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身份證”的演變從商鞅的“照身帖”到明清的“牙牌”

身份證,是用於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由國家政府發行所轄民眾,作為每個人重要的身份證明文件。不但現在有居民身份證,在古代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各種身份證明,

譬如各種“符”。

中國古代的身份證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等級身份證、職業身份證、臨時身份證等,其中大多為等級身份證,如:虎符、兔符、魚符、龜符、龍符、麟府、牙牌、腰牌等,告身(古代授官的任命狀)也是一種。

最早的比較完善的身份證制度,應該是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變法時,

所發明的照身帖,照身帖是一塊打磨光滑細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籍貫資訊,凡是秦國人都必須持有,倘若沒有那就是黑戶,或者間諜之類的。

到了隋唐時期,朝廷發給官員一種表示身份的“魚符”,由木頭或者金屬製成,形狀像魚,分左右兩片,上鑿小孔,以便系佩。“魚符”上面刻有官員姓名、任職衙門及官居品級等。並且魚符的材質因官階的高低而不同: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所用“魚符”均以黃金鑄制;五品以上官員的“魚符”為銀質;六品以下官員的“魚符”則為銅質。

五品以上的官員,還備有存放“魚符”的專用袋子,稱為“魚袋”,並且要求“符不離袋、袋不離符”。

“魚符”的主要用途是證明官員的身份,在朝見皇帝、會見同僚、外出辦事,都得先亮“魚符”,以“驗明正身”,即所謂的:“附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武則天時期,為了區分武周與李唐,

把“魚符”改為龜形的“龜符”,用途不變。

虎符、兔符、龍符、麟符等類似魚符,作用不同。而到了北宋時期,廢除“魚符”,保留“魚袋”,官員在腰間系掛腰牌,一般用金銀、玉石、名貴木料等珍貴材質製成,是官員的身份證明,作用同“魚符”類似 ,但制度更加完善。

明朝時期,改朝換代之後身份證變成了“牙牌”,由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製成,有點像大號名片,“牙牌”上會注明持有人的姓名、職務、履歷以及所屬的衙門等資訊,

並且不再只局限于官員,“牙牌”從上至下,開始逐漸推廣到中下階層。

滿清時期,延續了明朝的“牙牌”制度,並且在此基礎上,根據滿清服飾的特殊性,增加了以帽子上的頂子(帽珠)來區分不同階層的身份,帽珠一般用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製成。一品大員,可以佩大紅頂子;秀才,只可佩銅頂。一般百姓只能用綢緞打成一個帽結。也有一些富商、地主用大量的銀錢捐得一個頂子提升身份,

即所謂的“紅頂商人”、“紅頂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