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秀成觀草色知地道,為何擋不住曾國荃城牆下埋幾萬斤炸藥破天京

曾國荃圍攻太平天國天京兩年,一直都攻打不下。曾國荃就想了個主意,挖了三十三條地道。太平軍知清軍挖地道,也挖地道迎戰。兩軍一直膠著,你攻我守。如果地道被太平軍發現,

清軍往往會傷亡慘重。由於地道很多,以至於太平天國著名將領李秀成一看城外的草色就知道哪裡有地道。

清軍攻破天京週邊天堡城,該城在太平門外,在鐘山之頂,可以俯瞰南京城中。提督李臣典與曾國荃用巨炮三排向南京城中轟擊一刻也不停。

南京城牆大部分損壞,太平軍都不能站在城牆上守衛。曾國荃又命令士兵向南京扔柴草,每人扔一捆,清兵眾多,柴草堆的比城牆還高。曾國荃告訴軍隊將從此柴對登城。太平軍在柴堆處嚴防死守,怕清軍真的從柴堆登城。

清軍柴堆很高,遮擋住太平軍的視線。

曾國荃又派千名清軍從原來挖的廢棄地道繼續挖地道進攻。那廢棄地道原被太平軍發現,太平軍以為清軍不會再用該隧道,根本沒有派兵守護。千名清軍挖地道至城牆下,把三萬斤火藥埋在城牆下,然後用大石頭把洞穴封住,留一個竹孔大的洞放引線。引線是把數根竹筒掏空,然後用好幾匹布包裹火藥塞入竹筒。點引線前,清軍嚴陣以待。火點著後,只聽地下隱隱有打雷的聲音,
大約有三十多分鐘,忽然恢復寂靜。清軍以為不會爆炸,都很洩氣。只聽一聲巨響,猶如霹靂,天崩地裂。城牆二十餘丈隨硝煙直接飛上天空。大家齊向上望,都以為城市飛入雲霄。封洞的大石頭落下來,落在二裡開外,砸死數百人。清軍從缺口沖進城內,遂破天京。

還有人說,咸豐三年,太平軍攻破天京時,也是用挖地道的方法。當時是一名貴州人,擅長挖煤,太平軍找到他,讓他挖地道從鳳儀門入。到清兵圍攻天京時,這個貴州人又在清軍中,然後清軍又讓他挖地道從太平門入,真是件比較有意思的事。

曾國荃攻克天京後,曾國潘曾到天京,把天京的城牆修復。修復好後,曾國潘特意用石頭把城牆標識出來,並在上面刻了銘文:“窮天下力,複此金湯,苦哉將士,來者勿忘。”

其實,曾國荃攻破天京時,太平軍重要人物已經全部逃跑。但是曾國荃還是兩天沒有敢進城,只是在外城大肆殺戮,差不多殺死十萬多人,落個曾剃頭的稱呼。後來,曾國潘為替曾國荃遮掩,編了個太平軍沒有一個願意投降才把那麼多人殺掉的藉口。

編了個太平軍沒有一個願意投降才把那麼多人殺掉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