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瀘縣中學生死亡案:權威聲音如何才能擲地有聲

作者:朗渡

面對一起突發的死亡事件,分析與評論的基點只能是客觀事實。

在弄清事實之前,“被毆打致死”“黑社會參與”“政府包庇”等諸多傳聞,都可能包含捕風捉影甚至惡意造謠的成分。在這個時候,及時準確的資訊公開、權威可信的屍檢結果,有助於厘清事實,擠壓謠言生長、傳播的空間。

對事實的調查有一個過程,還原真相需要遵守程式、嚴謹細緻。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值得人們思考:為什麼這一原本可能並不複雜的突發事件,

會逐漸發酵升溫、引發輿情,最終演變成公共事件?對於當地政府部門發佈的權威資訊,為什麼不少人並不信服,反而各種傳言亂飛?

這幾年,地方政府回應公共事件的能力大有提升,無論是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還是搭建“兩微一端”,資訊公開的力度日益增大,

貼近群眾的努力顯而易見。但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新平臺背後的舊思維恐怕並未完全轉變。面對突發問題,管制大於引導、被動多於主動、對立多於對話、回避多於回應的情況還所在多有。一封堵,將良性溝通的管道先堵上了,再張口,信的人就少了,以致最終出現四個蓋子蓋五個水壺的手忙腳亂,演變成“千斤撬四兩”的大動干戈。

從輿情紓解看,針對各種謠言,

自然需要加強內容管理。從過往的案例看,確實存在不少因造謠傳謠、最終導致輿論反轉的情況。作為“吃瓜群眾”,一定要冷靜客觀,越是對那些匪夷所思、令人激憤的傳聞,越要多長幾個心眼,不要輕易著了謠言的道。而從管理部門來說,及時滿足公眾正常的資訊需求,有說服力、有針對性地開展輿情引導至為關鍵。

進一步說,如何與公眾互動,事關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前些天,某官微因發佈一張“毛驢懟大巴”的圖片,不僅沒為事態減震,反而刺激公眾視點脫離問題本身朝負面發酵。這樣的反例,需要反思的怕不止是新媒體運營的方式方法。

瀘縣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旁觀者做出任何具體的結論都為時尚早。

透過一系列類似的事件我們當前可以得出的認識是:在化解輿情危機中,管理部門既不能陷入清者自清式的沉默是金,更不能滑向先消極怠惰、後大動干戈的被動境地。掌握好時、度、效的統一,公斷才能服眾,權威聲音才能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