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很多時候,讓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寶貝發脾氣是最讓我們頭疼的時刻了。每次ta安靜、平和地待在那裡的時候,做爸媽的我們都想給自己點個贊;在寶貝不停躺在地板上耍賴、大聲尖叫的時候我們就覺得自己很失敗、非常無助、負擔百倍。

但往好處想,寶貝的壞脾氣是他們情緒健康和身心發展的重要部分,它需要我們理性、科學對待。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寶貝的壞脾氣是成長的寶藏。

HnR

1

發洩總好過壓抑

寶貝發洩情緒的時候免不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讓我們瞬間想要“繳械投降”。其實,眼淚裡含有人在面對外界刺激時分泌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也就是說哭泣其實是在釋放心理和身體上的壓力。

有研究證明,眼淚會降低血壓、提升情緒上的舒適感,同時也是一種心理安全感的表現——認為當前的環境、周圍的人是足夠給你提供支援的。

當寶貝處在崩潰邊緣時,什麼都會讓ta不爽,ta會毫無顧忌地大哭、沮喪和哀嚎,但你會發現,孩子的情緒通常會莫名地過去,變得好很多。因此,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打斷ta,讓ta釋放、經歷整個情緒的發展過程。一位美國育兒專家Deborah MacNamara就曾說過:“寶貝的哭不是受傷了,而是在變堅強的路上。”

2

哭鬧可以疏通孩子學習中

一時阻塞的思路

某育兒專家觀察一位5歲寶寶,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發生:寶貝在玩樂高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了、進行不下去了,就開始崩潰大哭。然而當他獨自哭完了,就開始重新坐下,繼續專注地玩。因此,她提出:孩子遇到挫折時候大哭,

能夠幫他們理清思路,在緊張的活動中有一個空隙去調節思路和遊戲的節奏,之後帶著新的領悟重新回到挫折面前。

對孩子們來說,學習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發生的事情,但是,當他們不能集中或者無法傾聽的時候,那就是有一個情緒堵塞了他的思路,讓他的學習無法進行下去。心理學也佐證了這個觀點:學習在孩子輕鬆愉快的時候才能最高效地發生,表達、抒發不安情緒就是疏導學習障礙的過程。

3

寶貝大發脾氣能夠助睡眠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焦慮不安、暴躁崩潰,我們經常看到有的爸爸媽媽在寶貝哭的時候如臨大敵,立刻跟ta說:“不哭!”甚至稍嚴厲的家長還會讓孩子把眼淚“忍回去”。然而,我們不知道:睡眠困難也常由此而來。孩子靜下來休息的時候,壓抑的“情緒泡泡”會在大腦中逐漸升起。跟成年人一樣,當孩子心裡有壓力或者有一個未被疏通的事件時,很容易睡不安穩。因此,白天就應該讓孩子把情緒完整地發出來,這樣會提高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梳理了心緒、也就能睡得更安穩。

4

勇敢地拒絕孩子不是壞事

很多時候,寶貝發脾氣是因為我們對ta說“不”;因為這樣的互動而惹得ta大哭大鬧,我們會覺得這是我們自己的錯,但事實上,這絕不是壞事!“對孩子說不”能夠幫助孩子分清楚“被允許的事情”和“不被允許的事情”之間的邊界,這是孩子的成長中必然發生的,而喜歡釋放天性的寶貝爆發情緒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時我們不敢拒絕孩子、無法對ta說“不”,只是因為我們不想面對孩子後續的情緒爆發——害怕孩子激烈的表現會讓我們也立刻處於不安中。其實,拒絕孩子這並不阻礙我們安撫孩子、給ta愛和安全感,這就是“溫柔而堅定”的重要性。“說不”意味著你不害怕在育兒中出現一些比較混亂的場景、比較激烈的情緒,並且有信心去解決;但是你“一會兒說不,一會兒妥協”卻會讓孩子無法學會成長,反而學會在遇到不滿意事情的時候用“情緒化”的方式去解決。

5

發脾氣意味著孩子願意

跟你分享ta的感受

你信嗎?發脾氣其實也可以是一種對你的褒獎!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不是刻意用大發雷霆的方式來操控我們。他們其實能夠接受你對他們的各種拒絕、各種建議、各種要求,而大發雷霆是一個他附帶的“情緒資訊”——他想告訴你他對此的感受如何。你要堅定你的原則,但是同時也要體會他的悲傷情緒。

他可能會為“霜淇淋掉地上”發脾氣

或者“乳酪分成兩半 ”

這種小事而大發脾氣

這很心煩,對吧?但是“情緒爆發”只是一個假像,他只是想要告訴你他真正喜歡的東西,你讓他覺得安全、他願意跟你表達和傾訴。

6

壞脾氣讓你們變得更加親密

這個觀念可能會有些難以置信,但是它其實很容易在生活中觀察和驗證。愛生氣的小傢伙在暴怒的時候,肯定不會對你表現出多少溫情,但這不代表他心裡沒有。如果孩子想要發洩情緒,你不要急著去阻止或彌補。別說太多話、別表現得太服從,說一些溫暖的、堅定的、簡短的話給他就好,還要給他一個擁抱。你的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給了他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同時他也能夠感受到在你身邊是安全的。因此,情緒過後他通常會跟你更親密。

7

長遠來看,情緒的發洩能夠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時候孩子的負面情緒會以其他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攻擊別人,不想要分享,或者在日常瑣事上不配合,比如不愛穿衣服、不刷牙。別急著給寶貝貼標籤,別急著教育,很多日常現象並不代表“他是一個怎樣怎樣的孩子”,只是標誌著他現在在與自己的某種負面情緒抗爭。發脾氣能幫助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之後他就能夠表現出天生的懂事和乖巧。

8

脾氣留在家,公眾場合就容易乖

如果你的孩子能夠完全地釋放他的負面情緒,他感覺自己的不安和焦躁在家裡就足夠被傾聽和理解。我們越嚴格地要求孩子“無時無刻不控制住自己”,不留一絲餘地,他們心裡就會聚集起更多的緊張和壓力。美國著名育兒導師Michelle Pate說,“我們越多地在家裡營造讓孩子自如釋放不安情緒的氛圍,他們走出家門之後隨身帶著的、心裡積壓的負面情緒就會更少。”

孩子的各種情緒需要處理、需要土壤去消解,讓他留在家裡完整地處理就好;不然你就會苦惱:家裡的時候挺乖的,怎麼幼稚園的老師就說難管呢?

9

寶貝發脾氣的樣子

是我們忘了的那個初心

當孩子逐漸長大,他的哭泣會越來越少。你可以說這是成熟的標誌,是孩子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學會適應社會,學會壓抑自己,因為社會很少給我們表達情緒的土壤。對我們成年人、尤其是爸爸來說,尋找一片安全的空間讓我們能夠釋放出最真實的情緒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每次在孩子面前失控、崩潰,有時可能也是因為我們自己需要這麼一個肆意宣洩的機會。

不要急著讓孩子學著長大,先讓他好好享受珍貴的、“肆無忌憚”的童年,享受你給他營造的情緒表達空間吧!

10

孩子的壞脾氣

也是我們“治癒自己”的契機

孩子的壞脾氣,其實也觸動了我們內心很多複雜情緒。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爸媽可能沒能理解和共情我們的情緒。此刻,眼前孩子的不安可能一不小心就觸發了我們的童年記憶——那些我們沒有意識到、早已不記得的自己。育兒的過程也是我們自我成長的過程,讓我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認清楚自己,學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理智地尋求支持。

跟寶貝的狂風暴雨相處之後,我們也可以找時間去體會自己內心的小孩,照顧自己的情緒,跟朋友聊聊天、大哭大笑大鬧地宣洩一場。保持平靜不是要求你每一刻都壓抑自己情緒的波動,平和的心緒需要練習,而這第一步就是學會處理不安情緒,先在真正意義上重寫我們自己的應激模式,慢慢開始做一個平靜而美好的自己。

擇學堂微信平臺(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臺。共用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

孩子靜下來休息的時候,壓抑的“情緒泡泡”會在大腦中逐漸升起。跟成年人一樣,當孩子心裡有壓力或者有一個未被疏通的事件時,很容易睡不安穩。因此,白天就應該讓孩子把情緒完整地發出來,這樣會提高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梳理了心緒、也就能睡得更安穩。

4

勇敢地拒絕孩子不是壞事

很多時候,寶貝發脾氣是因為我們對ta說“不”;因為這樣的互動而惹得ta大哭大鬧,我們會覺得這是我們自己的錯,但事實上,這絕不是壞事!“對孩子說不”能夠幫助孩子分清楚“被允許的事情”和“不被允許的事情”之間的邊界,這是孩子的成長中必然發生的,而喜歡釋放天性的寶貝爆發情緒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時我們不敢拒絕孩子、無法對ta說“不”,只是因為我們不想面對孩子後續的情緒爆發——害怕孩子激烈的表現會讓我們也立刻處於不安中。其實,拒絕孩子這並不阻礙我們安撫孩子、給ta愛和安全感,這就是“溫柔而堅定”的重要性。“說不”意味著你不害怕在育兒中出現一些比較混亂的場景、比較激烈的情緒,並且有信心去解決;但是你“一會兒說不,一會兒妥協”卻會讓孩子無法學會成長,反而學會在遇到不滿意事情的時候用“情緒化”的方式去解決。

5

發脾氣意味著孩子願意

跟你分享ta的感受

你信嗎?發脾氣其實也可以是一種對你的褒獎!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不是刻意用大發雷霆的方式來操控我們。他們其實能夠接受你對他們的各種拒絕、各種建議、各種要求,而大發雷霆是一個他附帶的“情緒資訊”——他想告訴你他對此的感受如何。你要堅定你的原則,但是同時也要體會他的悲傷情緒。

他可能會為“霜淇淋掉地上”發脾氣

或者“乳酪分成兩半 ”

這種小事而大發脾氣

這很心煩,對吧?但是“情緒爆發”只是一個假像,他只是想要告訴你他真正喜歡的東西,你讓他覺得安全、他願意跟你表達和傾訴。

6

壞脾氣讓你們變得更加親密

這個觀念可能會有些難以置信,但是它其實很容易在生活中觀察和驗證。愛生氣的小傢伙在暴怒的時候,肯定不會對你表現出多少溫情,但這不代表他心裡沒有。如果孩子想要發洩情緒,你不要急著去阻止或彌補。別說太多話、別表現得太服從,說一些溫暖的、堅定的、簡短的話給他就好,還要給他一個擁抱。你的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給了他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同時他也能夠感受到在你身邊是安全的。因此,情緒過後他通常會跟你更親密。

7

長遠來看,情緒的發洩能夠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時候孩子的負面情緒會以其他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攻擊別人,不想要分享,或者在日常瑣事上不配合,比如不愛穿衣服、不刷牙。別急著給寶貝貼標籤,別急著教育,很多日常現象並不代表“他是一個怎樣怎樣的孩子”,只是標誌著他現在在與自己的某種負面情緒抗爭。發脾氣能幫助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之後他就能夠表現出天生的懂事和乖巧。

8

脾氣留在家,公眾場合就容易乖

如果你的孩子能夠完全地釋放他的負面情緒,他感覺自己的不安和焦躁在家裡就足夠被傾聽和理解。我們越嚴格地要求孩子“無時無刻不控制住自己”,不留一絲餘地,他們心裡就會聚集起更多的緊張和壓力。美國著名育兒導師Michelle Pate說,“我們越多地在家裡營造讓孩子自如釋放不安情緒的氛圍,他們走出家門之後隨身帶著的、心裡積壓的負面情緒就會更少。”

孩子的各種情緒需要處理、需要土壤去消解,讓他留在家裡完整地處理就好;不然你就會苦惱:家裡的時候挺乖的,怎麼幼稚園的老師就說難管呢?

9

寶貝發脾氣的樣子

是我們忘了的那個初心

當孩子逐漸長大,他的哭泣會越來越少。你可以說這是成熟的標誌,是孩子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學會適應社會,學會壓抑自己,因為社會很少給我們表達情緒的土壤。對我們成年人、尤其是爸爸來說,尋找一片安全的空間讓我們能夠釋放出最真實的情緒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每次在孩子面前失控、崩潰,有時可能也是因為我們自己需要這麼一個肆意宣洩的機會。

不要急著讓孩子學著長大,先讓他好好享受珍貴的、“肆無忌憚”的童年,享受你給他營造的情緒表達空間吧!

10

孩子的壞脾氣

也是我們“治癒自己”的契機

孩子的壞脾氣,其實也觸動了我們內心很多複雜情緒。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爸媽可能沒能理解和共情我們的情緒。此刻,眼前孩子的不安可能一不小心就觸發了我們的童年記憶——那些我們沒有意識到、早已不記得的自己。育兒的過程也是我們自我成長的過程,讓我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認清楚自己,學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理智地尋求支持。

跟寶貝的狂風暴雨相處之後,我們也可以找時間去體會自己內心的小孩,照顧自己的情緒,跟朋友聊聊天、大哭大笑大鬧地宣洩一場。保持平靜不是要求你每一刻都壓抑自己情緒的波動,平和的心緒需要練習,而這第一步就是學會處理不安情緒,先在真正意義上重寫我們自己的應激模式,慢慢開始做一個平靜而美好的自己。

擇學堂微信平臺(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臺。共用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