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標杆管理法:原來肯德基的成功有這樣的道理

最近在學習兩化融合的時候,接觸到了一些對我來說是新的東西,比如說標杆管理法、波特五力模型等等。今天介紹一下標杆管理法。

標杆管理法是美國施樂公司於1979年首創,

西方管理學界將其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一起並稱為20世紀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標杆管理方法較好地體現了現代知識管理中追求競爭優勢的本質特性。

標杆管理方法較好地體現了現代知識管理中追求競爭優勢的本質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實效性和廣泛的適用性。

如今,標杆管理已經在市場行銷、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新產品開發、教育部門管理等各個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杜邦、Kodak、通用、Ford、IBM等這些名企業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均應用了標杆管理法。而在中國像海爾、李寧、聯想等知名企業也通過採用標杆管理的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概念

1)定義:

標杆管理又稱“基準管理”,其本質是不斷尋找最佳實踐,以此為基準不斷地“測量分析與持續改進”。標杆管理是創造模版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企業創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版,是實現管理創新並獲得競爭優勢的最佳工具。

2)標杆環:

“標杆環”由立標、對標、達標、創標四個環節構成,前後銜接,形成持續改進、圍繞“創建規則”和“標準本身”的不斷超越、螺旋上升的良性迴圈。

立標——有兩重含義,其一為選擇業內外最佳的實踐方法,以此作為基準、作為學習物件。其二是在企業內部培養、塑造最佳學習樣板,可以是具體方法、某個流程、某個管理模式、甚至是某個先進個人,成為企業內部其他部門或個人的榜樣,即試點工作。

對標——對照標杆測量分析,發現自身的短板、尋找差距,並分析與嘗試自身的改進方法,

探索達到或超越標杆水準的方法與途徑。

達標——改進落實,在實踐中達到標杆水準或實現改進成效。

創標——運用標杆四法創新並實施知識沉澱,形成超越最初選定的標杆物件,形成新的、更先進的實踐方法,進入標杆環,直至成為行業標杆。

標杆管理職業職稱評級

標杆管理法案例一: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標準化

22歲的陳泓冰曾在某中東國家的一家酒店打工,他把中式的烹飪方法融入西餐,做出的料理頗受歡迎。但他卻常因炸薯條而挨駡,因為對薯條一點概念沒有,總是難以把握炸薯條的軟硬程度,撒鹽量的多少。“炸薯條真是一件複雜的工作!”——陳泓冰這樣想。

麥當勞的炸薯條讓他十分感慨:“看看人家炸的,每次效果都一樣!”直到有一天他遇到麥當勞的一位高管——

“向您請教個問題行嗎?”

“好呀,您說。”這位高管十分客氣。 “麥當勞的薯條炸多久?”

“3分鐘!”這位高管脫口而出,陳很驚訝,“這麼快?那油溫是?” “168攝氏度!”還是脫口而出! “這麼精確!那這溫度如何控制呢?”

“你控制它幹嘛?設備是恒溫的,時間是定時的,2分45秒機器會叫,這時需要把薯條晃一晃,一會兒就拿出來了。”

這就是麥當勞!它的炸雞、物流、行銷等各個環節全都這樣科學量化,全部標杆化,就這樣做到了世界500強和餐飲行業龍頭老大。

有所思:正因其簡單才得以成功——成功的標杆管理就是要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標準化!

案例二:

標杆管理“四化”之“範本化”——各關鍵環節的執行要有明顯的參照標準

標杆管理的真正追求——解決“效率成本”問題

華為總裁任正非有一次“著名的反思”。他說:華為的幹部員工吃苦耐勞、戰鬥力強,就像八路軍。但我們十幾位中高管連續加班十幾天還沒做好的事,香港公司的一位女秘書十分鐘就做完了,為什麼?——原因是香港公司的標準明確,女秘書在工作中大量使用“工作範本”,很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統計,中國企業的成本與能耗是日本企業的3—5倍,但中國的經濟總量卻超越了日本。許多人認為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勞動成本”(工資)低。是這樣嗎?中國企業的“勞動成本”真的很低嗎?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從工作效率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的“勞動成本”相當高,至少內地比香港高。上述事例中的女秘書,雖然月薪高達幾萬元,但是平均到一個月內所完成的各項工作上,她花十分鐘做完的這項工作“勞動成本”才幾百塊錢!內地企業的十幾位高管半個月做完一項工作,姑且把這幾位高管的月薪算作三五千元,那麼這項工作的“勞動成本”已是那女秘書的百倍甚至千倍了!

“效率成本”國內企業幾乎無人考慮,“不怕國人漲工資,就怕國人不長效率”。而全方位的創造工作中的範本,並使之不斷升級標準,才是解決這“效率成本”問題的唯一途徑,這正是標杆管理的真正追求。

每次效果都一樣!”直到有一天他遇到麥當勞的一位高管——

“向您請教個問題行嗎?”

“好呀,您說。”這位高管十分客氣。 “麥當勞的薯條炸多久?”

“3分鐘!”這位高管脫口而出,陳很驚訝,“這麼快?那油溫是?” “168攝氏度!”還是脫口而出! “這麼精確!那這溫度如何控制呢?”

“你控制它幹嘛?設備是恒溫的,時間是定時的,2分45秒機器會叫,這時需要把薯條晃一晃,一會兒就拿出來了。”

這就是麥當勞!它的炸雞、物流、行銷等各個環節全都這樣科學量化,全部標杆化,就這樣做到了世界500強和餐飲行業龍頭老大。

有所思:正因其簡單才得以成功——成功的標杆管理就是要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標準化!

案例二:

標杆管理“四化”之“範本化”——各關鍵環節的執行要有明顯的參照標準

標杆管理的真正追求——解決“效率成本”問題

華為總裁任正非有一次“著名的反思”。他說:華為的幹部員工吃苦耐勞、戰鬥力強,就像八路軍。但我們十幾位中高管連續加班十幾天還沒做好的事,香港公司的一位女秘書十分鐘就做完了,為什麼?——原因是香港公司的標準明確,女秘書在工作中大量使用“工作範本”,很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統計,中國企業的成本與能耗是日本企業的3—5倍,但中國的經濟總量卻超越了日本。許多人認為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勞動成本”(工資)低。是這樣嗎?中國企業的“勞動成本”真的很低嗎?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從工作效率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的“勞動成本”相當高,至少內地比香港高。上述事例中的女秘書,雖然月薪高達幾萬元,但是平均到一個月內所完成的各項工作上,她花十分鐘做完的這項工作“勞動成本”才幾百塊錢!內地企業的十幾位高管半個月做完一項工作,姑且把這幾位高管的月薪算作三五千元,那麼這項工作的“勞動成本”已是那女秘書的百倍甚至千倍了!

“效率成本”國內企業幾乎無人考慮,“不怕國人漲工資,就怕國人不長效率”。而全方位的創造工作中的範本,並使之不斷升級標準,才是解決這“效率成本”問題的唯一途徑,這正是標杆管理的真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