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能源補貼“撲朔迷離” 吳志新:快速退坡加劇產業洗牌

如果問,“誰是”2017年中國汽車業最毫無懸念的增長大戶”?

新能源汽車,則是唯一答案。

從幾年前高額補貼換不來銷量,在到目前“退補”之下產能和銷量雙線上揚,2017年新能源市場發生了眼見為實的顛覆性變化,

而中國更是以一個最大消費地的身份不斷論證著一切。

根據中汽協公佈的2017全年銷量資料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達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同比增速分別提高了2.1和0.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成也蕭何敗蕭何!

自2009年中國實施“十城千輛”以來,伴隨新能源財政補貼的話題一直就伴隨左右。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句話,

便是資深汽車媒體人李安定2014年公開所言——“保護出笨蛋,競爭出高手!”

就大同而言,新能源汽車補貼在全球廣而行之,但對於補貼標準、補貼時間各國各有不同。但依據2015年國家四部委發佈的《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援政策的通知》顯示,

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也就是說,根據2015年的政策,2018年新能源汽車依然享受補貼政策。但隨著2017年底“新能源補貼將取消或急速退坡”,遠超行業預期,也引起了行業關注,甚至出現企業2018年伊始新能源汽車價格難定的局面。

“補貼政策的快速退坡,將給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和發展造成巨大的壓力,整車和零部件產業將出現大洗牌。”1月17日,在“2018年國際新能源汽車用戶評價與應用創新研討會”現場,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接受車市紅點專訪時表示,進入2020“後補貼時代”,之後的三年將是新能源汽車企業浴火重生的嚴峻考驗,大家要保持清醒。

就此看來,補貼下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下調幅度到底會有多少,誰的心裡都沒底。

退坡方案或本月公佈

2018年本該是風平浪靜之年,為何坊間突然傳聞補貼將提前退坡?一位元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有些動力電池企業技術進步比較快,成本大幅下降,財政部方面認為如果繼續實施現行補貼標準,有可能出現補貼金額超過電池成本的情況,也不能體現扶優扶強的補貼原則。因此,補貼提前退坡既能糾偏,又能減輕財政壓力。

互聯網上先後出現了補貼提前退坡方案的不同版本,最初的版本顯示:150公里續駛里程的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150~200公里續駛里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調44%;超過300公里續駛里程的補貼分別增加2%和14%(300~350公里和超過350公里);補貼標準由2017年的三檔調整為五檔(按續駛里程劃分)。

最新曝光的方案手稿

最新流傳的方案為續駛里程150~200公里的補貼1萬元,200~250公里的補貼2.5萬元,250~300公里的補貼3.4萬元,300~400公里的補貼4.5萬元,400公里以上的補貼5萬元。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不低於105Wh/kg,105~120Wh/kg的補貼係數為0.5,120~140Wh/kg的補貼係數為1,大於140Wh/kg的補貼係數為1.1。網傳補貼方案還要求百公里電耗水準比現行標準提高10%,純電動乘用車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為1100元/kWh。專用車電池能量密度不低於115Wh/kg,補貼金額為850元/kWh,對於專用車的電耗量、補貼係數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一位車企人士告訴筆者,補貼提前退坡牽涉面很廣,方案多次調整在情理之中,提前退坡容易讓企業措手不及,可能給予過渡期,但過渡期的補貼會(在2017年的水準上)打折扣,具體標準還在擬定。據稱,補貼提前退坡方案將於今年1月底對外公佈,5月1日正式實施。

補貼或轉向後端

“儘管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沒有正式落地,但補貼退坡已板上釘釘。” 吳志新指出,“我跟企業交流時就講,從現在開始要瞄準2021年沒有補貼前提下的車型開發,同時要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和未來競爭,因為現階段,和可能會將補貼由銷售轉向售後。”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行業是否會在2018年開始洗牌,或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組組長王秉剛表示,政策監管趨嚴以後,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會加速。

王秉剛稱,2017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39Gwh,同比增長57%。其中,全球出貨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30.92Gwh,占整體的79.3%。

行業競爭可能會加劇,吳志新認為,國家將進一步優化補貼的路徑,由補貼前端向補貼後端轉變。所謂前端,指的是研發、生產、銷售階段;所謂後端,指的則是停車、車牌、路權等新能源汽車售後方面。

據瞭解,相對于傳統燃油車,目前新能源汽車在購置稅減免、專用牌照等方面存在優勢。另外,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路權、停車費減免、高速費減免等方面的問題也在論證中。

車市紅點認為,補貼提前退坡必然給動力電池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它傳遞了非常明確的信號,企業拼技術、拼實力的節奏勢必加快,跟不上節奏的企業一定會被淘汰。

250~300公里的補貼3.4萬元,300~400公里的補貼4.5萬元,400公里以上的補貼5萬元。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不低於105Wh/kg,105~120Wh/kg的補貼係數為0.5,120~140Wh/kg的補貼係數為1,大於140Wh/kg的補貼係數為1.1。網傳補貼方案還要求百公里電耗水準比現行標準提高10%,純電動乘用車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為1100元/kWh。專用車電池能量密度不低於115Wh/kg,補貼金額為850元/kWh,對於專用車的電耗量、補貼係數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一位車企人士告訴筆者,補貼提前退坡牽涉面很廣,方案多次調整在情理之中,提前退坡容易讓企業措手不及,可能給予過渡期,但過渡期的補貼會(在2017年的水準上)打折扣,具體標準還在擬定。據稱,補貼提前退坡方案將於今年1月底對外公佈,5月1日正式實施。

補貼或轉向後端

“儘管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沒有正式落地,但補貼退坡已板上釘釘。” 吳志新指出,“我跟企業交流時就講,從現在開始要瞄準2021年沒有補貼前提下的車型開發,同時要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和未來競爭,因為現階段,和可能會將補貼由銷售轉向售後。”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行業是否會在2018年開始洗牌,或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組組長王秉剛表示,政策監管趨嚴以後,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會加速。

王秉剛稱,2017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39Gwh,同比增長57%。其中,全球出貨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30.92Gwh,占整體的79.3%。

行業競爭可能會加劇,吳志新認為,國家將進一步優化補貼的路徑,由補貼前端向補貼後端轉變。所謂前端,指的是研發、生產、銷售階段;所謂後端,指的則是停車、車牌、路權等新能源汽車售後方面。

據瞭解,相對于傳統燃油車,目前新能源汽車在購置稅減免、專用牌照等方面存在優勢。另外,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路權、停車費減免、高速費減免等方面的問題也在論證中。

車市紅點認為,補貼提前退坡必然給動力電池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它傳遞了非常明確的信號,企業拼技術、拼實力的節奏勢必加快,跟不上節奏的企業一定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