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際三大專案管理體系—PMI體系及PMBOK

說明

為了便於初學者理解,本文中PMP經常代指PMBOK及PMI。本次語音課直播時還未獲得PMBOK第6版中文版,在製作本文時已獲得,在本文的相關下載讀者可進行下載。

大家好,我是尹義法。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國際三大專案管理體系之PMI(美國專案管理協會)的體系以及第六版的變化點解讀。

我這次是專案管理微課的第二堂課,我們上一堂課已經介紹了三大專案管理體系,如果上一堂課沒有聽過的朋友,你們關注一下我們品質學院的公眾號,公眾號上有第一期的語音和文字版,因為這一課得有一個連續性的,如果你前面沒有聽,聽後面就會有一些的費勁。

先給大家展示一下PMI體系的標準的全部的內容,這個內容比較多,給大家半分鐘的時間,看一下這張PPT。

這個是整個PMI系列標準的清單,有很多朋友應該是考過PMP的,因為我上次講過了大約有76萬人,中國有26萬人,那麼可能很多考過PMP的他都不一定能夠瞭解整個PMI這個知識體系。

PMI的體系一共是三類標準,一個是基礎標準,第二是叫實踐標準與框架,我把它改為叫應用標準,這樣便於區別第三種,第三類標準叫實踐指南,一共是17項標準。那麼就是說大家考PMP認證的,還有很多接觸這個專案管理體系的人,大多數都是比較瞭解的就是這個PMBOOK,就是基礎標準中的第一項《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OK》,現在用的是第五版,它分為還有軟體分冊、建築分冊和政府分冊。
那麼這17項標準我相信沒有人全都研究過,那麼比較基礎的幾個標準就是除了第一個PMBOOK第五版之外,另外對於專案級的管理,還有專案組合管理以及組織級專案管理,另外三項標準這也是比較常見的。大家除了考PMP,還要考PgMP還有PfMP,這幾個就相應的這個專案集和組合標準的一些證書,這個有一系列連續的認證的。

我給大家講一下這三類標準的一個關係,

第一類基礎標準就是基礎內容,它是涵蓋這四個領域,就是項目、專案集、專案組合以及組織級專案管理,就是相對於是PMO這種專案管理辦公室,那麼它另外有這樣幾個分冊。下面的應用標準和實踐標準,它跟它什麼關係呢?那麼應用標準是這個基礎標準中的某些核心內容的具體展開,那麼實踐標準跟技術標準是不同的,它不是一個補充的關係,是另外的一些實踐應用的這些指南,
但是它還不成熟,暫時不能夠形成一類的標準,所以它當作實踐指南來使用。未來這個實踐指南經過發展,成熟了以後,它也會可能作為一種標準來發佈,只是它現在還沒有達到標準的這麼一個狀態和程度。

上面把整個PMI的知識體系的17種標準的清單都發給大家展示了一下,我相信大家看這個的時候肯定是感覺很壯觀。那麼我們重點就選PMBOOK這一個標準給大家做一個解讀,那麼今天要解讀是PMBOOK的第六版,第六版是在今年的就是2017年的9月份已經發佈了,它發佈的除了英文之外還有11種語言,包括這個簡體中文在內.這個已經發佈了,但是中國還沒有紙質的書籍,還沒有管道可以買到,大家手頭使用的,如果說在考PMP的或者說在學習PMP的,大家使用的這個PMP是第五版,這個是2013年5月份出版的,2012年發佈的,發佈到出版書一般有一個時間差,那麼整個這個PMBOOK是四年發佈一版,1996年是第一版,那麼2000年是第二版,2004年是第三版,2008年是第四版。咱們現在使用的是2012年發佈的,2013年印刷的書籍的,是用的第五版。剛才講過了,這個第六版是2017年9月份發佈的,到明年2018年3月26號才正式啟用。

在1996年發佈第一版之前,有很長的時間一直在準備這個內容,實際上從1983年的時候,PMI就成立了SEA小組,他們開始就編制了整個這個專案管理體系的框架,1987年用了四年的時間完成這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初稿,最後直到96年加上“指南”,形成一個體系化的標準,1996年才發佈第一版,所以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的一個歷程。那麼現在整個第六版的這個PMBOOK它的知識體系是分為五大過程、十個知識領域、49個子過程,這個跟第五版的區別,它是有增加的過程,具體我下一張PPT我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那麼每一個子過程裡,它就按照輸入、輸出以及它的工具技術,所謂的工具技術指的是流程和方法這樣來解讀的,所以它是一個專案管理的百科全書,它的知識非常的系統,非常的完整。

大家來看一下這一頁材料,就是PMBOOK的知識體系,這個內容非常多,可能大家在手機上閱讀不是很方便,但是這個內容一定是在這樣一個框架上展示更合適的。來看一下它分為五個過程,就是啟動、計畫、執行、控制和收尾,這個一直沒有變。十個知識領域就是專案的整體管理、範圍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品質管制、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採購管理和干係人管理,這十個知識領域相對於第五版來說,它的名稱有所調整。調整的名稱一個是進度管理,第二個是資源管理,就是藍色字體標識的這兩處,原來這個進度管理把它叫時間管理,顯然叫進度管理更合適,叫時間管理就太窄了。第二資源管理,原來是人力資源管理,強調的是人力資源這一個領域,現在這個資源管理這個領域就拓寬了,包括這些物資資源,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的資源管理也包含在這裡進來了。

第三個我們看一下子過程,整個49個過程的清單我就不給大家一一介紹了,但是它哪些地方變化我給大家做一個解釋。藍色字體的這個是改了位置的,就是估算活動資源,就在第二列計畫這一列的資源管理這一行估算活動資源,就是藍色字體標識的這個,它是從原來的進度管理裡調整到了資源管理來,就把這個從十大領域中的原來的時間管理調到原來的人力資源管理裡去了,現在叫進度管理和資源管理,就是子過程挪了一個位置,這是一個變化點。

另外是增加了三個,減少了一個,增加三個,是用綠色字體表示的,一個是在整體管理這個知識領域中的控制這個過程中,增加了一個專案管理知識的管理,這是增加了一個子過程。第二是在資源管理領域中的控制階段增加了一個控制資源的子過程。第三個是在風險管理領域中的執行過程中增加了一個實施風險應對的子過程,這是增加的三個子過程。並且刪除了一個子過程,是在採購管理領域中的最後的收尾管理裡,就是刪除了一個結束採購的一個子過程,這個用的是紅色字體來表示的。所以整個這個47個子過程變成49個子過程的一個變化,我全部已經標示出來了。

好,這個專案管理的知識體系我用了一個三維的維度來展示它。先看一下三個維度,第一橫坐標就是我們習慣稱為X軸的,這個是就是按項目的五個過程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這五個過程,就是專案管理過程組的這個維度。第二是按縱向的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的維度,分為十個領域。剩下一個維度我們暫時先不看,我們先看這兩個維度。那麼對於這十個知識領域,我們用比較口語化的把它翻譯一下,什麼意思呢?第一個範圍管理,說的就是我哪些任務屬於我這個項目,哪些任務不屬於我的項目,所以它做的是一個邊界的劃分,哪些歸到項目裡來,哪些不算專案,就是一個邊界的管理。那麼第二個進度管理是為了保證及時交付,就是按照我既定的計畫進行。第三個成本管理是管的是我整個項目週期內的這個費用的投入以及產出,所以它追求是最大化的一個利益。第四個品質管制,是對專案輸出的這個產品和服務的品質目標達成,進行一個目標的設定和控制,所以它是這個產品的一個達標的管理。第五個資源管理,是所謂的資源的一個後勤保障。第六個溝通管理,就是我們專案中的資訊的傳遞和溝通。那麼第七個風險管理,是識別項目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項,進行識別和控制,所以就是防微杜漸。那麼採購管理是對專案中所需要獲取的資源進行獲取和補足。那麼還有一個干係人管理,干係人管理是第五版增加的,原來第四版沒有,干係人管理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我其實是覺得不大合適的,但我先說一下這個干係人管理是幹什麼的,干係人管理是專案中相關方的這些利益人的一個管理,我覺得它放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更合適。現在人力資源管理變成這個資源管理了,那麼變成資源管理之後,實際上這個領域就更大了,把干係人管理拉進去也沒有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PMBOOK就沒有把干係人整合到其他過程裡去,它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小的一個領域。最後是一個整合管理,其實整個管理是屬於第一個知識領域,因為前面都屬於專業領域,那麼它就會有一個統籌的,是一個對全面的項目進行統籌的這麼一個過程,那麼這個過程我所以放到最後,它是一個統籌的全面管理。

那麼關於這個專案管理知識領域和這個過程組是什麼關係呢?我這裡用了兩個箭頭,而且標示了字元,所有的這些知識領域是分散在這五個過程組中去的,詳細我不去進行解讀了,大家去理解。那麼我們這五個過程是包含這十個知識領域的,這兩個維度我們這樣去解讀。

另外我們看一下另外一個維度,另外一個維度我把它取名叫作產品生命週期。因為我們比如說一個產品開發專案,從提出需求、進行設計開發、進行驗證、再進行生產和交付,就是這樣一個全價值鏈的產品生命週期內,它是會反復地出現這個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的,就跟我們PDCA這個迴圈內還有小迴圈一樣,就整個生命週期內某一個大的階段,我也可以按照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比如說我方案階段,我也可以按這個來執行。所以這五個過程是反復出現在產品生命週期這個象限內的。

反過來說產品生命週期這個維度是包含有這個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這幾個過程的。那麼十個知識領域和這個產品生命週期的關係跟項目管理過程組的關係是一樣的,同樣是十個知識領域是分散在全部的產品生命週期內,那麼產品生命週期是包含這十個知識領域。如果大家覺得這一個比較難以理解,大家就理解這個專案管理過程組和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的關係就可以了。就是再另外加一條理解,就是我產品生命週期這個維度和這個項目管理過程組,是跟PDCA的大循環小迴圈這樣一個概念,大家就好理解了,好吧。

好,我們看一下第三個方面內容,就是這個PMBOOK第六版的這個變化點。總共這個PMBOOK第六版,我們總結了三個變化點。第一它是全面的關聯的三大標準的一個關係。我們剛開始已經展示過了三大標準,一個是基礎標準,第二個應用標準,第三個是實踐指南,那麼左下角這個實踐標準與框架,這是它的一個標準的翻譯,那麼我在前面我已經改過了,改為應用標準,就是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改為應用標準了。那麼這個第六版就把這三類標準做了一個統一,什麼意思呢?原來它各自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這些標準和檔,它之間介面不是很清楚的。那麼這次就是因為PMBOOK第五版就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了,所以它就在這個統籌的這一系列標準上比較下功夫,就是統一定義了統一介面的這個標準的內容。

舉個比較生活點的例子,就像大家用的臺式電腦,大家有沒有拆開過?臺式電腦裡有個主機板,那麼其他的配件比如說顯卡、記憶體條、硬碟,包括早期的這些記憶體等等這些,統一都是插在這主機板上去的,那麼PMBOOK第六版就做了這樣一個工作,它把這一系列相關的內容進行一個統一和定義,就是它關聯的這些所有這些標準內容。

第二個是增加了項目經理的這個角色的功能。我之前在第一堂課講過了,這個三大系列中就是國際三大專案管理體系中,PMBOOK是含有部分的領導力的,比如說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它就屬於領導力的這個範疇。其他比如說進度管理、採購管理、風險管理,它都屬於這個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術方面的範疇。那麼我還講過PRINCE2,它是不含有領導力的,它就是純專業技術的一個知識。那麼還有IPMP這套體系,它基本上那個認證標準都是基於人的能力進行認證的,所以它大部分都是領導力,就是能力的一個要求。那麼PMBOOK第六版就是增加了項目經理角色,就是在增加這個人的能力的要求這塊,但是只是說專案經理的能力的要求。它有幾個方面,第一它定義了兩個角度,就是一個專案經理要讓專案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比如說你開發一款汽車產品開發專案,那麼公司假如說是想通過這個項目來賺錢的,或者還是通過這個項目來佔領市場的,還是想通過這個項目來樹立品牌和形象的,所以你要確保你的專案目標跟組織需求是一致的,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就是你做一個項目經理,要使所有團隊成員向同一目標努力。就是作為一個領導者,要能夠發動我們項目團隊成員,激勵他們,完了之後按照專案目標邁進。第二個方面就是在三個層面上,就在過程的層面上和認知層面上,以及在背景層面上跟這兩個角度進行一個整合,強調這個整合的一個作用。第三個就是強調四種技能,就是我這裡這張圖所展示的,一個是項目管理專業技術的技能,就是我們比如PMBOOK知識體系的這個掌握。第二方面就是領導力,我們這個溝通、人力資源管理這些方面,還有干係人管理,這都是領導力的要求,就做一個專案經理人,你必須具備這個管理和領導能力。第三個就是商業管理技能和戰略管理技能,商業管理技能就相當於我們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這個結合部分,就是你能夠把一個項目執行好,但是你有沒有這種敏感的商業意識和一個戰略思維的能力,就是產品經理所要求的這種商業意識和這個產品的規劃的能力,就強調是我這個產品開發專案的前端的這個能力的要求。

再就是強調專案經理要理清楚五種關係,第一是專案內部的關係,就指的是專案之間它的關係的調整和權重的分配。第二是我專案和我所在組織的關係,就是我一個產品開發專案和公司裡其他職能部門公司層面跟組織的一個關係,就是專案的管理和組織的管理要一致。第三個就是我所在的項目和所在的行業的關係,比如說是汽車行業的,還有其他比如說是電子行業的、IT行業的,那麼我們這個項目和這個行業的關係要做一個切合。第四就是專案與專案管理職業的關係。很多人問過說,一個項目經理幹完之後將來的未來發展前景在哪裡?作為專案經理人,他要考慮的就是我專案管理這個職業發展在專案管理中的一個作用。第五就是專案管理和其他職業的交互合作。就是我走專案這個通道還有其他的一些發展通道,就是這個職業發展通道的一個問題。

今天的內容是比較細一點的,可能比較複雜,難以聽懂。我們講第三個方面,就是PMBOOK第六版第三個大方面的變化,就是強調敏捷的專案管理方法。我們之前都知道有敏捷的專案管理,那麼現在基礎的PMBOOK裡就強調敏捷的管理辦法。什麼叫敏捷專案管理呢?大家都知道,我們傳統的這種產品開發,比如說汽車開發、製造業的產品開發,它都是一次性要把產品開發成功的,從開始的經營計畫、進行分析、進行設計、一些具體的開發和測試,最後到進行一個生產製造,這個是指的是我們傳統的一種瀑布形的開發的一個模式。那麼敏捷開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典型的像這種軟體發展,比如說我們開發一個APP,就是典型的用的是敏捷開發的模式。那麼敏捷開發就是在快速地進行一個計畫、分析,完了之後設計、開發和測試,完了之後發佈,就發佈了一個很初始的版本,完了之後再快速地反覆運算,就再進行分析、設計,完了開發和測試發佈,一旦發現有問題,一旦發現有要更新的地方,馬上進行修訂完善,再發佈。就是大家經常這個手機發現軟體又更新了,一禮拜要更新一次,這指的就是這種敏捷式開發的一種思路。那麼對於這類產品開發專案,它如何進行管理?專案管理在第六版裡強調了這種敏捷專案管理開發的一個方法。

最後總結說一下,PMBOOK第五版相對來說已經非常成熟了,那麼厚一本書,那麼多知識點,我們研究了這麼多年,但是第六版跟第五版來比,也是有比較大的一個變化和補充。從整個篇幅上它有10%的內容與補充,具體詳細的變化,我就不一一解釋了。那麼現在就是紙質的書估計還要三四個月才能拿得到,那麼對於這個PMBOOK第六版這個知識,我就簡單地做這些說明,特別要說清楚一點,雖然說我拿這麼一個知識點來跟大家分享,但這只是PMI知識體系的九牛之一毛、滄海之一粟,因為整個PMI的知識體系這些書你要放在一起,能摞出來一尺多高,而且每一個知識點拿出來都可以講一堂微課,如果說大家想通過微課把專案管理學完,你可能要花上十年八年的時間。我之前也講過一句話,就什麼都是項目,什麼都可以成為項目,項目管理無處不在,而且是一種趨向於通用的管理技能,而不是專業技能。如果你有興趣,還是系統地學習一下比較好。

我相信大家看這個的時候肯定是感覺很壯觀。那麼我們重點就選PMBOOK這一個標準給大家做一個解讀,那麼今天要解讀是PMBOOK的第六版,第六版是在今年的就是2017年的9月份已經發佈了,它發佈的除了英文之外還有11種語言,包括這個簡體中文在內.這個已經發佈了,但是中國還沒有紙質的書籍,還沒有管道可以買到,大家手頭使用的,如果說在考PMP的或者說在學習PMP的,大家使用的這個PMP是第五版,這個是2013年5月份出版的,2012年發佈的,發佈到出版書一般有一個時間差,那麼整個這個PMBOOK是四年發佈一版,1996年是第一版,那麼2000年是第二版,2004年是第三版,2008年是第四版。咱們現在使用的是2012年發佈的,2013年印刷的書籍的,是用的第五版。剛才講過了,這個第六版是2017年9月份發佈的,到明年2018年3月26號才正式啟用。

在1996年發佈第一版之前,有很長的時間一直在準備這個內容,實際上從1983年的時候,PMI就成立了SEA小組,他們開始就編制了整個這個專案管理體系的框架,1987年用了四年的時間完成這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初稿,最後直到96年加上“指南”,形成一個體系化的標準,1996年才發佈第一版,所以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的一個歷程。那麼現在整個第六版的這個PMBOOK它的知識體系是分為五大過程、十個知識領域、49個子過程,這個跟第五版的區別,它是有增加的過程,具體我下一張PPT我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那麼每一個子過程裡,它就按照輸入、輸出以及它的工具技術,所謂的工具技術指的是流程和方法這樣來解讀的,所以它是一個專案管理的百科全書,它的知識非常的系統,非常的完整。

大家來看一下這一頁材料,就是PMBOOK的知識體系,這個內容非常多,可能大家在手機上閱讀不是很方便,但是這個內容一定是在這樣一個框架上展示更合適的。來看一下它分為五個過程,就是啟動、計畫、執行、控制和收尾,這個一直沒有變。十個知識領域就是專案的整體管理、範圍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品質管制、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採購管理和干係人管理,這十個知識領域相對於第五版來說,它的名稱有所調整。調整的名稱一個是進度管理,第二個是資源管理,就是藍色字體標識的這兩處,原來這個進度管理把它叫時間管理,顯然叫進度管理更合適,叫時間管理就太窄了。第二資源管理,原來是人力資源管理,強調的是人力資源這一個領域,現在這個資源管理這個領域就拓寬了,包括這些物資資源,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的資源管理也包含在這裡進來了。

第三個我們看一下子過程,整個49個過程的清單我就不給大家一一介紹了,但是它哪些地方變化我給大家做一個解釋。藍色字體的這個是改了位置的,就是估算活動資源,就在第二列計畫這一列的資源管理這一行估算活動資源,就是藍色字體標識的這個,它是從原來的進度管理裡調整到了資源管理來,就把這個從十大領域中的原來的時間管理調到原來的人力資源管理裡去了,現在叫進度管理和資源管理,就是子過程挪了一個位置,這是一個變化點。

另外是增加了三個,減少了一個,增加三個,是用綠色字體表示的,一個是在整體管理這個知識領域中的控制這個過程中,增加了一個專案管理知識的管理,這是增加了一個子過程。第二是在資源管理領域中的控制階段增加了一個控制資源的子過程。第三個是在風險管理領域中的執行過程中增加了一個實施風險應對的子過程,這是增加的三個子過程。並且刪除了一個子過程,是在採購管理領域中的最後的收尾管理裡,就是刪除了一個結束採購的一個子過程,這個用的是紅色字體來表示的。所以整個這個47個子過程變成49個子過程的一個變化,我全部已經標示出來了。

好,這個專案管理的知識體系我用了一個三維的維度來展示它。先看一下三個維度,第一橫坐標就是我們習慣稱為X軸的,這個是就是按項目的五個過程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這五個過程,就是專案管理過程組的這個維度。第二是按縱向的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的維度,分為十個領域。剩下一個維度我們暫時先不看,我們先看這兩個維度。那麼對於這十個知識領域,我們用比較口語化的把它翻譯一下,什麼意思呢?第一個範圍管理,說的就是我哪些任務屬於我這個項目,哪些任務不屬於我的項目,所以它做的是一個邊界的劃分,哪些歸到項目裡來,哪些不算專案,就是一個邊界的管理。那麼第二個進度管理是為了保證及時交付,就是按照我既定的計畫進行。第三個成本管理是管的是我整個項目週期內的這個費用的投入以及產出,所以它追求是最大化的一個利益。第四個品質管制,是對專案輸出的這個產品和服務的品質目標達成,進行一個目標的設定和控制,所以它是這個產品的一個達標的管理。第五個資源管理,是所謂的資源的一個後勤保障。第六個溝通管理,就是我們專案中的資訊的傳遞和溝通。那麼第七個風險管理,是識別項目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項,進行識別和控制,所以就是防微杜漸。那麼採購管理是對專案中所需要獲取的資源進行獲取和補足。那麼還有一個干係人管理,干係人管理是第五版增加的,原來第四版沒有,干係人管理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我其實是覺得不大合適的,但我先說一下這個干係人管理是幹什麼的,干係人管理是專案中相關方的這些利益人的一個管理,我覺得它放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更合適。現在人力資源管理變成這個資源管理了,那麼變成資源管理之後,實際上這個領域就更大了,把干係人管理拉進去也沒有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PMBOOK就沒有把干係人整合到其他過程裡去,它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小的一個領域。最後是一個整合管理,其實整個管理是屬於第一個知識領域,因為前面都屬於專業領域,那麼它就會有一個統籌的,是一個對全面的項目進行統籌的這麼一個過程,那麼這個過程我所以放到最後,它是一個統籌的全面管理。

那麼關於這個專案管理知識領域和這個過程組是什麼關係呢?我這裡用了兩個箭頭,而且標示了字元,所有的這些知識領域是分散在這五個過程組中去的,詳細我不去進行解讀了,大家去理解。那麼我們這五個過程是包含這十個知識領域的,這兩個維度我們這樣去解讀。

另外我們看一下另外一個維度,另外一個維度我把它取名叫作產品生命週期。因為我們比如說一個產品開發專案,從提出需求、進行設計開發、進行驗證、再進行生產和交付,就是這樣一個全價值鏈的產品生命週期內,它是會反復地出現這個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的,就跟我們PDCA這個迴圈內還有小迴圈一樣,就整個生命週期內某一個大的階段,我也可以按照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比如說我方案階段,我也可以按這個來執行。所以這五個過程是反復出現在產品生命週期這個象限內的。

反過來說產品生命週期這個維度是包含有這個啟動、計畫、執行、控制、收尾這幾個過程的。那麼十個知識領域和這個產品生命週期的關係跟項目管理過程組的關係是一樣的,同樣是十個知識領域是分散在全部的產品生命週期內,那麼產品生命週期是包含這十個知識領域。如果大家覺得這一個比較難以理解,大家就理解這個專案管理過程組和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的關係就可以了。就是再另外加一條理解,就是我產品生命週期這個維度和這個項目管理過程組,是跟PDCA的大循環小迴圈這樣一個概念,大家就好理解了,好吧。

好,我們看一下第三個方面內容,就是這個PMBOOK第六版的這個變化點。總共這個PMBOOK第六版,我們總結了三個變化點。第一它是全面的關聯的三大標準的一個關係。我們剛開始已經展示過了三大標準,一個是基礎標準,第二個應用標準,第三個是實踐指南,那麼左下角這個實踐標準與框架,這是它的一個標準的翻譯,那麼我在前面我已經改過了,改為應用標準,就是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改為應用標準了。那麼這個第六版就把這三類標準做了一個統一,什麼意思呢?原來它各自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這些標準和檔,它之間介面不是很清楚的。那麼這次就是因為PMBOOK第五版就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了,所以它就在這個統籌的這一系列標準上比較下功夫,就是統一定義了統一介面的這個標準的內容。

舉個比較生活點的例子,就像大家用的臺式電腦,大家有沒有拆開過?臺式電腦裡有個主機板,那麼其他的配件比如說顯卡、記憶體條、硬碟,包括早期的這些記憶體等等這些,統一都是插在這主機板上去的,那麼PMBOOK第六版就做了這樣一個工作,它把這一系列相關的內容進行一個統一和定義,就是它關聯的這些所有這些標準內容。

第二個是增加了項目經理的這個角色的功能。我之前在第一堂課講過了,這個三大系列中就是國際三大專案管理體系中,PMBOOK是含有部分的領導力的,比如說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它就屬於領導力的這個範疇。其他比如說進度管理、採購管理、風險管理,它都屬於這個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術方面的範疇。那麼我還講過PRINCE2,它是不含有領導力的,它就是純專業技術的一個知識。那麼還有IPMP這套體系,它基本上那個認證標準都是基於人的能力進行認證的,所以它大部分都是領導力,就是能力的一個要求。那麼PMBOOK第六版就是增加了項目經理角色,就是在增加這個人的能力的要求這塊,但是只是說專案經理的能力的要求。它有幾個方面,第一它定義了兩個角度,就是一個專案經理要讓專案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比如說你開發一款汽車產品開發專案,那麼公司假如說是想通過這個項目來賺錢的,或者還是通過這個項目來佔領市場的,還是想通過這個項目來樹立品牌和形象的,所以你要確保你的專案目標跟組織需求是一致的,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就是你做一個項目經理,要使所有團隊成員向同一目標努力。就是作為一個領導者,要能夠發動我們項目團隊成員,激勵他們,完了之後按照專案目標邁進。第二個方面就是在三個層面上,就在過程的層面上和認知層面上,以及在背景層面上跟這兩個角度進行一個整合,強調這個整合的一個作用。第三個就是強調四種技能,就是我這裡這張圖所展示的,一個是項目管理專業技術的技能,就是我們比如PMBOOK知識體系的這個掌握。第二方面就是領導力,我們這個溝通、人力資源管理這些方面,還有干係人管理,這都是領導力的要求,就做一個專案經理人,你必須具備這個管理和領導能力。第三個就是商業管理技能和戰略管理技能,商業管理技能就相當於我們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這個結合部分,就是你能夠把一個項目執行好,但是你有沒有這種敏感的商業意識和一個戰略思維的能力,就是產品經理所要求的這種商業意識和這個產品的規劃的能力,就強調是我這個產品開發專案的前端的這個能力的要求。

再就是強調專案經理要理清楚五種關係,第一是專案內部的關係,就指的是專案之間它的關係的調整和權重的分配。第二是我專案和我所在組織的關係,就是我一個產品開發專案和公司裡其他職能部門公司層面跟組織的一個關係,就是專案的管理和組織的管理要一致。第三個就是我所在的項目和所在的行業的關係,比如說是汽車行業的,還有其他比如說是電子行業的、IT行業的,那麼我們這個項目和這個行業的關係要做一個切合。第四就是專案與專案管理職業的關係。很多人問過說,一個項目經理幹完之後將來的未來發展前景在哪裡?作為專案經理人,他要考慮的就是我專案管理這個職業發展在專案管理中的一個作用。第五就是專案管理和其他職業的交互合作。就是我走專案這個通道還有其他的一些發展通道,就是這個職業發展通道的一個問題。

今天的內容是比較細一點的,可能比較複雜,難以聽懂。我們講第三個方面,就是PMBOOK第六版第三個大方面的變化,就是強調敏捷的專案管理方法。我們之前都知道有敏捷的專案管理,那麼現在基礎的PMBOOK裡就強調敏捷的管理辦法。什麼叫敏捷專案管理呢?大家都知道,我們傳統的這種產品開發,比如說汽車開發、製造業的產品開發,它都是一次性要把產品開發成功的,從開始的經營計畫、進行分析、進行設計、一些具體的開發和測試,最後到進行一個生產製造,這個是指的是我們傳統的一種瀑布形的開發的一個模式。那麼敏捷開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典型的像這種軟體發展,比如說我們開發一個APP,就是典型的用的是敏捷開發的模式。那麼敏捷開發就是在快速地進行一個計畫、分析,完了之後設計、開發和測試,完了之後發佈,就發佈了一個很初始的版本,完了之後再快速地反覆運算,就再進行分析、設計,完了開發和測試發佈,一旦發現有問題,一旦發現有要更新的地方,馬上進行修訂完善,再發佈。就是大家經常這個手機發現軟體又更新了,一禮拜要更新一次,這指的就是這種敏捷式開發的一種思路。那麼對於這類產品開發專案,它如何進行管理?專案管理在第六版裡強調了這種敏捷專案管理開發的一個方法。

最後總結說一下,PMBOOK第五版相對來說已經非常成熟了,那麼厚一本書,那麼多知識點,我們研究了這麼多年,但是第六版跟第五版來比,也是有比較大的一個變化和補充。從整個篇幅上它有10%的內容與補充,具體詳細的變化,我就不一一解釋了。那麼現在就是紙質的書估計還要三四個月才能拿得到,那麼對於這個PMBOOK第六版這個知識,我就簡單地做這些說明,特別要說清楚一點,雖然說我拿這麼一個知識點來跟大家分享,但這只是PMI知識體系的九牛之一毛、滄海之一粟,因為整個PMI的知識體系這些書你要放在一起,能摞出來一尺多高,而且每一個知識點拿出來都可以講一堂微課,如果說大家想通過微課把專案管理學完,你可能要花上十年八年的時間。我之前也講過一句話,就什麼都是項目,什麼都可以成為項目,項目管理無處不在,而且是一種趨向於通用的管理技能,而不是專業技能。如果你有興趣,還是系統地學習一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