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怎麼辦?

“三高症”是指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它們是現代社會派生出來的“富貴病”,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相互關聯。如:糖尿病人容易同時患上高血壓或高血脂,而高血脂又是動脈硬化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
動脈硬化患者血管彈性差加劇血壓升高。所以,出現這三種疾患中的任何一種,後期都易形成“三高症”。三高症的危害:

在我國十大死亡原因中,與“三高”相關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27%,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的特點。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明確提出,防止心血管病的第一道防線就是減少“三高”和控制“三高”。

一、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

1.高血壓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遺傳、食鹽攝入過多、吸煙、肥胖、酗酒、缺乏運動以及精神壓力過大這七種因素中,

只有遺傳是我們不能改變的,其他都可以改變。

2.高血壓的危害有哪些呢?

高血壓是動脈血管內的壓力異常升高,動脈血管如同流水的管道,心臟如同水泵,管道內的壓力異常升高,水泵就要用更大的力量將水泵到管道內,久而久之,水泵就會因勞累而受損害;同理,長期的高血壓若不及時有效的降壓,心臟就會因過度勞累而代償性有肥厚擴大,進而出現功能衰竭,這就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同理,

管道內壓力過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容易爆裂,發生在腦血管,這就是出血性腦卒中;同樣,腎臟是極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這種微細的管道在長期高壓的影響下發生硬化、狹窄、功能損害,從而使腎毛細血管網排除身體內毒物的功能受損,體內有毒物質儲留於血內,就成為腎功能衰竭、尿毒癥。

3.如何確認得了高血壓呢?

血壓在120/80為正常血壓。

安靜狀態下,不同時間段測量血壓高於140/90mmHg為高血壓,這兩個點之間的血壓為正常高值,也叫做臨界高血壓。

清晨4~5時血壓開始上升,6~8時達到全天最高峰後平穩下降,16~18時再次出現一個小高峰,其後緩慢持續下降,2~4時達低谷並維持到4~5時。全天呈現“晝高夜低、雙峰一穀”的特點。

更加複雜的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血壓都是有差異的,大部分人的血壓呈現一個晝高夜低的現象,是不是像一把勺子啊?這種血壓叫做“杓型血壓”。

有杓型血壓,就會有非杓型血壓,這兩種血壓的區別主要在於杓型血壓夜間血壓較白晝降低10%~20%,而非杓型血壓夜間血壓較白晝降低0%~10%。

相對杓型血壓來說,非杓型血壓的危害更大,這是因為:第一,血壓升高多發生在夜間和清晨,如果不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很難發現其異常,因而具有隱匿性,不易早期發現。第二,非杓型高血壓更容易發生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所以非杓型高血壓的病死率是杓型高血壓的4.5倍。

既然血壓的類型不同,那麼服藥的時間也就有區別了。一般而言,口服降壓藥物多在服藥後30分鐘顯效,2-3小時後作用最強,為有效平穩控制血壓,峰前給藥降壓效果最好。

對杓型高血壓患者,如服用一日1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以晨7時服藥最好,如服用每日2次的抗高血壓藥物,則以晨7時和下午3~5時為好。對於非杓型高血壓患者,如服用一日1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應晚上8時服藥,能明顯改善患者非杓型血壓節律,相反,晨7時服藥則使非杓型血壓節律有加重的傾向。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到醫院做下血壓監測,弄清楚自己是杓型血壓還是非杓型血壓後,再進行個性化用藥。此外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監測用藥後各時間點的血壓變化情況,防止出現心腦血管的情況。

二、再來瞭解高血脂。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高血脂,顧名思義,就是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超標了。

1.膽固醇的來源主要有兩條:內源性(體內合成和脂肪動員30%)和外源性(食物消化吸收70%)。內源性主要是由肝臟合成,外源性是由每日的食物攝取而來。

2.膽固醇增高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改變呢?

膽固醇在血液中運輸、運輸,多餘的膽固醇就鑽進受損的血管壁,在血管壁下越堆越多,形成了小山一樣的結構,叫做粥樣斑塊,時間久了斑塊也越來越大,佔據了血管的大部分,影響肢體的供血。這還不算,這些斑塊不牢固,隨時有可能脫落,我們叫它血栓,隨著血液的流動,到了血管管腔較窄的地方就堵在那裡,形成了栓塞。簡單的說,栓塞發生在動脈的話,是一個組織缺血壞死的表現,而發生在靜脈的話,表現為水腫,脹痛。

3.得了高血脂怎麼辦?

現在主要的方法就是飲食和藥物控制療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明星”類降脂藥物為他汀類降脂藥,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他汀類降脂藥可以競爭性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羥甲戊二醯還原酶抑制劑。因為肝臟合成膽固醇在夜間2~3時最活躍,所以他汀類降脂藥宜在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半衰期較長,一日一次給藥,可在一天中任何時候服用。

如果是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同時增高的患者,需要他汀類降脂藥與貝特類(主要是吉非貝琪、苯紮貝特、非諾貝特)聯合治療混合型高血脂,為避免肝酶競爭性相互作用產生肝酶代謝、橫紋肌溶解和肌痛等不良反應。應早、晚或隔日交替服用。

三、再來看糖尿病,降糖藥物的服用時間,主要與降糖藥的類別和就餐時間有關,絕不能一概而論,錯誤的服藥時間,不僅達不到理想的降血糖的效果,還會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1.降糖藥物都有哪幾類?

第一類,促胰島素分泌類,也就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讓高糖患者相對或者絕對缺乏的胰島素得到改善,有了足夠的胰島素,就可以正常的控制血糖了。這類藥又分為兩小類,一種是磺脲類,另一種是格列奈類。

第二類,我們把它叫做胰島素增敏劑,他可以改善胰島素的作用,讓同量的胰島素發揮更加強大的降血糖作用。

第三類,把二甲雙胍單獨作為一類來介紹,可見地位之重要。在藥學中,有三個神藥,二甲雙胍算一個,因為它適用於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還有兩個是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它們可以說是西醫藥學史上的里程碑。

第四類叫做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我們不需要記住它們分類名稱,我們只需要知道他是通過延遲糖類的吸收,來預防飯後血糖值急劇上升的,所以可想而知,它是一類控制餐後血糖的藥物。

2.知道了各類的降糖藥物,看一下降糖藥的使用原則

(1)科學飲食、科學運動、生活規律穩定是藥物治療的基本條件。

(2)血糖的測定:要分別瞭解一天四個時間段的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情況,就必須一天測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和睡覺前血糖。體現基礎血糖的是三餐前和睡覺前血糖;體現三餐後血糖控制效果(或體現餐後自身胰島素分泌高峰情況)的是三餐後2小時血糖。測試頻率:血糖控制達標且穩定可2周測試一天,血糖未達標或不穩定根據需要加大測試密度,遇特殊情況要隨時監測。

3.降糖藥使用方法:

任何口服降糖藥都是“協助胰島素降糖藥”,使用的前提是自身還有一定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如果自身胰島素β細胞已經衰竭了,任何口服降糖藥都是無效的。

(1)只有基礎血糖高,餐後血糖正常,首選降低基礎血糖的藥。

(2)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都高,仍首選降低基礎血糖的藥,當基礎血糖正常後,餐後血糖高再與降低餐後血糖的藥聯合應用(即:降低基礎血糖的藥不能停藥)。

(3)基礎血糖正常、只有餐後血糖高,首選降低餐後血糖的。

(4)一天分四個階段(睡覺-早餐、早餐-午餐、午餐-晚餐、晚餐-睡覺),分別對每個階段的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進行藥物調節。

希望患者朋友們通過此次講解,可以正確認識三高症,遵守服藥方法和原則,堅持下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所以非杓型高血壓的病死率是杓型高血壓的4.5倍。

既然血壓的類型不同,那麼服藥的時間也就有區別了。一般而言,口服降壓藥物多在服藥後30分鐘顯效,2-3小時後作用最強,為有效平穩控制血壓,峰前給藥降壓效果最好。

對杓型高血壓患者,如服用一日1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以晨7時服藥最好,如服用每日2次的抗高血壓藥物,則以晨7時和下午3~5時為好。對於非杓型高血壓患者,如服用一日1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應晚上8時服藥,能明顯改善患者非杓型血壓節律,相反,晨7時服藥則使非杓型血壓節律有加重的傾向。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到醫院做下血壓監測,弄清楚自己是杓型血壓還是非杓型血壓後,再進行個性化用藥。此外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監測用藥後各時間點的血壓變化情況,防止出現心腦血管的情況。

二、再來瞭解高血脂。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高血脂,顧名思義,就是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超標了。

1.膽固醇的來源主要有兩條:內源性(體內合成和脂肪動員30%)和外源性(食物消化吸收70%)。內源性主要是由肝臟合成,外源性是由每日的食物攝取而來。

2.膽固醇增高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改變呢?

膽固醇在血液中運輸、運輸,多餘的膽固醇就鑽進受損的血管壁,在血管壁下越堆越多,形成了小山一樣的結構,叫做粥樣斑塊,時間久了斑塊也越來越大,佔據了血管的大部分,影響肢體的供血。這還不算,這些斑塊不牢固,隨時有可能脫落,我們叫它血栓,隨著血液的流動,到了血管管腔較窄的地方就堵在那裡,形成了栓塞。簡單的說,栓塞發生在動脈的話,是一個組織缺血壞死的表現,而發生在靜脈的話,表現為水腫,脹痛。

3.得了高血脂怎麼辦?

現在主要的方法就是飲食和藥物控制療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明星”類降脂藥物為他汀類降脂藥,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他汀類降脂藥可以競爭性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羥甲戊二醯還原酶抑制劑。因為肝臟合成膽固醇在夜間2~3時最活躍,所以他汀類降脂藥宜在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半衰期較長,一日一次給藥,可在一天中任何時候服用。

如果是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同時增高的患者,需要他汀類降脂藥與貝特類(主要是吉非貝琪、苯紮貝特、非諾貝特)聯合治療混合型高血脂,為避免肝酶競爭性相互作用產生肝酶代謝、橫紋肌溶解和肌痛等不良反應。應早、晚或隔日交替服用。

三、再來看糖尿病,降糖藥物的服用時間,主要與降糖藥的類別和就餐時間有關,絕不能一概而論,錯誤的服藥時間,不僅達不到理想的降血糖的效果,還會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1.降糖藥物都有哪幾類?

第一類,促胰島素分泌類,也就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讓高糖患者相對或者絕對缺乏的胰島素得到改善,有了足夠的胰島素,就可以正常的控制血糖了。這類藥又分為兩小類,一種是磺脲類,另一種是格列奈類。

第二類,我們把它叫做胰島素增敏劑,他可以改善胰島素的作用,讓同量的胰島素發揮更加強大的降血糖作用。

第三類,把二甲雙胍單獨作為一類來介紹,可見地位之重要。在藥學中,有三個神藥,二甲雙胍算一個,因為它適用於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還有兩個是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它們可以說是西醫藥學史上的里程碑。

第四類叫做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我們不需要記住它們分類名稱,我們只需要知道他是通過延遲糖類的吸收,來預防飯後血糖值急劇上升的,所以可想而知,它是一類控制餐後血糖的藥物。

2.知道了各類的降糖藥物,看一下降糖藥的使用原則

(1)科學飲食、科學運動、生活規律穩定是藥物治療的基本條件。

(2)血糖的測定:要分別瞭解一天四個時間段的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情況,就必須一天測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和睡覺前血糖。體現基礎血糖的是三餐前和睡覺前血糖;體現三餐後血糖控制效果(或體現餐後自身胰島素分泌高峰情況)的是三餐後2小時血糖。測試頻率:血糖控制達標且穩定可2周測試一天,血糖未達標或不穩定根據需要加大測試密度,遇特殊情況要隨時監測。

3.降糖藥使用方法:

任何口服降糖藥都是“協助胰島素降糖藥”,使用的前提是自身還有一定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如果自身胰島素β細胞已經衰竭了,任何口服降糖藥都是無效的。

(1)只有基礎血糖高,餐後血糖正常,首選降低基礎血糖的藥。

(2)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都高,仍首選降低基礎血糖的藥,當基礎血糖正常後,餐後血糖高再與降低餐後血糖的藥聯合應用(即:降低基礎血糖的藥不能停藥)。

(3)基礎血糖正常、只有餐後血糖高,首選降低餐後血糖的。

(4)一天分四個階段(睡覺-早餐、早餐-午餐、午餐-晚餐、晚餐-睡覺),分別對每個階段的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進行藥物調節。

希望患者朋友們通過此次講解,可以正確認識三高症,遵守服藥方法和原則,堅持下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