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國寶會說話》親子公益看片會舉辦 主創團隊對話大小朋友

12月28日下午,應“耳朵裡的博物館”邀請,《如果國寶會說話》主創團隊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來劇場舉辦了線下親子公益看片會,

與現場的大小朋友互動。

十九大報告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博物館是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怎樣讓社會公眾通過有溫度、有生命的文物故事,

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建立起對中華文明的自信,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話題。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選取 100件代表文物,每集以濃縮的 5分鐘時長對文物進行解讀和講述,通過一件件“大國重器”展示了中華文化的不朽價值和魅力。

看片會現場,大家一起觀看了《人頭壺》《陶鷹鼎》《越王勾踐劍》《何尊》《玉組佩》等短片。該片總導演徐歡帶領文學統籌和各位分集導演等主創解疑答惑,與現場的小朋友們就“什麼是國寶”、“如何看國寶”等問題親密交流。面對小朋友們諸如“人頭壺為什麼肚子這麼大”、“越王勾踐劍為什麼不生銹”、“玉組佩會勒脖子嗎”等充滿童真的發問,導演組無不一一詳細解答。

總導演徐歡表示:“為什麼拍國寶?我們就想做一個涵養工程,滋養培育更多的人。‘淺言初生’就是用現代的表達方式,每集用短短的五分鐘,擷取歷史長河裡一顆顆散落的珍珠,讓大家看到它們的珍貴和美好。它們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精神品格的體現。”

最後,活動主辦方為該片創作團隊送上由全體小朋友簽名的長幅海報,徐歡導演驚喜地說:“這是我們《如果國寶會說話》的第101件國寶!現場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寶,你們這些國寶要對文物國寶們負起責任來。怎麼看國寶?帶著你們的眼睛和心去看、去守護。”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製作,中宣部、國家文物局、中央電視臺共同實施的國家涵養工程,第一季(1-25集)將於 2018年1月1日晚22:00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