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穿越來為王莽翻案?這又是何必!

文:頌紅旗 ; 策劃製作:軍緣鑫

最近,關於王莽穿越的聲音又開始浮動了,又要在是與非之間再抉擇一番。

這樣的抉擇是痛苦的,因為剛剛相信了這一撥的觀念,又可能被另一撥折服,

然後只好暗地裡自討沒趣。索性,放棄對王莽功過是非的判斷,來論證一下所謂的“穿越”,是否真實可信,挑幾個看似有點技術含量的來說吧。

王莽

所謂的土改。

都說土地國有化、均產化是王莽的首創,果真是這樣嗎?本身,王莽搞王田制和五均六箢制就是騙人的鬼把戲,

而且這樣的把戲並不是他發明的。至少,有一個人比他早了五百年,這個人就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在他輔政期間,就推行了田制改革,使得農村與城市區別對待,這個制度是不是更像“商品糧”和“農村戶口”呢?怎麼就沒人說子產是穿越者。

子產

所謂的廢除奴隸制度。

廢除奴隸制度,從當時來講,當然是先進生產力、生產關係的代表。但是,廢除奴隸制度怎麼會跟王莽穿越沾上邊呢?眾所周知,在春秋齊桓公稱霸前,管仲同志就已經改革了奴隸制度,正是將奴隸解放為自由民,讓齊國的經濟得到迅猛發展。管仲的改革時代,距離王莽同學差了六百多年,要說穿越,也是管仲穿越了。

管仲

所謂的貨幣制度。

用貸款、制幣等貨幣制度來證明王莽穿越的情況就更可笑。統一幣制這樣的事情,是秦始皇和李斯玩剩下的;至於說貸款制度,要說首創也是春秋末期範蠡首創。雖然他沒有直接貸款,但是賤取貴出的的理念,就是貸款制度的根本理論依據。把這個理論套在貨幣政策上,

其實就是在鎖芯上加掛一個外殼而已,這樣的情況也能申請“專利”,實在令人想不明白。

范蠡

其實,王莽的所有“發明創造”,都是對前人思想的重新排列組合,有的排出點新意,有的排出點創意,但仍然無法改變物理變化的本質。

因此,所謂的穿越,純屬無稽之談,而用穿越來回避歷史事實的用心,只有天知道了。

歡迎關注頭條號“嗨森一刻”,歷史與文化,細品又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