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孩子哭比逗他們笑更重要

昨天聽朋友講了這麼一個事。

晚上,孩子洗漱完畢上床了,我朋友摟著她閨女給她講故事,講著講著,孩子突然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霜淇淋!”

餓了要吃霜淇淋?大晚上的哪還能吃霜淇淋?

“不行哦!”朋友溫和卻堅定地告訴她。

“55555……”孩子試圖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真的特別想要吃霜淇淋。

“這個真的不行,如果你覺得餓,可以喝個牛奶。如果不同意,那你就哭一會兒吧。”朋友表示很遺憾。

“5555555555555……”孩子感受到了媽媽的堅定,哭得更起勁了。

“寶貝,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但霜淇淋肯定不可以,你哭一會兒可能會好受一點。”

孩子在朋友的懷裡哭了三五分鐘後,慢慢情緒緩和了,說“你接著給我講故事吧。

……

當孩子哭鬧時,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哭什麼哭?整天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

“好啦,別哭啦,羞羞羞。”

在很多家庭裡,

哭是一種禁忌。

很多家長用暴力的方式,

來制止孩子的哭泣。

我曾做過一個問卷調查,

問家長:

孩子做什麼事最會令你煩躁?

家長的回答竟是清一色的

——哭。

孩子一哭,家長常常會想“怎麼讓他不哭”,似乎只要孩子不哭,問題就解決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許孩子哭泣,對孩子其實是一種:隱形傷害。

小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哭是一種很重要的求救手段,比如餓了、困了、不舒服了、沒安全感了……

絕大多數家長,往往不怎麼探究背後的原因,一聽到哭,就趕緊想辦法“止哭”。

無論是哄一哄,還是放任不管,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求救”被忽視了,

久而久之就容易失去安全感。

慢慢長大之後,孩子會有情緒上的轉變,比如打針會嚇哭;媽媽不理解自己,委屈會哭;被人欺負了,憤怒會哭。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總是制止他哭,孩子就很難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遇上問題會想:

我好難受,但我不知道怎麼辦?我不知道向誰求助,我好無力,除了哭,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想:

我最愛的媽媽,

她一定不關心我,一定不在乎我,也不愛我……

別以為孩子就沒有這種想法。

換位思考下,我們遇上困難的時候,尋找自己的好朋友、親人求助,如果對方只是很不耐煩讓你別哭,是不是也會傷心?

我們不開心的時候,除了向人求助,我們還可以決定去旅遊、去唱歌、去看電影、去大吃一頓,但孩子呢?

如果家長每次都不能好好回應孩子,只會讓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面對喜歡的東西不敢爭,討厭的事情不敢拒絕。外表很平靜,內心卻缺少依靠,日子會過得很辛苦。

前幾天在商場裡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娃娃機面前抓娃娃,結果就是抓不到,然後發脾氣,大哭,怎麼也不肯走。

抓娃娃本來就是個技術活,而且是個概率事件,媽媽只好承諾,去樓下超市給他買個一樣的。

3歲多的孩子,很明白事理了,也明白什麼是真假,所以他依然大哭:沒有,樓下超市根本沒有。

媽媽只好上第二個大招——轉移注意力,那媽媽給你買個小汽車怎麼樣?

小男孩仍是不依不饒,於是媽媽惱羞成怒,狠狠的訓斥了小男孩。

越是這樣,孩子哭得越發不可收拾。到最後,媽媽只得拖著哭哭啼啼的孩子離開商場。

坦白地講,當大人正在忙的時候,聽到孩子的哭聲真的很煩躁。

我也確實暴跳如雷地訓斥過自己的孩子很多回。可看到她被嚇得緊閉著雙唇拼命抑制住自己的哭聲時,我又於心不忍,深覺愧疚不安。

後來,一個心理專家的朋友告訴我,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啼哭的孩子。

你認為孩子哭得毫無預兆毫無理由,那只是你不瞭解孩子的內心而已。其實很多時候,你只需輕輕給孩子一個擁抱,不問緣由,也無需知道原因,就可以令她平靜。

但有多少家長這樣做過呢?

大部分的家長哄勸不得,都會選擇用恐嚇和粗暴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一場哭泣吧!

或是還有很多家長隨意的將很多殘忍而羞辱的話說給孩子聽:

“你醜死了”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哭我就把你丟出去給老虎吃掉”

“你看看你那德行”

“我看著你就煩”

“你就是個廢物”

“媽媽再生個小弟弟就不愛你了”

殊不知,這些話,真的會刺痛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影響他的一生,導致他成年後自卑、缺乏安全感、不認可自己等等心理問題。

情緒宜疏不宜堵。寶寶傷心了,媽媽們應該鼓勵他大聲哭出來,因為大哭有助於身體釋放內啡肽,減緩悲傷情緒。

如果阻止寶寶哭泣,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他形成消極悲觀心理。

1、允許男寶寶盡情地哭

很多爸爸認為“男人流血不流淚”,所以當男寶寶哭時,爸爸總是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不許哭,讓他學會壓抑情緒。

其實,隱藏悲傷情緒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相反,把它釋放出來才能減輕寶寶心靈的負擔。

2、放一些歡快的音樂

如果寶寶是因為共情而難過,聽到悲傷的音樂而哭,媽媽就要放一些歡快的音樂給寶寶聽,把快樂的氛圍帶給寶寶,讓他健康快樂成長。

如果寶寶看到受傷的小鳥而哭,媽媽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看美麗的蝴蝶。

3、調整自己的悲傷情緒

媽媽快樂,寶寶自然快樂;媽媽總是傷心難過,寶寶自然會傷心流淚。

所以,媽媽要認識到自己的悲傷情緒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影響,及時採取積極措施調整自己。媽媽只有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的情緒。

媽媽只好承諾,去樓下超市給他買個一樣的。

3歲多的孩子,很明白事理了,也明白什麼是真假,所以他依然大哭:沒有,樓下超市根本沒有。

媽媽只好上第二個大招——轉移注意力,那媽媽給你買個小汽車怎麼樣?

小男孩仍是不依不饒,於是媽媽惱羞成怒,狠狠的訓斥了小男孩。

越是這樣,孩子哭得越發不可收拾。到最後,媽媽只得拖著哭哭啼啼的孩子離開商場。

坦白地講,當大人正在忙的時候,聽到孩子的哭聲真的很煩躁。

我也確實暴跳如雷地訓斥過自己的孩子很多回。可看到她被嚇得緊閉著雙唇拼命抑制住自己的哭聲時,我又於心不忍,深覺愧疚不安。

後來,一個心理專家的朋友告訴我,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啼哭的孩子。

你認為孩子哭得毫無預兆毫無理由,那只是你不瞭解孩子的內心而已。其實很多時候,你只需輕輕給孩子一個擁抱,不問緣由,也無需知道原因,就可以令她平靜。

但有多少家長這樣做過呢?

大部分的家長哄勸不得,都會選擇用恐嚇和粗暴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一場哭泣吧!

或是還有很多家長隨意的將很多殘忍而羞辱的話說給孩子聽:

“你醜死了”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哭我就把你丟出去給老虎吃掉”

“你看看你那德行”

“我看著你就煩”

“你就是個廢物”

“媽媽再生個小弟弟就不愛你了”

殊不知,這些話,真的會刺痛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影響他的一生,導致他成年後自卑、缺乏安全感、不認可自己等等心理問題。

情緒宜疏不宜堵。寶寶傷心了,媽媽們應該鼓勵他大聲哭出來,因為大哭有助於身體釋放內啡肽,減緩悲傷情緒。

如果阻止寶寶哭泣,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他形成消極悲觀心理。

1、允許男寶寶盡情地哭

很多爸爸認為“男人流血不流淚”,所以當男寶寶哭時,爸爸總是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不許哭,讓他學會壓抑情緒。

其實,隱藏悲傷情緒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相反,把它釋放出來才能減輕寶寶心靈的負擔。

2、放一些歡快的音樂

如果寶寶是因為共情而難過,聽到悲傷的音樂而哭,媽媽就要放一些歡快的音樂給寶寶聽,把快樂的氛圍帶給寶寶,讓他健康快樂成長。

如果寶寶看到受傷的小鳥而哭,媽媽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看美麗的蝴蝶。

3、調整自己的悲傷情緒

媽媽快樂,寶寶自然快樂;媽媽總是傷心難過,寶寶自然會傷心流淚。

所以,媽媽要認識到自己的悲傷情緒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影響,及時採取積極措施調整自己。媽媽只有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