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陶瓷藝術大師陳明良:創新就是把傳統做到極致

與古代文明對話,與現代文化相融,陳明良與瓷為伴三十餘載,他期望創作更多的作品,讓外國友人能夠明白中國的符號、聽見中國的聲音、看懂中國德化的故事。

人物名片: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

省級非遺“德化瓷工藝”傳承人

泉州工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德化縣收藏家協會會會長

泉州市政協委員

《閩商》雜誌第132期封面

在泉州西北部,有個偏僻的縣城,那裡千年窯火相傳,被譽為“世界陶瓷之都”、中國陶瓷文化發祥地、三大古瓷都之一。

這個縣城便是陳明良的家鄉,德化。

自小出生在德化,陳明良早早與陶瓷埋下了不解的因緣。談起小時候跟在爺爺身後撿著帶有青花瓷紋的各類瓷片,他仿如昨日一般。

一晃四十餘載已過,陳明良與古代文明對話,與現代文化相融。對待作品,他好似呵護孩童一般細膩,精雕細琢。

而今,陳明良已身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衣帶漸寬終不悔”,面對癡迷的陶瓷,他一往無前,始終傳承家風師訓,堅守德化陶瓷技藝。“中國白”讓外國人看懂中國德化

今年九月,在廈門金磚會晤期間,陳明良的作品被選為國禮贈送給與會嘉賓。

自去年接到任務,陳明良就不敢懈怠,在他看來,能為國家創作深感榮幸,這是中國向世界遞出的一張名片,馬虎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陳明良的父親陳天棋也曾擔任過國禮的創作任務。1959年,陳天棋參加國慶十周年禮品瓷設計;1964年、1969年他又分別參與了國慶15周年、20周年人民大會堂用瓷的創作設計。

父子二代,均為國家創作國禮,實屬罕見,他們二人為中外文化交流盡心獻力,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實際上,德化陶瓷與國外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

從小,陳明良就聽長輩們說,高陽村的古瓷路熱鬧非凡,源源不斷的瓷器經過這條路遠銷海外。

德化陶瓷,隨著絲綢之路,一路漂洋過海,享譽歐洲。特別是明代以來,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塑大師,創造了溫潤、精巧的德化白瓷,也因此被法國人稱作“中國白”。

從清代“泰興號”沉船上發現的35萬件德化青花瓷可以看出,清代時期德化陶瓷的生產和外銷已達到鼎盛時期。

陳明良告訴記者,改革開放後,恢復出口的德化陶瓷80%是銷往世界190個國家和地區,德化也成為中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

陳明良本人更是通過各種方式和管道,把德化陶瓷的精華更多地展現在世界面前,讓更多的外國友人知曉、瞭解,並愛上德化陶瓷。

梅蘭菊竹,國賓禮瓷18x25

2015年3月23日,“碧海絲路 東方之舟——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開幕,吸引了汶萊王儲、內閣大臣、各國駐文使節等眾多嘉賓出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向汶萊王儲穆赫塔迪·比拉贈送了一份特殊禮物——德化白瓷《梅花瓶》,這是陳明良的作品。

在法國舉辦的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上,陳明良的新作《省悟》入選,並獲得中華陶瓷文化宏揚與傳播“貢獻獎”。

中法文化論壇是中法兩國政府2016年達成共識的合作,每年都將舉辦國際藝術大獎賽。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傳統的,目前看來,外國人都不怎麼瞭解,對於以宗教為題材的傳統陶瓷,他們也都不感興趣。”陳明良說,中法文化論壇是一個媒介,希望中外工匠能夠互相交流、學習,共同傳承陶瓷技藝。

陳明良於2005年創辦的“瓷玉堂”德化窯古瓷珍藏館更是免費對外開放,以便更多的愛好者參觀借鑒,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也紛紛慕名前來。

如今,陳明良的作品在海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聲譽。他把宗教精神、人生哲學、審美情趣融會貫通,用鬼斧神工的技藝,塑造出的一件件作品深受青睞,被海內外收藏家譽為“東方藝術”。

“作為德化人,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裡的每一片磚瓦。德化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世界陶瓷之都,這是世界對德化陶瓷千年文化的認可。”陳明良一直有一個夢想,他希望能夠讓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瞭解德化,瞭解德化陶瓷。

陳明良也希望,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德化瓷燒制技藝能夠薪火相傳,希望德化能夠產生更多的作品成為中國“走出去”的名片,讓外國友人能夠明白中國的符號、聽見中國的聲音、看懂中國德化的故事。

以古人為師,以古物為師,以心為師

德化窯以白瓷著稱,德化“中國白”更是影響著世界白瓷的發展。明代時期,湧現出的何朝宗、張壽山、陳偉、林希宗、林朝景等等代表,又將德化瓷藝推向了新的高峰。

2000多年來,德化窯火相傳,從未間斷,陶瓷文化一脈相承,自然也孕育了數以萬計的陶瓷製作工匠,這當中就包括陳明良的曾祖父。

出生于陶瓷世家,陳明良從小耳濡目染,頗具天賦。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德化日用瓷的燒造技藝,也因此比其他人更加有基礎,對德化瓷的理解也更透徹。

16歲那年,陳明良開始了拜師學藝的道路,向師傅陳其泰學習雕塑。同年,他從德化第一瓷廠調到了德化陶瓷研究所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陳明良很快就發現了民間日用器型與傳統德化窯手工藝的不同,為了提升傳統手工藝的技藝,他總是廢寢忘食地練習、摸索、燒造。

1983年,陳明良獨立創作的《千手千眼觀音》在香港問世,轟動一時。當時,這件作品被行家譽為“瓷雕奇觀、古今獨創”。

這尊觀音立像加底座高達1.55米,上身含手臂伸展最寬62釐米,下身脛足部為22釐米。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的構造,使陳明良在燒造過程阻礙重重,但也因此,最後的成功讓他一戰成名,也讓他深受激勵。

4年後,陳明良創辦了自己的陶瓷廠。“改革開放以後,民間有很多人開工廠,陸陸續續地發展,規模在不斷擴大。目前有一兩千家陶瓷廠。”陳明良說道。

他介紹說,當前的陶瓷廠主要分為三大塊,一是銷往西歐等國家,主要是小工藝商品,上世紀9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這段期間出口最為暢銷,至今出口數量仍在上升。二是內銷,以茶具為主,需求比較多。三是傳統藝術品,這個部分大約只有幾百家陶瓷廠有生產,“藝術瓷的銷量不會大,但也不需要大量生產,主要是要做精”。

作為“何派”技藝的傳承人,陳明良從藝以來一直都在摸索,希望可以更多地掌握傳統工藝的精髓。在他看來,一個好的創作者應該先以古人為師,再以古物為師,最後實現以心為師。

提及德化陶瓷,就要說到明代代表大師何朝宗。那個時期,德化的人物雕塑正處於產生和發展時期,何朝宗獨創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貼”八字技法,更是將德化人物雕塑推向了一個高☆禁☆潮。

在見到何朝宗所創作的瓷塑作品時,陳明良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何朝宗的作品給我帶來了太多的啟發,它完全可以與蒙娜麗莎、維納斯等名作媲美,也正是因此,我才全心投入到宗教瓷塑的創作中,特別是觀音瓷塑”。

(蓮如意觀音)榮獲福建省'爭豔杯'金獎20x20x45cm

在何朝宗的影響下,陳明良注入心血首創大型中國白瓷塑《百態觀音》,這是他的經典作之一,也是他幾十年如一日撲在觀音瓷塑創作上的階段性總結。從構思到成型,他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造型不一的一百尊觀音,表達著同一主題“大慈大悲、普渡眾生”。

“每件古陶瓷背後都具備特有的歷史意義。”從藝三十余載,陳明良潛心研究德化陶瓷,在不斷燒造作品的同時,還撰寫《何派技藝傳承與創新》、《德化窯古瓷鑒定》等學術論文,編著《德化窯古瓷珍品鑒賞》、《明清德化白瓷》等書籍,更好地發揚德化陶瓷文化。

文昌帝君

陳明良創作的題材涉及觀音、彌勒、羅漢、關公、文昌帝、仕女及現代生活等,獲得了國內外金獎20項、銀獎8項、銅獎6項。

在傳統的基礎上做精做細,就是創新

深諳何朝宗技法,陳明良擅長將傳統風格與現代藝術相結合。他堅守在傳統陶瓷藝術的陣地上,同時又不斷創新。

“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確實很難,而宗教題材要有所突破的話更是難上加難。”陳明良坦言,怎麼創新陶瓷,一直是他探索的難題。

為此,陳明良特地去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進修。2013年,他又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學習,老師告訴他:“繼續堅持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做精做細,就是創新。”陳明良醍醐灌頂。

從此,陳明良開始大膽創作,藝術風格往北齊、北魏時期摸索,一些傳統造型慢慢被喚醒。他還在導師的指導下創新出許多作品,甚至創作帝王將相為原型,雕塑出歷史人物。

作品《盤古開天地》,便是東西結合的產物。陳明良以東方的神話為題材,借助西方雕塑藝術手段,成功地用西方語言表達東方藝術,將盤古故事描繪出來,並展現了人體之美。

在不斷地創新過程中,陳明良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比如《志在書中》,創造性地用寫實手法,再現了一個狀元坐在岩石上奮發讀書的意韻,體現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寓意。

這些年來,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陳明良也努力創作新造型,尋求從其他角度創新,賦予德化傳統陶瓷藝術新的靈感和生命力。《千年窯火》《蒲團觀音》《文昌帝君》等一系列作品都是他的創新之作。同時,他成功再現了“象牙白”“豬油白”“孩兒紅”等明代以來出現的釉色。

“創新還是需要多走出去,多開拓視野,如果我早走出去的話,我可能會創作出更多的作品。”陳明良坦言,

德化傳統陶瓷的確缺乏創新,因此要多走出去參觀、借鑒,結合傳統技藝,創作出讓更多人喜歡的現代作品,雖說裡面大有文章可作,但也需要花很大功夫。

“瓷藝堂”,一部德化陶瓷史

“瓷國明珠通中外,藝苑奇珍貫古今”,這是瓷藝堂的冠頂聯。不善言辭的陳明良首先帶記者走上了二樓,用作品為自己“發言”。

打開門的一霎那,各朝各代的作品盡顯眼前,這裡擺放的還只是一小部分。

實際上,陳明良的瓷藝堂已經收藏了3000多件歷代德化窯的陶瓷珍品,他將藏品分為人物瓷塑、青花五彩、日常生活器皿等幾大類別,是目前最為齊全的德化窯白瓷珍貴標本。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陳明良就已經在收藏德化古陶瓷。一開始,陳明良因為沒有經驗,也交了不少“學費”,那時候收到的大多是一些殘次品。因而他邊提高文化素質,邊向瓷工藝人請教,改變了收藏方向。

“1998年,我在中央工藝美院雕塑系的導師王建中、章星、邱耿鈺來福建家訪。他們為我收藏的諸多瓷器所傾倒。”在導師的建議下,陳明良不再“大雜燴”式收藏,而是將重點放在收集德化本土生產的各類陶瓷,使之成為系列,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私人收藏系列。

大到人物造像,小到壺瓶杯盞,從商周到明清,有貢瓷官窯,也有民間器物,收藏內容以人物雕塑為主,多達兩三百件。小小的套房裡,囊括了德化陶瓷的悠久歷史。

讓陳明良記憶最為深刻的一件收藏品便是他收到的第一件瓷塑《立雲觀音》,“看到古瓷塑的工藝,我十分驚訝”。那時候,陳明良處於創作初期,缺少靈感,這件作品猶如一道曙光,慢慢打開了他的思路。

唐代的盤口執壺、宋代的青白釉三系壺、明代的象牙白瓷壺、清中葉五彩桃形倒流壺、民國粉彩八大山人茶壺、“文革”大橋壺……從造型到線條,從服裝到紋飾,每件作品、每個細節都為陳明良提供了無限的靈感。

因為收藏,陳明良收穫到了意外的財富,這些藝術品源源不斷地為陳明良帶來啟發,使其不斷增進自己的創作技藝,調整創作方向,提高瓷雕創作水準之際,也提升了鑒別的眼力和藝術鑒賞力。

如今,陳明良總結出不少收藏經驗,收藏的藝術品也都頗具價值,在2006年中央電視臺《藝術品投資》“民間尋寶記—走進福建”鑒寶活動中,其藏品中有四件被入選十大寶物,儼然是一個地道的“德化陶瓷專家”。他笑著說,“瓷藝堂收藏的是德化的一部陶瓷歷史,也是一部中國陶瓷史。”

德化陶瓷仍是價值窪地

曾經,隨著德化“世界陶瓷之都”之稱的獲評,不少雜音紛紛湧出:德化多為民窯,官窯沒有地位,外銷與財政收入不符……

陳明良直言,雖然德化瓷塑品被美國、英國、丹麥等多個國家博物館收藏,但國內對德化陶瓷的認識還不到位,

在大家的認知裡,德化只有民窯,事實上德化古代就有官窯,這都有據可查,但因為固有思想,德化陶瓷被嚴重貶值。

“拍賣市場上的價格還遠未能體現德化古陶瓷的地位,德化古陶瓷仍然是收藏拍賣市場中的‘價值窪地’。”陳明良說,大師何朝宗的一件作品當前只能夠拍賣幾百萬,甚至幾十萬,這與其創作的藝術價值嚴重不匹配,“這是一種遺憾,更讓我感到一種使命”。

陳明良希望,瓷藝堂能夠真正成為一個私人博物館,向世人開放,讓德化陶瓷文化和魅力影響到更多人。他也希望,創辦一家藝術館,作為海絲陶瓷藝術文化交流中心、傳承培訓基地等,讓他能夠專心創作與鑒藏的同時,培養下一代,使傳統德化陶瓷技藝與精髓傳承下去。

正是因為有諸如陳明良這類能工巧匠,矢志不渝地堅守陣地,世代傳承,德化這片土地上的窯火才能燃燒千年,生生不息。

本文由閩商雜誌-閩商觀察原創,首發于《閩商》雜誌第132期

文:陳麗媛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梅蘭菊竹,國賓禮瓷18x25

2015年3月23日,“碧海絲路 東方之舟——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開幕,吸引了汶萊王儲、內閣大臣、各國駐文使節等眾多嘉賓出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向汶萊王儲穆赫塔迪·比拉贈送了一份特殊禮物——德化白瓷《梅花瓶》,這是陳明良的作品。

在法國舉辦的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上,陳明良的新作《省悟》入選,並獲得中華陶瓷文化宏揚與傳播“貢獻獎”。

中法文化論壇是中法兩國政府2016年達成共識的合作,每年都將舉辦國際藝術大獎賽。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傳統的,目前看來,外國人都不怎麼瞭解,對於以宗教為題材的傳統陶瓷,他們也都不感興趣。”陳明良說,中法文化論壇是一個媒介,希望中外工匠能夠互相交流、學習,共同傳承陶瓷技藝。

陳明良於2005年創辦的“瓷玉堂”德化窯古瓷珍藏館更是免費對外開放,以便更多的愛好者參觀借鑒,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也紛紛慕名前來。

如今,陳明良的作品在海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聲譽。他把宗教精神、人生哲學、審美情趣融會貫通,用鬼斧神工的技藝,塑造出的一件件作品深受青睞,被海內外收藏家譽為“東方藝術”。

“作為德化人,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裡的每一片磚瓦。德化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世界陶瓷之都,這是世界對德化陶瓷千年文化的認可。”陳明良一直有一個夢想,他希望能夠讓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瞭解德化,瞭解德化陶瓷。

陳明良也希望,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德化瓷燒制技藝能夠薪火相傳,希望德化能夠產生更多的作品成為中國“走出去”的名片,讓外國友人能夠明白中國的符號、聽見中國的聲音、看懂中國德化的故事。

以古人為師,以古物為師,以心為師

德化窯以白瓷著稱,德化“中國白”更是影響著世界白瓷的發展。明代時期,湧現出的何朝宗、張壽山、陳偉、林希宗、林朝景等等代表,又將德化瓷藝推向了新的高峰。

2000多年來,德化窯火相傳,從未間斷,陶瓷文化一脈相承,自然也孕育了數以萬計的陶瓷製作工匠,這當中就包括陳明良的曾祖父。

出生于陶瓷世家,陳明良從小耳濡目染,頗具天賦。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德化日用瓷的燒造技藝,也因此比其他人更加有基礎,對德化瓷的理解也更透徹。

16歲那年,陳明良開始了拜師學藝的道路,向師傅陳其泰學習雕塑。同年,他從德化第一瓷廠調到了德化陶瓷研究所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陳明良很快就發現了民間日用器型與傳統德化窯手工藝的不同,為了提升傳統手工藝的技藝,他總是廢寢忘食地練習、摸索、燒造。

1983年,陳明良獨立創作的《千手千眼觀音》在香港問世,轟動一時。當時,這件作品被行家譽為“瓷雕奇觀、古今獨創”。

這尊觀音立像加底座高達1.55米,上身含手臂伸展最寬62釐米,下身脛足部為22釐米。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的構造,使陳明良在燒造過程阻礙重重,但也因此,最後的成功讓他一戰成名,也讓他深受激勵。

4年後,陳明良創辦了自己的陶瓷廠。“改革開放以後,民間有很多人開工廠,陸陸續續地發展,規模在不斷擴大。目前有一兩千家陶瓷廠。”陳明良說道。

他介紹說,當前的陶瓷廠主要分為三大塊,一是銷往西歐等國家,主要是小工藝商品,上世紀9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這段期間出口最為暢銷,至今出口數量仍在上升。二是內銷,以茶具為主,需求比較多。三是傳統藝術品,這個部分大約只有幾百家陶瓷廠有生產,“藝術瓷的銷量不會大,但也不需要大量生產,主要是要做精”。

作為“何派”技藝的傳承人,陳明良從藝以來一直都在摸索,希望可以更多地掌握傳統工藝的精髓。在他看來,一個好的創作者應該先以古人為師,再以古物為師,最後實現以心為師。

提及德化陶瓷,就要說到明代代表大師何朝宗。那個時期,德化的人物雕塑正處於產生和發展時期,何朝宗獨創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貼”八字技法,更是將德化人物雕塑推向了一個高☆禁☆潮。

在見到何朝宗所創作的瓷塑作品時,陳明良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何朝宗的作品給我帶來了太多的啟發,它完全可以與蒙娜麗莎、維納斯等名作媲美,也正是因此,我才全心投入到宗教瓷塑的創作中,特別是觀音瓷塑”。

(蓮如意觀音)榮獲福建省'爭豔杯'金獎20x20x45cm

在何朝宗的影響下,陳明良注入心血首創大型中國白瓷塑《百態觀音》,這是他的經典作之一,也是他幾十年如一日撲在觀音瓷塑創作上的階段性總結。從構思到成型,他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造型不一的一百尊觀音,表達著同一主題“大慈大悲、普渡眾生”。

“每件古陶瓷背後都具備特有的歷史意義。”從藝三十余載,陳明良潛心研究德化陶瓷,在不斷燒造作品的同時,還撰寫《何派技藝傳承與創新》、《德化窯古瓷鑒定》等學術論文,編著《德化窯古瓷珍品鑒賞》、《明清德化白瓷》等書籍,更好地發揚德化陶瓷文化。

文昌帝君

陳明良創作的題材涉及觀音、彌勒、羅漢、關公、文昌帝、仕女及現代生活等,獲得了國內外金獎20項、銀獎8項、銅獎6項。

在傳統的基礎上做精做細,就是創新

深諳何朝宗技法,陳明良擅長將傳統風格與現代藝術相結合。他堅守在傳統陶瓷藝術的陣地上,同時又不斷創新。

“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確實很難,而宗教題材要有所突破的話更是難上加難。”陳明良坦言,怎麼創新陶瓷,一直是他探索的難題。

為此,陳明良特地去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進修。2013年,他又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學習,老師告訴他:“繼續堅持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做精做細,就是創新。”陳明良醍醐灌頂。

從此,陳明良開始大膽創作,藝術風格往北齊、北魏時期摸索,一些傳統造型慢慢被喚醒。他還在導師的指導下創新出許多作品,甚至創作帝王將相為原型,雕塑出歷史人物。

作品《盤古開天地》,便是東西結合的產物。陳明良以東方的神話為題材,借助西方雕塑藝術手段,成功地用西方語言表達東方藝術,將盤古故事描繪出來,並展現了人體之美。

在不斷地創新過程中,陳明良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比如《志在書中》,創造性地用寫實手法,再現了一個狀元坐在岩石上奮發讀書的意韻,體現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寓意。

這些年來,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陳明良也努力創作新造型,尋求從其他角度創新,賦予德化傳統陶瓷藝術新的靈感和生命力。《千年窯火》《蒲團觀音》《文昌帝君》等一系列作品都是他的創新之作。同時,他成功再現了“象牙白”“豬油白”“孩兒紅”等明代以來出現的釉色。

“創新還是需要多走出去,多開拓視野,如果我早走出去的話,我可能會創作出更多的作品。”陳明良坦言,

德化傳統陶瓷的確缺乏創新,因此要多走出去參觀、借鑒,結合傳統技藝,創作出讓更多人喜歡的現代作品,雖說裡面大有文章可作,但也需要花很大功夫。

“瓷藝堂”,一部德化陶瓷史

“瓷國明珠通中外,藝苑奇珍貫古今”,這是瓷藝堂的冠頂聯。不善言辭的陳明良首先帶記者走上了二樓,用作品為自己“發言”。

打開門的一霎那,各朝各代的作品盡顯眼前,這裡擺放的還只是一小部分。

實際上,陳明良的瓷藝堂已經收藏了3000多件歷代德化窯的陶瓷珍品,他將藏品分為人物瓷塑、青花五彩、日常生活器皿等幾大類別,是目前最為齊全的德化窯白瓷珍貴標本。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陳明良就已經在收藏德化古陶瓷。一開始,陳明良因為沒有經驗,也交了不少“學費”,那時候收到的大多是一些殘次品。因而他邊提高文化素質,邊向瓷工藝人請教,改變了收藏方向。

“1998年,我在中央工藝美院雕塑系的導師王建中、章星、邱耿鈺來福建家訪。他們為我收藏的諸多瓷器所傾倒。”在導師的建議下,陳明良不再“大雜燴”式收藏,而是將重點放在收集德化本土生產的各類陶瓷,使之成為系列,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私人收藏系列。

大到人物造像,小到壺瓶杯盞,從商周到明清,有貢瓷官窯,也有民間器物,收藏內容以人物雕塑為主,多達兩三百件。小小的套房裡,囊括了德化陶瓷的悠久歷史。

讓陳明良記憶最為深刻的一件收藏品便是他收到的第一件瓷塑《立雲觀音》,“看到古瓷塑的工藝,我十分驚訝”。那時候,陳明良處於創作初期,缺少靈感,這件作品猶如一道曙光,慢慢打開了他的思路。

唐代的盤口執壺、宋代的青白釉三系壺、明代的象牙白瓷壺、清中葉五彩桃形倒流壺、民國粉彩八大山人茶壺、“文革”大橋壺……從造型到線條,從服裝到紋飾,每件作品、每個細節都為陳明良提供了無限的靈感。

因為收藏,陳明良收穫到了意外的財富,這些藝術品源源不斷地為陳明良帶來啟發,使其不斷增進自己的創作技藝,調整創作方向,提高瓷雕創作水準之際,也提升了鑒別的眼力和藝術鑒賞力。

如今,陳明良總結出不少收藏經驗,收藏的藝術品也都頗具價值,在2006年中央電視臺《藝術品投資》“民間尋寶記—走進福建”鑒寶活動中,其藏品中有四件被入選十大寶物,儼然是一個地道的“德化陶瓷專家”。他笑著說,“瓷藝堂收藏的是德化的一部陶瓷歷史,也是一部中國陶瓷史。”

德化陶瓷仍是價值窪地

曾經,隨著德化“世界陶瓷之都”之稱的獲評,不少雜音紛紛湧出:德化多為民窯,官窯沒有地位,外銷與財政收入不符……

陳明良直言,雖然德化瓷塑品被美國、英國、丹麥等多個國家博物館收藏,但國內對德化陶瓷的認識還不到位,

在大家的認知裡,德化只有民窯,事實上德化古代就有官窯,這都有據可查,但因為固有思想,德化陶瓷被嚴重貶值。

“拍賣市場上的價格還遠未能體現德化古陶瓷的地位,德化古陶瓷仍然是收藏拍賣市場中的‘價值窪地’。”陳明良說,大師何朝宗的一件作品當前只能夠拍賣幾百萬,甚至幾十萬,這與其創作的藝術價值嚴重不匹配,“這是一種遺憾,更讓我感到一種使命”。

陳明良希望,瓷藝堂能夠真正成為一個私人博物館,向世人開放,讓德化陶瓷文化和魅力影響到更多人。他也希望,創辦一家藝術館,作為海絲陶瓷藝術文化交流中心、傳承培訓基地等,讓他能夠專心創作與鑒藏的同時,培養下一代,使傳統德化陶瓷技藝與精髓傳承下去。

正是因為有諸如陳明良這類能工巧匠,矢志不渝地堅守陣地,世代傳承,德化這片土地上的窯火才能燃燒千年,生生不息。

本文由閩商雜誌-閩商觀察原創,首發于《閩商》雜誌第132期

文:陳麗媛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