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茶馬古道上的么店子

□ 楊輝祥 文/圖

茶馬古道不是一條獨路,它是一個路網,密如蛛網,如毛細血管般互相交匯貫通。如果把這些道路的長度統計起來,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千多年來,古道上的馬幫和背夫跋山涉水。

人們在談到茶馬古道時,偏重於它的行。但人行途中,除了行還需要吃和住,而吃和住總會與旅館、客棧有關。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行商、背夫需要落腳休息,因此猶如長藤結瓜一樣,茶馬古道上密密地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客棧和馬店,其中最小但卻最多的就是像石頭寨蔡姓兩家這樣的么店子。

么店子名稱的來歷,說法很多。四川話,么就是一,而一是最小的數字。

么店子就是小店的意思。人們也把它們稱為雞毛店。還有人認為么就是腰,中間的意思,這些店往往處在兩個比較大的場鎮之間。所以稱為么店子。

石頭寨的蔡家店

邛崍水口鎮蔡家河,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當地人告訴我,它地處茶馬古道到康藏的要衝,過去到新街(地處現在的金川、小金縣地域)翻越夾金山就要從這裡經過。這裡遍佈著由石頭壘成的牆屋,因此被人稱為石頭寨。

歷經歲月的滄桑,石頭寨保存完好的房屋已經不多了;蔡友能、蔡友娥兩家開的么店子,現在石牆尚好,遺留著幾間穿鬥結構的房子,雖然已顯破敗,卻仍無言地述說著古道的歷史。

我感到奇怪的是,石頭寨的么店子離水口場只有五裡路,

而水口的住宿條件更好。那些住店的為什麼不住水口而選擇這裡?當地人告訴我說,住在么店子的基本上是背夫,背夫都是很窮的,靠賣苦力為生。場鎮上的那些旅館他們住不起。另外,五裡路現在看起來很近,晚上也可以走,但那時候不行,臨近擦黑,路窄坡陡,時有土匪出沒,很不安全,所以要“未晚先投宿”,先住下來再說。

如今在很多人的腦海裡,一說到茶馬古道,一定會出現在崇山峻嶺之間,

山間小道,薄霧彌漫,一行馬幫隱隱約約行在其中,馬蹄嗒嗒,馬鈴悠揚,趕馬人唱著趕馬調,很有詩意。其實這種情景比較少見或說它不太真實。我考察紙房溝等幾條茶馬古道的路況時,詢問當地人,他們說,當時在這些茶馬古道上過往的最多是背夫(也叫腳夫或者叫背子),他們每天都看到背子“牽索索”地經過。雖也有馬幫經過,但不多。在茶馬古道或者說四川境內的茶馬古道上,
更具體說在邛崍境內通往西南西北山區的茶馬古道上,主要的運輸力量還是人力,即背夫。

為什麼四川茶馬古道上會產生眾多的背夫?有人認為,首先最為重要的原因,在四川沒有像雲南那樣善走山地高原的騾子和馬;其次,四川人口眾多,勞動力廉價,而川人又善於背負;茶馬古道在四川經過的地方,很多險要的地勢不適合騾馬通行,而背夫適合走崎嶇陡峻的山路,似乎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另外,騾子和馬是大型的生產資料,日常維護成本非常高,導致運輸成本也高。我曾經考察明清時代政府有關馬的政策,明清時代,騾子和馬是戰略物資,政府為了防止有人利用騾子和馬與政府作對,管控是非常嚴格的。所以背子成為了邛崍茶馬古道上的主要運輸方式。

邛崍人稱背子運輸為趕山。有專門以背子為生的,但更多是利用農閒時間,臨時掙點腳錢的農民。他們主要為客商運貨,有時也捎帶點貨,做點小買賣。他們的工具,有背夾子、丁子拐、腳碼子。背夾子上寬下窄,像V字型,夾子上堆放裝有貨物的麻袋。丁子拐,平時做杵路棍,要休息時支撐在背夾子的下方,托住背子,以便休息。腳碼子為鐵制,有齒,綁在腳掌上,防滑。還有不用背夾子的,把貨裝進長麻袋,中間用繩拴,狀如香腸,直接用搭鞭子,套起背著走。

背夫們運輸的貨物,進山的主要是內地產的茶葉、綢緞等,背出的主要是康藏地區產的藥材皮毛等。到了民國時期,鴉☆禁☆片也成了重要的貿易物資。背子的計重單位稱為鬥,鬥分新鬥和老鬥,新鬥30斤,老鬥40斤。一般背夫負重為2鬥半,約100斤左右。背子裡除了貨,還要背上自己在途中吃的糧食和用品。

很多老年人現在談起背夫都流露出一種同情,他們說,背子苦,都是窮人,沒得法的人才做背子!那是一個又苦又累並有可能隨時丟命的活路。背夫以男的為主,但因為生活所迫,也有些婦女和兒童加入背夫的行列。

老背夫王大爺

我找到了南寶山鎮的王大久大爺,請他講背夫的事情。王大爺今年88歲,他說,當年背夫中流行一句話,“要過鎮西山,把命交給天”。背背子很危險的,一是路途險峻,二是經常遭土匪搶劫。他說,那是1945年,他當時才15歲,也曾經去趕山,當背夫。他原在水口街上高佐臣舵把子家裡當“家政”,即端茶倒水、洗衣煮飯、掃地及洗被子。

這年春天,高佐臣準備發背子去新街做生意,雇了十多個腳夫,每人背了120斤的貨物,叫他也用有蓋的竹編扁背簍背二十來斤電池、肥皂、糖果一同前去。他們踏著彎彎曲曲向前延伸的紅砂石石板路,經余水碾、蔡家河、彭家營、金山寺和南寶山頂上的風洞岩,一步一步地走向新街。

他們走到了一個叫桅杆槽埡口的地方,看到幾個橫挎長槍的土匪在樹林邊上走動。這些是在桅杆槽一帶專門搶劫來往商客財物的“棒客”,之所以沒有搶劫他們,那是因為有人在前面打點和交涉,打通了關節。他們到了楊坎門,水很急,沒有橋涉不過。

當地人把兩根直徑一、二十公分大小的樹從河的兩岸伸向河心,用壘起來的石頭壓住樹頭,再用繩子捆住重疊在一起的樹梢。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一個扶手,便可以過人了。當地人叫這種橋為“弓弓橋”,但要過這樣的橋,需要一些技巧,否則就會掉下河去。他當時人小,不敢過,最後在其他背夫大叔的幫助之下,才戰戰兢兢地過了橋。

過楊坎門就進銅廠河。進了銅廠河之後,就是兩邊高山夾一條雪水河的峽谷地段。這裡沒有路,只有用鋼鏨子在岩上打起一個一個的洞,插進一根根在外面還留有一米長的木頭,鋪上木板,建起有扶手的棧道。當地人叫“偏橋”。走在棧道上,下面是波濤洶湧,響聲巨大的雪水河,過往的行人都膽戰心驚。

離開雪水河,就要翻翁頂山,翁頂山上山三十裡,下山三十裡,一年四季冰雪覆蓋,走到半山上就有淩冰,要穿淩爪子才不打滑。雪地上只能走人踩出來的50公分寬的腳印路,不能亂走,一不小心掉進了雪槽,只有死路一條。在這山上行走,中途沒有人煙,必須當天走完,不能住宿。

上山要慢走,不能氣急,如果出現氣急困乏,千萬不能坐下,要鼓起勁走,或讓旁人拉起走,一但坐下,就起不來了。在山上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打槍放炮,把山驚了就是黑風黑雨、下雪蛋子冰雹。走攏半山,中午時分,空氣稀薄,大家都不說話,憋住氣,振作精神趕路。突然,王大久看見前面的路上躺著一具屍體,臉很黑,他當時很害怕,身上起雞皮疙瘩打冷顫,沒敢多看。他鼓起勇氣跨過去之後,便快步離開,嚇出了一身冷汗。

後來因為金川打仗,他們沒能到達金川。在返回的途中,路過翁頂山時,見有人已經把那個死人就地掩埋了,壘成了一個墳堆。由於茶馬古道的艱險,有很多人,特別是背夫,客死在這條古道上,司空見慣。他們的屍骨拋撒在異鄉。

王大久說,茶馬古道路途上所看到和遇到的的艱險,是他這個當時只有15歲的少年無法承受的。那次,當他在雪水河棧道上遇見他當女背夫的表嬸時,他只喊了一聲表嬸,眼淚便一下子奪眶而出了。在懸崖峭壁狹窄的山路上,幾乎沒有擱背子的地方,要小便,男的用丁子拐托住背子,站著方便。而像他表嬸那樣的女背夫,則只能隨身帶幾片筍殼,用筍殼接尿導尿,站著小便,筍殼用後,不能丟,風乾下次再用。這就是背夫的艱辛!

漸行漸遠的么店子

王大久談到了茶馬古道上的么店子。他說,這些么店子一定都緊靠路旁,是路邊的農戶騰出自己的房間做成,一般只有兩三個房間,很小。他說,在現在九裡泮牌坊修水廠的地方,也有一個么店子,是一個孤寡老太婆開的,只有一間空房。

當然,也有專門修么店子來賺錢的,王大爺說,翁頂山腳的一處深山老林,沒有人戶,但有一個有權勢的人在那裡搭了幾間“個”字形的茅草房,架起幾個連連鋪,供過往的人們在這裡宿食。這些么店子沒有店招,沒有標識,因為沿途經常趕山的背夫非常熟悉,他們會自己進店來。王大久和他的老伴回憶起了附近很多地方的么店子,如紙房溝、馬崖頂、合江店、田鋪頭、白家店……這些么店子都是當地人所開,土匪不打窩邊草,不會去騷擾他們,當然,也可能是這些店主平時要向那些土匪地頭蛇交納保護費的原因。

么店子的條件非常簡陋,一般是用樹條綁成連連鋪(通鋪),或者乾脆是地鋪,上面鋪了些穀草,很多么店子沒有棉被蓋,蓋的棕毯,睡的是棕墊,臭蟲跳蚤很多。么店子提供鍋灶,由背夫自己燒水做飯。背夫很多帶的是玉米饃饃,在灶頭火塘裡烤一下,拍一下灰,就吃了。下飯菜基本是背夫自己帶的紅豆腐。有的么店子也向背夫賣些豆花、鹽菜、麻花之類的食品。背夫付現錢作為住店費,也有用米來抵費用的。

雖然么店子的整體設施和衛生條件比較差,但因為便宜,窮苦的背夫們也能夠承受。而這些么店子也滿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首先是安全,其次可以遮風擋雨,有喝的有吃的,歇歇氣,休息睡覺。

茶馬古道上的背夫們,被沉重的背子壓彎了腰,汗水模糊了視線,在充滿危險的崎嶇的小道上,一步步艱難行進。對於這些累死累活的背夫來說,到了么店子,就是到了溫暖的港灣。所以,我在問到王大久對那些么店子的感受時,他說,當時每次到了么店子,就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終於有飯吃了,可以睡覺休息了。茶馬古道上么店子是背夫們臨時的但不可缺少的家。

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這條金子般的經濟帶,在當我對背夫和么店子的這些狀況有了更多瞭解後,才知道它是背夫、馬夫及商販們,用汗水、甚至鮮血和生命築成的。當我們在回顧茶馬古道的輝煌時,不應該忘記他們才是茶馬古道的真正靈魂。

隨著社會的進步,交通的便利,茶馬古道上已經沒有了背夫,沒有了那些山路上的喘息的回音,在那些他們曾經經過的山崖邊,岩石上已長滿了青苔;殘存的么店子裡,早已經聞不到背夫們烤玉米饃饃的香味,沒有了他們半夜甜蜜深沉的鼾聲。茶馬古道漸行漸遠,么店子正在破敗消失,只有石頭寨那屹立不倒的石牆,可能還記得曾經絡繹不絕的背夫們的身影。

似乎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另外,騾子和馬是大型的生產資料,日常維護成本非常高,導致運輸成本也高。我曾經考察明清時代政府有關馬的政策,明清時代,騾子和馬是戰略物資,政府為了防止有人利用騾子和馬與政府作對,管控是非常嚴格的。所以背子成為了邛崍茶馬古道上的主要運輸方式。

邛崍人稱背子運輸為趕山。有專門以背子為生的,但更多是利用農閒時間,臨時掙點腳錢的農民。他們主要為客商運貨,有時也捎帶點貨,做點小買賣。他們的工具,有背夾子、丁子拐、腳碼子。背夾子上寬下窄,像V字型,夾子上堆放裝有貨物的麻袋。丁子拐,平時做杵路棍,要休息時支撐在背夾子的下方,托住背子,以便休息。腳碼子為鐵制,有齒,綁在腳掌上,防滑。還有不用背夾子的,把貨裝進長麻袋,中間用繩拴,狀如香腸,直接用搭鞭子,套起背著走。

背夫們運輸的貨物,進山的主要是內地產的茶葉、綢緞等,背出的主要是康藏地區產的藥材皮毛等。到了民國時期,鴉☆禁☆片也成了重要的貿易物資。背子的計重單位稱為鬥,鬥分新鬥和老鬥,新鬥30斤,老鬥40斤。一般背夫負重為2鬥半,約100斤左右。背子裡除了貨,還要背上自己在途中吃的糧食和用品。

很多老年人現在談起背夫都流露出一種同情,他們說,背子苦,都是窮人,沒得法的人才做背子!那是一個又苦又累並有可能隨時丟命的活路。背夫以男的為主,但因為生活所迫,也有些婦女和兒童加入背夫的行列。

老背夫王大爺

我找到了南寶山鎮的王大久大爺,請他講背夫的事情。王大爺今年88歲,他說,當年背夫中流行一句話,“要過鎮西山,把命交給天”。背背子很危險的,一是路途險峻,二是經常遭土匪搶劫。他說,那是1945年,他當時才15歲,也曾經去趕山,當背夫。他原在水口街上高佐臣舵把子家裡當“家政”,即端茶倒水、洗衣煮飯、掃地及洗被子。

這年春天,高佐臣準備發背子去新街做生意,雇了十多個腳夫,每人背了120斤的貨物,叫他也用有蓋的竹編扁背簍背二十來斤電池、肥皂、糖果一同前去。他們踏著彎彎曲曲向前延伸的紅砂石石板路,經余水碾、蔡家河、彭家營、金山寺和南寶山頂上的風洞岩,一步一步地走向新街。

他們走到了一個叫桅杆槽埡口的地方,看到幾個橫挎長槍的土匪在樹林邊上走動。這些是在桅杆槽一帶專門搶劫來往商客財物的“棒客”,之所以沒有搶劫他們,那是因為有人在前面打點和交涉,打通了關節。他們到了楊坎門,水很急,沒有橋涉不過。

當地人把兩根直徑一、二十公分大小的樹從河的兩岸伸向河心,用壘起來的石頭壓住樹頭,再用繩子捆住重疊在一起的樹梢。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一個扶手,便可以過人了。當地人叫這種橋為“弓弓橋”,但要過這樣的橋,需要一些技巧,否則就會掉下河去。他當時人小,不敢過,最後在其他背夫大叔的幫助之下,才戰戰兢兢地過了橋。

過楊坎門就進銅廠河。進了銅廠河之後,就是兩邊高山夾一條雪水河的峽谷地段。這裡沒有路,只有用鋼鏨子在岩上打起一個一個的洞,插進一根根在外面還留有一米長的木頭,鋪上木板,建起有扶手的棧道。當地人叫“偏橋”。走在棧道上,下面是波濤洶湧,響聲巨大的雪水河,過往的行人都膽戰心驚。

離開雪水河,就要翻翁頂山,翁頂山上山三十裡,下山三十裡,一年四季冰雪覆蓋,走到半山上就有淩冰,要穿淩爪子才不打滑。雪地上只能走人踩出來的50公分寬的腳印路,不能亂走,一不小心掉進了雪槽,只有死路一條。在這山上行走,中途沒有人煙,必須當天走完,不能住宿。

上山要慢走,不能氣急,如果出現氣急困乏,千萬不能坐下,要鼓起勁走,或讓旁人拉起走,一但坐下,就起不來了。在山上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打槍放炮,把山驚了就是黑風黑雨、下雪蛋子冰雹。走攏半山,中午時分,空氣稀薄,大家都不說話,憋住氣,振作精神趕路。突然,王大久看見前面的路上躺著一具屍體,臉很黑,他當時很害怕,身上起雞皮疙瘩打冷顫,沒敢多看。他鼓起勇氣跨過去之後,便快步離開,嚇出了一身冷汗。

後來因為金川打仗,他們沒能到達金川。在返回的途中,路過翁頂山時,見有人已經把那個死人就地掩埋了,壘成了一個墳堆。由於茶馬古道的艱險,有很多人,特別是背夫,客死在這條古道上,司空見慣。他們的屍骨拋撒在異鄉。

王大久說,茶馬古道路途上所看到和遇到的的艱險,是他這個當時只有15歲的少年無法承受的。那次,當他在雪水河棧道上遇見他當女背夫的表嬸時,他只喊了一聲表嬸,眼淚便一下子奪眶而出了。在懸崖峭壁狹窄的山路上,幾乎沒有擱背子的地方,要小便,男的用丁子拐托住背子,站著方便。而像他表嬸那樣的女背夫,則只能隨身帶幾片筍殼,用筍殼接尿導尿,站著小便,筍殼用後,不能丟,風乾下次再用。這就是背夫的艱辛!

漸行漸遠的么店子

王大久談到了茶馬古道上的么店子。他說,這些么店子一定都緊靠路旁,是路邊的農戶騰出自己的房間做成,一般只有兩三個房間,很小。他說,在現在九裡泮牌坊修水廠的地方,也有一個么店子,是一個孤寡老太婆開的,只有一間空房。

當然,也有專門修么店子來賺錢的,王大爺說,翁頂山腳的一處深山老林,沒有人戶,但有一個有權勢的人在那裡搭了幾間“個”字形的茅草房,架起幾個連連鋪,供過往的人們在這裡宿食。這些么店子沒有店招,沒有標識,因為沿途經常趕山的背夫非常熟悉,他們會自己進店來。王大久和他的老伴回憶起了附近很多地方的么店子,如紙房溝、馬崖頂、合江店、田鋪頭、白家店……這些么店子都是當地人所開,土匪不打窩邊草,不會去騷擾他們,當然,也可能是這些店主平時要向那些土匪地頭蛇交納保護費的原因。

么店子的條件非常簡陋,一般是用樹條綁成連連鋪(通鋪),或者乾脆是地鋪,上面鋪了些穀草,很多么店子沒有棉被蓋,蓋的棕毯,睡的是棕墊,臭蟲跳蚤很多。么店子提供鍋灶,由背夫自己燒水做飯。背夫很多帶的是玉米饃饃,在灶頭火塘裡烤一下,拍一下灰,就吃了。下飯菜基本是背夫自己帶的紅豆腐。有的么店子也向背夫賣些豆花、鹽菜、麻花之類的食品。背夫付現錢作為住店費,也有用米來抵費用的。

雖然么店子的整體設施和衛生條件比較差,但因為便宜,窮苦的背夫們也能夠承受。而這些么店子也滿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首先是安全,其次可以遮風擋雨,有喝的有吃的,歇歇氣,休息睡覺。

茶馬古道上的背夫們,被沉重的背子壓彎了腰,汗水模糊了視線,在充滿危險的崎嶇的小道上,一步步艱難行進。對於這些累死累活的背夫來說,到了么店子,就是到了溫暖的港灣。所以,我在問到王大久對那些么店子的感受時,他說,當時每次到了么店子,就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終於有飯吃了,可以睡覺休息了。茶馬古道上么店子是背夫們臨時的但不可缺少的家。

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這條金子般的經濟帶,在當我對背夫和么店子的這些狀況有了更多瞭解後,才知道它是背夫、馬夫及商販們,用汗水、甚至鮮血和生命築成的。當我們在回顧茶馬古道的輝煌時,不應該忘記他們才是茶馬古道的真正靈魂。

隨著社會的進步,交通的便利,茶馬古道上已經沒有了背夫,沒有了那些山路上的喘息的回音,在那些他們曾經經過的山崖邊,岩石上已長滿了青苔;殘存的么店子裡,早已經聞不到背夫們烤玉米饃饃的香味,沒有了他們半夜甜蜜深沉的鼾聲。茶馬古道漸行漸遠,么店子正在破敗消失,只有石頭寨那屹立不倒的石牆,可能還記得曾經絡繹不絕的背夫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