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利鋒聊宅|房地產行業的“WiFi密碼”,拿走不謝!

利鋒聊宅 ™

樓市 | 閱讀 | 傳媒 | 旅行 | 脫口秀

深耕樓市十余載

河北樓市第一勁筆

燕趙樓市最強大腦

環京視角專欄記者

利鋒聊宅 按:地產根本不是什麼支柱產業,房地產是樞紐產業。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識相互琢磨……

如果你從馬路上人潮人海中隨便攔住一個人,問他:房地產是中國的____產業?

這個填空題,99%的人會回答:支柱。因為它關聯著上下游60多個行業。

不得不承認,太多人對房地產本質的理解,存在嚴重偏差,甚至是誤讀。

2018新年伊始,我準備跟大家分享一個“洞察性”的觀點。這個觀點我已經在去年的很多場合提到,並在我的新書《極簡買房課》裡做了披露。

剛剛在元旦假期裡,羅輯思維2017跨年演講中,羅振宇隆重推薦了一本書,就是施展的《樞紐》。該書提到非常重要的一句話,

“中國一直是世界秩序的引數。”

什麼叫“引數”?

就是它一變化,系統就變化,它的變化是參與到系統的生成和演化中的,這種大塊頭的因素,就是引數。

中國製造,正成為世界窮國和富國,最先進的創新國家和原材料國家之間,不可缺少的連接器。

我們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是世界的路由器,是世界的樞紐。

冷靜下來想一想,你會發現,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東西:

它是自然資源,

也是經濟資源,還是社會資源;

它是生產資料,也是生活資料;

它是消費,也是投資;

它是日用品可以居住,也是金融品能夠抵押……

離開它,所有的人類,甚至所有的動物植物、生產成活都不行。

請看清楚了:房地產根本不是什麼支柱產業,房地產是樞紐產業。對,關鍵字:樞紐。

房地產,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樞紐產業。比支柱產業地位高太多了。所以,即使是歐美發達國家,仍然還要看房地產的開工數量。

支柱產業還可以換,今天是汽車、鋼鐵,明天可能就是手機和互聯網;但樞紐產業不能換。

房地產既然是樞紐產業,它就有樞紐信號。房價的變化會改變一切的成本。房價一變,所有的成本都變。

所以,不要以為不買房就能躲過房價,躲不掉的。還有租金在那裡跟著房價變化呢。

房價是樞紐信號,最根部的基礎信號,這是樓市的“WiFi密碼”,看不清這一點就會吃大虧。

你有沒有想過:忙來忙去,我們到底在為誰打工?為老闆打工?NO!為銀行打工?NO!

歸根結底,我們都是為地球打工。所以,房地產的價值,具有被動性,價值時刻都在被動增長。

為什麼呢?因為房地產是所有人類財富的終極載體,是這個星球上的最終成績單。每一個人的奮鬥和努力,最終的所有剩餘價值,全部歸入房地產。

從1978年的土地相關法規的調整算起,中國的房地產業已經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歷了40年的風雨歷程。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動下,房地產市場體系已基本健全,住房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一個以商品化、市場化、社會化為主體的城鎮住房制度已經建立,一個依靠國家、社會、職工個人和所在單位多方積極性,資金既有投入又有產出的住房建設和分配運行機制已經基本形成,房地產業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勃勃生機。

時光飛逝號列車呼嘯而過,2018年就是改革開放40周年了。我們該如何抓住歷史週期的機遇,保護和升級自己的財富和生活品質?願今天的這篇專欄,能給你一點啟發。

每一個人的奮鬥和努力,最終的所有剩餘價值,全部歸入房地產。

從1978年的土地相關法規的調整算起,中國的房地產業已經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歷了40年的風雨歷程。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動下,房地產市場體系已基本健全,住房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一個以商品化、市場化、社會化為主體的城鎮住房制度已經建立,一個依靠國家、社會、職工個人和所在單位多方積極性,資金既有投入又有產出的住房建設和分配運行機制已經基本形成,房地產業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勃勃生機。

時光飛逝號列車呼嘯而過,2018年就是改革開放40周年了。我們該如何抓住歷史週期的機遇,保護和升級自己的財富和生活品質?願今天的這篇專欄,能給你一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