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命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

寫在最前面的話:

先介紹下柯潤娜暴走系列,這是一個非常無聊的系列,又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系列,裡面竟是一些胡說八道。之所以叫暴走系列,你可以理解為它是我個人情緒上的宣洩,

個人對世界的感悟,以及一些個人創造的成果。如今這個世界變得前所未有的浮躁,我想它應該還是需要一些認真的文字,而我恰巧又是個愛思考愛記錄愛分享的人,我享受思維暴走的過程,如果這個系列能夠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那麼這將是我最樂於看到的結果,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也歡迎與我討論。

生命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一看到這句話就想到這是一個大而空的主題,

“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已經是非常久遠的哲學命題,每個人都對自己生命真正的意義有著千萬種疑問與回答,達爾文的自然進化論似乎已經理性的揭示了這個問題的部分答案,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享受著最廣闊的土地,最大的特權,與之對應的是肩負地球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人類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中只是一粒沙,
只擁有星星點點的生命力,和不多的時間,如果說人類是自然的選擇,如果說我們處於的“此刻”是歷史的必然,那麼身為每一個個體,該如何將我們的短暫一生,用二八法則劃分?過去的人類又做了什麼,才讓我們處於“此刻”,我們又要做什麼達到美好的“未來”。

答案一直就在身邊,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創造價值,探索未知。這是一切人類活動的核心,在這核心活動以外的80%是純消耗,如果我們存在的宇宙是熵衰的過程中產生的,那我們不過是在這衰減時期抓住機會存活的可憐生命體,熵在衰減時,釋放出強大的能量,我們利用、消耗這些能量,最終也被利用,被消耗殆盡,以達到宇宙的平衡。人類被自然孕育,

自然教會人類很多,我們現在掌握的所有的科學與真理,都是一代代人類用生命去探索去驗證的,但未知是無垠的,價值也永遠不會被創造完,就像熵衰,是不可逆的過程。人類被選擇去探索,人類被選擇去創造,去感受我們已經存在的世界。假如有一天你不再探索未知,假如有一天你不再創造價值,只剩下對世界已有資源的消耗,你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空虛,
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純消耗的行為活動。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去,有的人死去卻還活著,生命短暫,可如鴻毛,也可重於泰山,人類所有的創造與探索,不論成敗,都是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們需要吸取經驗,在發展中前進。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記錄了人類歷史上一些意義非凡的時刻,也同樣作證了人類最有價值的創造,與最有意義的探索,都在於連結,連結了人與人,連結了物與物,連結了人與物,也或者連結一些別的。有效的連結,可以打破世界已有的限制,比如時間,空間,資源,這些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現在所謂的共用也是這個道理,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讓這個連結更加有效。

當你再次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試著將“更多的探索,更多的創造,更少的消耗,更有效的連結方式”作為生活的指南針與出發點,相信你能收穫更多快樂!

連結了人與人,連結了物與物,連結了人與物,也或者連結一些別的。有效的連結,可以打破世界已有的限制,比如時間,空間,資源,這些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現在所謂的共用也是這個道理,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讓這個連結更加有效。

當你再次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試著將“更多的探索,更多的創造,更少的消耗,更有效的連結方式”作為生活的指南針與出發點,相信你能收穫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