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張報紙與一座城市的故事|吳會強:長征運載火箭的萊蕪元素

人物小傳:

吳會強,1977年出生于萊城區高莊街道田家鋪村,先後在田家鋪小學、南冶小學、安仙中學、萊蕪一中讀書。1995年考取山東工業大學學習焊接專業,1999年攻讀山東大學焊接專業碩士學位,

2002年攻讀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進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工作。

現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箭體設計室主任、新一代運載火箭箭體設計系統行政指揮和技術負責人。

題記:

作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單位,我國航太事業的每一步前行都將研究院總體設計部推到了舞臺的中央。我作為一名來自萊蕪農村的孩子,

有幸走上了這方舞臺,成為大國火箭的“鑄箭者”、航太強國的踐行者之一,發自內心地感到自豪。今後我將矢志不渝“航太情”,以“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為己任,用實際行動為民族復興盡力、為家鄉父老爭光。

儘管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

但談起那令世界矚目的大事件,吳會強依然興奮不已。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13.13998秒,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點火,巨大的霧流從火箭的底座上噴湧出來,伴隨著耀眼的火光,箭體徐徐地離開底座,莊嚴地升空,一條火龍撕開雲隙怒吼著絕塵而去……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使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達到世界第二,成為我國邁向航太強國的標誌。”在發射現場,吳會強和大家一起為這歷史性的時刻鼓掌歡呼。

10秒倒計時出現三次中斷

驚心動魄中中國跨過了航太強國門檻

“幹我們這行心臟得好,否則直接受不了。”吳會強憶起發射前的場景,感慨地說。

火箭發射時,遇到問題,他們就要“歸零”,所謂“歸零”,就是從源頭開始一步步地尋找問題所在。

發射前,火箭接連出現了幾個新的技術問題,讓發射時間幾次推遲。經過緊急排查後,發射已進入最後視窗時間,指揮大廳指揮員連續發出的幾次口令又讓所有人的心都懸了起來。

“這次首發,神奇就神奇在進入倒計時10秒鐘,指揮員在讀‘10、9、8、7、6……’時仍有3次中斷。這也是中國航太史上從沒發生過的。”他們就這樣在分秒裡來回倒了幾次後,成功進入發射點火時刻,在外面觀看發射的人們,

也跟著指揮員大聲地讀秒,整個發射場響徹整齊劃一、氣勢浩蕩的聲浪:3、2、1——點火!

“局外人很難理解我們航太人在那一刻的心情!我們幾萬科研人員為此付出了10年的心血。一點瑕疵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時間損失更無法挽回。”參加工作以來,吳會強參與過我國長二丙、長三甲系列、載人航太工程以及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的研製工作。唯有這一次,讓他真切體會到“十年鑄一劍”的深刻含義。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冰箭",是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太發展需要 ,並彌補中外差距而在2006年立項研製的一次性大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中國‘奔月’、‘探火’全靠它了。”憑著長征5號的首飛成功,吳會強獲得國家五部委授予的“特殊貢獻人才”稱號。

參與40多個型號運載火箭和戰略導彈設計

頭髮掉了幾近一半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由“導彈之父”錢學森創立,並任第一任院長。中國的所有航天器,包括衛星、太空船,還有楊利偉等那些大名鼎鼎的宇航員,都是該院研製的長征火箭送上太空的。而總體設計部則被譽為航太領域的“黃埔軍校”和“總設計師的搖籃”。

“在讀博時,我就有到該院工作的意向。”吳會強說。因哈工大具有軍工背景,隨著對航太瞭解的深入,他“航太報國”的願望也日益強烈。畢業時,在導師的推薦下,他如願以償。

一進入研究院,吳會強才知道什麼叫“人才濟濟”。該院僅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就達1萬餘名,有20名院士先後在此工作過。這讓他感到壓力,更增添了動力,自此就過上了“每週工作六天、每天多幹一小時”的生活。學習、實踐、提升,短短幾年時間,吳會強就成長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研發的骨幹。

採訪中,吳會強對自己多年的付出往往一語帶過,但說起長征5號火箭來,卻滔滔不絕。“這枚火箭最大的變化就是實現了我國火箭直徑從3.35米向5米的跨越。別看直徑只增大了1米多,但這給設計、模擬、製造及地面各種試驗,都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也給我們帶來了在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史上多項空前的技術難題。”

他給我們舉了一個專業性較強的例子。長征五號使用零下252.5度的低溫液體推進劑,讓它性能上獲得大幅提升,但難度也隨之增加。2012年6月,貯箱在試驗中突然破裂,如果處於實際飛行中,這將導致箱體結構失穩,後果嚴重。團隊最終決定,將貯箱設計推倒重來。這個消息讓一些隊員流下了眼淚。“21米長的貯箱,壁厚不到3毫米,就像放大版的可樂易開罐,一毫米的誤差就會導致嚴重後果。”吳會強回憶說,“那時候整天吵,一場場激烈的爭論讓大家紅過臉,也擦出了靈感的火花。”接下來的三年,團隊從頭開始,大家一克一克地減重,重新設計研製了貯箱。

資料顯示,有上萬名航太人參與了長征五號的研製,共研製生產各類產品19000台套,累計開展近7000次、1000余項地面試驗。“大量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應用,牽引了我國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誕生和崛起。比如碳纖維材料就打破了發達國家的壟斷。”吳會強說。

除了把工資交給家裡,其他的都給了工作

因為他志在圓中國的航太夢

今年4月21日,在“長征七號”發射天舟一號圓滿成功後,吳會強來到北京東高地二小,為六年級學生作了“偉大的中國航太夢”的講座。“就是想通過航太科普講座,激發孩子們對浩瀚宇宙的興趣,不懈追求我們的航太夢。”

“他滿腦子就是航太夢。除了工資外,對家庭沒啥貢獻,看孩子、照顧老人、幹家務,什麼都靠不上他。有同事曾經問我,你還沒結婚嗎?怎麼成年見不到你的對象?”妻子張華想笑,但最終還是沒有笑出來。近幾年來,吳會強幾乎從沒有在晚上8點前回過家,在研發長征五號的關鍵時期,很多時候都在單位上通宵達旦,有時到海南出發,一去就是兩個多月。

張華也是萊蕪人,和吳會強是同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丈夫及其從事的事業給予了理解和支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到國外出發時,明顯感到外國朋友對中國越來越尊重。這裡面肯定有航太人的功勞。”於是,張華也開始關注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隨著丈夫及其團隊的勝利或失利,而或喜或悲。

“航太事業需要實幹、苦幹。現在年輕人是航太事業的主力軍,在我的身邊,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航太事業,雖然收入並不算高,但是他們為了心中的‘航太夢’而不懈努力著。”吳會強說。

強國之需,我輩之責。如今,我國又立項了直徑達10米的重型火箭研製工作。站在新時代,吳會強又開始了新的追夢之旅。

唯有這一次,讓他真切體會到“十年鑄一劍”的深刻含義。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冰箭",是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太發展需要 ,並彌補中外差距而在2006年立項研製的一次性大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中國‘奔月’、‘探火’全靠它了。”憑著長征5號的首飛成功,吳會強獲得國家五部委授予的“特殊貢獻人才”稱號。

參與40多個型號運載火箭和戰略導彈設計

頭髮掉了幾近一半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由“導彈之父”錢學森創立,並任第一任院長。中國的所有航天器,包括衛星、太空船,還有楊利偉等那些大名鼎鼎的宇航員,都是該院研製的長征火箭送上太空的。而總體設計部則被譽為航太領域的“黃埔軍校”和“總設計師的搖籃”。

“在讀博時,我就有到該院工作的意向。”吳會強說。因哈工大具有軍工背景,隨著對航太瞭解的深入,他“航太報國”的願望也日益強烈。畢業時,在導師的推薦下,他如願以償。

一進入研究院,吳會強才知道什麼叫“人才濟濟”。該院僅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就達1萬餘名,有20名院士先後在此工作過。這讓他感到壓力,更增添了動力,自此就過上了“每週工作六天、每天多幹一小時”的生活。學習、實踐、提升,短短幾年時間,吳會強就成長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研發的骨幹。

採訪中,吳會強對自己多年的付出往往一語帶過,但說起長征5號火箭來,卻滔滔不絕。“這枚火箭最大的變化就是實現了我國火箭直徑從3.35米向5米的跨越。別看直徑只增大了1米多,但這給設計、模擬、製造及地面各種試驗,都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也給我們帶來了在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史上多項空前的技術難題。”

他給我們舉了一個專業性較強的例子。長征五號使用零下252.5度的低溫液體推進劑,讓它性能上獲得大幅提升,但難度也隨之增加。2012年6月,貯箱在試驗中突然破裂,如果處於實際飛行中,這將導致箱體結構失穩,後果嚴重。團隊最終決定,將貯箱設計推倒重來。這個消息讓一些隊員流下了眼淚。“21米長的貯箱,壁厚不到3毫米,就像放大版的可樂易開罐,一毫米的誤差就會導致嚴重後果。”吳會強回憶說,“那時候整天吵,一場場激烈的爭論讓大家紅過臉,也擦出了靈感的火花。”接下來的三年,團隊從頭開始,大家一克一克地減重,重新設計研製了貯箱。

資料顯示,有上萬名航太人參與了長征五號的研製,共研製生產各類產品19000台套,累計開展近7000次、1000余項地面試驗。“大量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應用,牽引了我國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誕生和崛起。比如碳纖維材料就打破了發達國家的壟斷。”吳會強說。

除了把工資交給家裡,其他的都給了工作

因為他志在圓中國的航太夢

今年4月21日,在“長征七號”發射天舟一號圓滿成功後,吳會強來到北京東高地二小,為六年級學生作了“偉大的中國航太夢”的講座。“就是想通過航太科普講座,激發孩子們對浩瀚宇宙的興趣,不懈追求我們的航太夢。”

“他滿腦子就是航太夢。除了工資外,對家庭沒啥貢獻,看孩子、照顧老人、幹家務,什麼都靠不上他。有同事曾經問我,你還沒結婚嗎?怎麼成年見不到你的對象?”妻子張華想笑,但最終還是沒有笑出來。近幾年來,吳會強幾乎從沒有在晚上8點前回過家,在研發長征五號的關鍵時期,很多時候都在單位上通宵達旦,有時到海南出發,一去就是兩個多月。

張華也是萊蕪人,和吳會強是同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丈夫及其從事的事業給予了理解和支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到國外出發時,明顯感到外國朋友對中國越來越尊重。這裡面肯定有航太人的功勞。”於是,張華也開始關注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隨著丈夫及其團隊的勝利或失利,而或喜或悲。

“航太事業需要實幹、苦幹。現在年輕人是航太事業的主力軍,在我的身邊,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航太事業,雖然收入並不算高,但是他們為了心中的‘航太夢’而不懈努力著。”吳會強說。

強國之需,我輩之責。如今,我國又立項了直徑達10米的重型火箭研製工作。站在新時代,吳會強又開始了新的追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