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古代的飛天夢,催生了奇形怪狀的飛車與飛船

奇肱國 據明刊本《山海經圖》

最早的飛行器的記載,

當屬《山海經》裡的奇肱國:“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郭璞注:“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這是一個神奇的部族,長著三隻眼,只有一條手臂,而又極為機巧,善於製造飛車,乘風遠行。另據張華《博物志》載,奇肱國在玉門關外四萬里,商湯時奇肱國人駕著飛車飛到了豫州境內,飛車被商部落的首領湯毀壞,並且封鎖消息,秘不示人。十年後,奇肱國人另造一車,
正逢東風起,便乘風回到了奇肱國。

奇肱國 據明刊本《異域圖說》

如今看來,奇肱國人的相貌更接近外星生命,他們所操控的飛車,也不像是商湯時代的技術,飛車或許是一種超越了當時人們認知的飛行器。作為天外來客的奇肱國,飛車被當地人毀壞,

後來得以逃脫。這更像是一個“不明飛行物”的“第三類接觸”事件,只不過歸之於神話,一臂三目的外星人,也被理解為海外方國,杳不可及的神秘國度。

美國插畫中的萬戶飛天,1909

奇肱國的飛車也指引了後人的飛天夢。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基姆(Herbert Zim)出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一書中提到,

“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官職叫做Wan Hoo,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隻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手下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上方。他的目標是月亮。”

據說這個飛天的勇士即是明代初年的萬戶陶成道。

當他飛到半空時,火藥爆炸,他也因此遇難。據說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用火箭動力飛天的人,在1909年的一幅美國插畫中,有萬戶的飛行器圖樣,兩隻碩大的風箏,充當了翅膀的角色,而他背後的一捆火箭,也即通常意義上的煙花,則顯現出他想要疾速飛入藍天的迫切心情,與奇肱國的飛車有頗多相似之處。

禦風行舟,據《點石齋畫報》

天上行舟,據《點石齋畫報》

奇肱國的飛車見之於圖像,皆作車形,帶有車輪的方形車體,外加一對翅膀,這是當時人能想到的飛車形制,這給後來者提供了一種古老的參照系。到了晚清,人們隱約聽到歐美有人製成了飛行器,便認為他們是奇肱國的後人。在清末《點石齋畫報》中,可以看到各式來自西洋的飛行器,有的作飛船狀,有的作飛車狀,因為沒有實物或照片作參照,畫師們只得按照自己的想像,於是,飛車的形狀一時薈萃,怪奇百出。

妙制飛車,據《點石齋畫報》

比如《點石齋畫報》中的《妙制飛車》一圖,是報導法國的飛行器,儼然一車篷,外置飛輪,開篇即說“西人性最機巧,其術藝每多靈妙絕倫,近如火輪船、火輪車等,幾已無足為奇矣,去年有某西人創為天上行舟之舉,聞者已歎得未曾有。”《禦風行舟》一圖則繪一船,船體有四隻翅膀,像飛鳥一樣,“或上或下,運動自如”。這些圖像的作者,無一能繪成飛機的真形,多作鳥形,更像是碩大的風箏,這是晚清對西方科技的理解。雖然如此,畫師們還是表達了對飛行器的欣羡,《點石齋畫報》的最重要的繪者吳友如曾繪《天上行舟》,並說“余樂得而觀其成”。

飛艇圖,楊柳青年畫

晚清的楊柳青年畫中有一幅《飛艇圖》,頗能接近飛機的真實狀況了,地上有衣冠士女舉目觀望,洋人的飛機掠過天空,在機翼之下,是古國的酒旗、寶塔、村舍,河流,以及河岸新綠的垂柳,新舊世界的對比,在這幅年畫中如此強烈地迸發出來。飛艇轟鳴著,把古國甩在了身後。

到了晚清,人們隱約聽到歐美有人製成了飛行器,便認為他們是奇肱國的後人。在清末《點石齋畫報》中,可以看到各式來自西洋的飛行器,有的作飛船狀,有的作飛車狀,因為沒有實物或照片作參照,畫師們只得按照自己的想像,於是,飛車的形狀一時薈萃,怪奇百出。

妙制飛車,據《點石齋畫報》

比如《點石齋畫報》中的《妙制飛車》一圖,是報導法國的飛行器,儼然一車篷,外置飛輪,開篇即說“西人性最機巧,其術藝每多靈妙絕倫,近如火輪船、火輪車等,幾已無足為奇矣,去年有某西人創為天上行舟之舉,聞者已歎得未曾有。”《禦風行舟》一圖則繪一船,船體有四隻翅膀,像飛鳥一樣,“或上或下,運動自如”。這些圖像的作者,無一能繪成飛機的真形,多作鳥形,更像是碩大的風箏,這是晚清對西方科技的理解。雖然如此,畫師們還是表達了對飛行器的欣羡,《點石齋畫報》的最重要的繪者吳友如曾繪《天上行舟》,並說“余樂得而觀其成”。

飛艇圖,楊柳青年畫

晚清的楊柳青年畫中有一幅《飛艇圖》,頗能接近飛機的真實狀況了,地上有衣冠士女舉目觀望,洋人的飛機掠過天空,在機翼之下,是古國的酒旗、寶塔、村舍,河流,以及河岸新綠的垂柳,新舊世界的對比,在這幅年畫中如此強烈地迸發出來。飛艇轟鳴著,把古國甩在了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