名面都挺好吃,但兒時的味道還是只寄託給了熱乾麵,這話往深裡說,便是鄉愁了吧。上次問在浙江念書的同學,他說第一口在杭州吃的“熱乾麵”差點吐出來。那做面師傅估計是半路出家,半瓢水功夫,連芝麻醬都省了,直接給你整黃瓜片和花生米,哎不說了。恐怕也只能在當地的蔥油拌面身上才能嘗到一點點的近親歸屬感啦。

脾胃連土地,五穀通人情。

小小的一碗兒時熱乾麵,其實就是荊楚文化對於尋常百姓的最好薰陶。荊楚大地位於九省之中,臨近秦嶺淮河一線,於是熱乾麵的香辣與甜澀,將臨省的氣質和口味也包容了進來。雖說現在更多各地的美食滋潤著脾胃,食物口味遷徙的腳步趕不上高鐵動車的速度,但兒時那一碗正宗地道的熱乾麵仍是美好回憶的一角。

大概也因為它對醬料的講究和規矩生動的吃法,都在告訴我們,過早和過日子都少不了儀式感。

有香菜才正宗呢,結果我就跟他友盡了。因為我只認芝麻醬和辣蘿蔔丁這個死理。現在想想,也蠻有趣的,有趣的倒不是兒時的童真,而是這面佐料的講究,面子上是爭香菜和辣蘿蔔丁,其實是在爭辯一個儀式感。過早和過日子,都少不了一個儀式感。

這個面呀,終於算是端手上啦,但想真實地體驗熱乾麵的味道,還得你自己來個互動。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師傅做給你的面,吃之前,你還得靠自己攪和攪和,這個動作官方名稱叫“拌”。這個動作的秘門要領在於一個成語,雨露均沾。你這麼一拌,得讓芝麻醬、香油、醋、或者鹵水均勻地沾在每根勁道的麵條上,麵條得錯綜交織,絕無頭緒,攪不出熱騰的香氣來,那也不算大功告成。

再就是吃法,講究一個沉浸感,你要專心吃,大口吞。心法大概是執筷手上抬,卷面成團,餘手握碗,這麼一挑,一吹,再一口,面就裹挾著濃香全部到肚子裡了。面於齒間,始綿後韌,圓潤而微彈。要是加了紅油,一絲辣勁兒就透上來啦,像是悠遠的長河裡一葉小舟飄過。

往往是開吃了就停不下來,剛剛好吃下那麼一碗,打個飽嗝,上班上學去。那麼一來二去,跟老師傅熟絡起來,師傅就會多給你一點兒醬,一些面。如果你顯這個吃法太籠統、太粗糙,那就再配一口米酒或豆腐腦清口。

不過這是檢驗地道湖北人的地方,聽聞熱乾麵的鐵粉是在沒有米酒或其他清口小飲的時候也能吃得生津有味。

在我小時候那會兒,物價比較低,熱乾麵一兩塊錢就能吃個飽。我還小,我媽就會只要半碗(那會兒還是能只要半份的)。花個十分鐘吃完,再一路小跑著上學,整個早晨都有精神。今年年初,放寒假從北方回到老家,聽說社區開了家湖北名小吃連鎖店,便抽個早晨忙不迭地去吃熱乾麵。到了一看,發現四塊錢一碗了,還衍生出了牛肉熱乾麵和蝦仁熱乾麵等一系列,雖說有新鮮感吧,但心心念念的還是那碗兒時的熱乾麵,所以點了最傳統的四塊錢一碗,好在味道沒怎麼變,果然“兒時的正宗味道”還在。

出了湖北念大學的伢應該能夠感受到這份兒時的味道已經漸行漸遠了,雖說燴面、刀削麵、擔擔麵、片兒川這些中華名面都挺好吃,但兒時的味道還是只寄託給了熱乾麵,這話往深裡說,便是鄉愁了吧。上次問在浙江念書的同學,他說第一口在杭州吃的“熱乾麵”差點吐出來。那做面師傅估計是半路出家,半瓢水功夫,連芝麻醬都省了,直接給你整黃瓜片和花生米,哎不說了。恐怕也只能在當地的蔥油拌面身上才能嘗到一點點的近親歸屬感啦。

脾胃連土地,五穀通人情。

小小的一碗兒時熱乾麵,其實就是荊楚文化對於尋常百姓的最好薰陶。荊楚大地位於九省之中,臨近秦嶺淮河一線,於是熱乾麵的香辣與甜澀,將臨省的氣質和口味也包容了進來。雖說現在更多各地的美食滋潤著脾胃,食物口味遷徙的腳步趕不上高鐵動車的速度,但兒時那一碗正宗地道的熱乾麵仍是美好回憶的一角。

大概也因為它對醬料的講究和規矩生動的吃法,都在告訴我們,過早和過日子都少不了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