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身份證”長啥樣?比現在的身份證嚴格的多,有一種人不用辦

身份證,作為一個中國人最終要的證件,現在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門要用,看病要用,似乎辦理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身份證,而身份證制度的逐漸完善,功能也越來越多,

那麼古代有沒有有身份證呢?人們出門在外怎麼確認身份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大明朝的戶籍制度-路引了。

明朝年間有這樣一項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政府部門發給一種類似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叫"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實際上就是離鄉的證明。

上圖就是大明洪武年間的一張路引,路引上寫有“一限十二月二十九日入遞回繳,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吏李中承。府”的字樣,告訴我們:這李姓一家是在1387年由安徽來這兒落戶的,是當塗縣府中一個叫李中承的人給辦的手續,路上行走的時間只允許為9天,且到目的地後,還要上交泰興縣衙。憑這一路引,

才算報名入籍。路引雖是印刷體,想來必是當事人根據原文追記補錄,于編修譜牒時提供於上。但從這裡,我們不但知道這戶李姓來泰時的情況,而且按時間來計算,李姓泰興一世祖是明洪武年間來此落戶的,當為此地的老住戶了。‘

可見路引得內容主要是說明了持有者的身份、家庭情況、行進路線、規定了日期等等,是主要為百姓出門在外服務的。

明朝的時候對戶籍制度的管理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農村到城市所有的人戶都處於朝廷的嚴密控制之下,任何人不得擅自流動,鄰里之間,相互監視,相互舉報,如有知情不報者,要受到連坐,外出百里必須持有官府發給的“路引”,管理之嚴厲大大超越於前代。

當然,

這些只是針對沒有功名的普通百姓設立的,如果你考上了秀才,有了功名,是可以憑藉 這個身份隨意周遊天下的,所以才有那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