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評論|人民的名義,反腐大劇正在上演!

《人民的名義》熱播,標誌著沉寂十年的反腐題材劇高調復蘇,與現實中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交相輝映;也標誌著公眾探視反腐內幕的期望已成現實,反腐敗鬥爭已成億萬公眾熱情參與支持的“人民的戰爭”。

“《人民的名義》,真正的好劇。”、“《人民的名義》,現代版官場現形記,真心好看。”、“《人民的名義》盡顯官場生態,真的太精彩了,就是更新太慢,看得心欠欠的啊。”

4月3日,小長假第二天,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刷屏朋友圈,

被不少年輕人點贊。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人民的名義》熱播,標誌著沉寂十年的反腐題材劇高調復蘇,與現實中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交相輝映;也標誌著公眾探視反腐內幕的期望已成現實,反腐敗鬥爭已成億萬公眾熱情參與支持的“人民的戰爭”。

《人民的名義》片花

騎自行車上班,在陳舊簡陋的家中吃炸醬麵,每個月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然而在另一處隱秘的豪宅,

壁櫃裡、床上、冰箱裡,卻塞滿了一遝一遝的現金,總數超過2.3億元……

設若不是《人民的名義》毫不留情的撕下他們的“偽裝”、暴露他們“真面”,我等吃瓜群眾根本不知他們的“遊戲人生”,根本不懂腐敗分子是怎樣在矯飾真情。

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經常把“人民”二字掛在嘴邊,脫口即來,但卻借用“人民”的名義心懷鬼胎、褻瀆美善。這顯然就是一種諷刺,更是一種荒誕,以人民的名義,來揭露貪腐之害、來詮釋反腐之源,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政治生態。

“反腐大戲”的幕後,反腐大劇也在上演:

3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消息稱,湖南、黑龍江檢察機關依法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原常委、南寧市委原書記余遠輝涉嫌受賄案,遼寧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蘇宏章涉嫌受賄、行賄案提起公訴;

3月9日,陝西、廣東、河北檢察機關依法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涉嫌受賄案、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原市長盧子躍涉嫌受賄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常小兵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3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湖南省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張文雄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3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僅在3月,就有兩名原省部級官員被立案偵查、5名原省部級官員被提起公訴,這是否是傳說中的“好戲不斷”?

一面深刻揭露反腐的真面、毫不避言存在的短板,積極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願;一面採取雷霆的行動、發出強力的震懾,全力助推著政治生態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人民的名義”,也是真正的走心。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我們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遠很遠。

公生明,明生廉;心正則心安,心安則平安。官員既不幼稚,也不糊塗,設若誰不懂得以“人民的名義”反觀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諸己,仍然想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清清楚楚地謀取私利,那就是對人民的背叛、對自己的宣判。因為,黨和人民已從《人民的名義》中讀出了“人民的名義”,也正在用行動捍衛著“人民的名義”。

作風建設永在路上,反腐鬥爭永遠在路上,人民的名義永遠在路上。有人說,反腐鬥爭進入深水區後,其形勢就如逆水行舟,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會無比艱難。我想是的。但只要有“人民的名義”在,我們就會打出一場並不艱難的“人民的戰爭”,也會讓任何的腐敗都變成汪洋大海中的一粒塵埃。

文/李吉明

一點號:指尖陽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僅在3月,就有兩名原省部級官員被立案偵查、5名原省部級官員被提起公訴,這是否是傳說中的“好戲不斷”?

一面深刻揭露反腐的真面、毫不避言存在的短板,積極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願;一面採取雷霆的行動、發出強力的震懾,全力助推著政治生態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人民的名義”,也是真正的走心。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我們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遠很遠。

公生明,明生廉;心正則心安,心安則平安。官員既不幼稚,也不糊塗,設若誰不懂得以“人民的名義”反觀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諸己,仍然想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清清楚楚地謀取私利,那就是對人民的背叛、對自己的宣判。因為,黨和人民已從《人民的名義》中讀出了“人民的名義”,也正在用行動捍衛著“人民的名義”。

作風建設永在路上,反腐鬥爭永遠在路上,人民的名義永遠在路上。有人說,反腐鬥爭進入深水區後,其形勢就如逆水行舟,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會無比艱難。我想是的。但只要有“人民的名義”在,我們就會打出一場並不艱難的“人民的戰爭”,也會讓任何的腐敗都變成汪洋大海中的一粒塵埃。

文/李吉明

一點號:指尖陽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