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要有新思維、新方式

資料圖 港口 中新社記者 曾開巨集 攝

中新社廣州11月26日電 (記者 郭軍)“粵港澳產業轉型升級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方位,

不能再採取傳統的方式,而要有新思維,用新方式來籌畫和思考產業轉型升級戰略。”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創新工程項目首席研究員張其仔近日在廣州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學術圓桌會議上說。

張其仔認為,當前發生的新工業革命是顛覆式的創新,其技術路徑、技術方向、技術突破點跟過去有巨大的差別,

在新的歷史時期,粵港澳產業升級再也不能期望通過承接發達國家產業轉移來推動,而應該在同樣的起跑點上選擇“直道超車”戰略跟西方國家一起賽跑。

他進一步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應創新思維,包括引領者思維、國際化思維、學習型思維和創新友好型思維。在此四大思維引領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方向應定位為前沿技術創新的引領區、推動全面開放型格局形成的引領區、智慧型製造發展的引領區、創新友好型制度建設示範引領區。

北京交通大學服務經濟與新興產業研究所所長馮華在會上表示,當前中國面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國家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粵港澳大灣區在其中承擔著建設全球產業創新中心的使命,我們必須搶抓機遇,推動製造業提升創新力和競爭力,

提高產品品質和效益,搶佔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

他認為,產業創新中心要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一方面將新技術孵化成新產品、新企業、新模式,另一方面通過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形成新業態,推動舊的產業升級。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顧乃華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但內部結構還需調整升級。

未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產業協作關鍵在於創新體制機制突破利益藩籬,使得產業的發展能夠突破行政區的限制,站在整體的立場上,或者是功能要求上進行規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