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捨得“沱牌” 捨得得到什麼?

沱牌捨得(600702)竟要把“沱牌”舍掉?

2017年12月20日,沱牌捨得發佈公告稱,擬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由目前的“四川沱牌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給出的更名理由是:根據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規劃,

為了突顯“捨得”品牌,傳播企業文化,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這已經是沱牌捨得第二次更名了。2011年,“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四川沱牌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更名具有戰略意義,在突出“捨得”品牌的同時,也拉開了公司實施“雙品牌”的發展戰略。

從後來看,沱牌捨得公司進一步宣傳了“捨得”品牌,提升“捨得”品牌知名度,

整合了公司宣傳資源,提高了公司市場投入的效率,實現“沱牌”和“捨得”雙品牌相互融合,相互推動。

眼下,公司將“四川沱牌”4個字舍去,更名之後,無疑是再度聚焦了“捨得”品牌。不出意料的是,這番更名,引來了業界諸多的猜測和不少爭議。

那麼,舍掉“沱牌”,

捨得得到了什麼?

舍掉沱牌,得到高端聚焦

長期以來,沱牌和捨得兩個品牌,在沱牌捨得公司具有不同的定位和意義。一般而言,沱牌在公司和消費者的心目中屬於中低檔產品形象。相對而言,捨得品牌的市場定位于次高端和高端,市場美譽度不錯。

據沱牌公司負責人稱,在他們看來,沱牌與捨得在公司名稱中並列,容易導致公司的品牌形象弱化。而聚焦捨得品牌,

公司的高端品牌形象會更清晰,“為了後續成長的需要,才有了此次簡化”。

也就是說,這次更名也不是小事。公司有可能捨棄以往的中低檔定位,全面聚焦到了次高端乃至高端品牌,進而提升整個公司的形象。

由此可看到,沱牌捨得二度更名,具有一定積極意義,顯現出了新東家主導下的發展雄心。

這或許將結束公司從以往的“雙品牌戰略”,慢慢拉開聚焦主品牌捨得的序幕。

也就是說,“沱牌”與“捨得”不再齊頭並進,而改換成“捨得”引領,帶動沱牌系列產品的銷售。

從市場上看,公司二度更名,並非一時心血來潮。

從沱牌捨得的三季報數據看,公司實現營收12.43億元,實現淨利9547.42萬元,同比增長74.20%。其中,沱牌捨得中高檔酒實現銷售收入10.03億元,同比增長28.87%,低檔酒實現銷售收入1.13億元,同比下降25.55%。

中高檔在上升,低檔在下滑。此外,增長緩慢的低檔酒業務,還嚴重影響公司繼續衝刺業績。

事實上,這具有一定的行業共性。從多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數據看,當下,高端和次高端產品正在主宰白酒公司經營,低檔產品下滑嚴重,同時還影響白酒上市公司淨利潤表現。

對於剛剛走出行業調整的沱牌捨得而言,這種力量聚焦的發展策略,有望實現公司再造。

是否會“得不償失”?

據瞭解,沱牌捨得公司突顯“捨得”後,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捨得”是一種經典的中國文化,突現這一文化,有利於將公司打造為國內富有文化特色的白酒企業,也有利於未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不過,這樣更改名字,也不是沒有問題。雖然“沱牌”沒有“捨得”那麼“有文化”,但沱牌“有歷史”。公司在1989年斬獲“中國名酒”稱號,位列“十七大名酒”,也正是靠了沱牌,並非捨得。

此外,沱牌這一品牌歷經風雨而存續至今,除了是中國名酒”和“六朵金花”之一,其接地氣的民眾消費基礎,顯然非捨得所能比擬。作為沱牌公司的主品牌,它的地位是根本。如果捨棄根本一味求高,那豈不是好高騖遠?

此外,相比雙品牌,單品牌聚焦,也意味著公司的產品風險加大了。據悉,沱牌將繼續運作,公司還將成立專門子公司或事業部,負責沱牌系列產品的運營,爭取將沱牌產品做大做強。

去沱牌,顯捨得。這或許是新東家天洋改造沱牌捨得公司的一個標誌。

自沱牌完成改制以來,公司就發生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公告,出身“天洋系”的周政、劉力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後吳健為四川沱牌捨得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年,公司董事會選舉劉力為董事長,李強為副董事長、總經理,原董事長周政在執掌帥位一年後交棒。與此同時,曾譜寫傳奇時代的李氏兄弟徹底告別。

種種跡象顯示,天洋改造沱牌捨得的計畫還沒有停下腳步。不過,當前這一“去沱牌化”策略是否得不償失?

只能由時間來回答。

是否會“得不償失”?

據瞭解,沱牌捨得公司突顯“捨得”後,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捨得”是一種經典的中國文化,突現這一文化,有利於將公司打造為國內富有文化特色的白酒企業,也有利於未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不過,這樣更改名字,也不是沒有問題。雖然“沱牌”沒有“捨得”那麼“有文化”,但沱牌“有歷史”。公司在1989年斬獲“中國名酒”稱號,位列“十七大名酒”,也正是靠了沱牌,並非捨得。

此外,沱牌這一品牌歷經風雨而存續至今,除了是中國名酒”和“六朵金花”之一,其接地氣的民眾消費基礎,顯然非捨得所能比擬。作為沱牌公司的主品牌,它的地位是根本。如果捨棄根本一味求高,那豈不是好高騖遠?

此外,相比雙品牌,單品牌聚焦,也意味著公司的產品風險加大了。據悉,沱牌將繼續運作,公司還將成立專門子公司或事業部,負責沱牌系列產品的運營,爭取將沱牌產品做大做強。

去沱牌,顯捨得。這或許是新東家天洋改造沱牌捨得公司的一個標誌。

自沱牌完成改制以來,公司就發生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公告,出身“天洋系”的周政、劉力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後吳健為四川沱牌捨得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年,公司董事會選舉劉力為董事長,李強為副董事長、總經理,原董事長周政在執掌帥位一年後交棒。與此同時,曾譜寫傳奇時代的李氏兄弟徹底告別。

種種跡象顯示,天洋改造沱牌捨得的計畫還沒有停下腳步。不過,當前這一“去沱牌化”策略是否得不償失?

只能由時間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