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綠色發展看青海——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新聞發佈會特寫

1月28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第二場新聞發佈會。

圖為媒體聚焦新聞發佈會。本報記者 黃靈燕 攝

1月28日14時50分,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新聞發佈會現場氣氛熱烈。媒體記者們摩拳擦掌,正等待著一場最新消息的發佈。

15時,發佈會正式開始。

4位“新聞發言人”到場——他們將揭曉2017年青海交上的一份“綠色發展成績單”。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綠色發展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今天的青海,

生態地位無可取代,對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

那麼,在過去的這一年裡,青海在加快生態大省生態強省建設的過程中,究竟有哪些綠色發展新亮點?

“在水環境方面,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94.7%,較國家確定的84.2%的考核目標高出了10.5個百分點。”青海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馮志剛這樣說;

“全省營造林面積首次突破400萬畝,達到403.8萬畝,為歷年平均任務量的2.5倍,

超額完成年度計畫任務,為再造青海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注入了強勁動力。”青海省林業廳副廳長鄧爾平這樣說;

“新能源裝備製造創新能力增強,光伏產品技術水準和生產規模處於國內領先,全產業鏈發展勢頭良好,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穩步崛起。”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于明臻這樣說;

“把生態文明建設和民生事業發展放在首要位置來抓,遵循保護生態就是改善民生福祉的理念,

將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相結合,創新生態保護機制,取得了綠色富民、綠色惠民的生態實踐成果。”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委常委、副縣長甘學斌這樣說。

果然,一開場,幾位發言人就“亮”出了王牌。幾組資料、幾個定位,一下子讓在場的所有記者對這份成績單做出了基本判斷:實!

生態資源就是最大的資源,生態優勢就是最大的優勢,綠色發展就是最大的發展。

對於“綠色資料”關注的背後,是所有人正在尋找的一個答案:青海實現綠色發展的軌跡。

為提升治汙效益,2017年共安排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4.6億元,支持實施13個成熟度高、績效目標明顯的水污染綜合治理專案;對於造林綠化而言,2017年用於國土綠化的自籌資金接近28億元,是近年來地方自籌資金比例最高、投入國土綠化資金最多的一年;在瑪多縣,是讓牧民群眾在參與生態保護、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國家公園園區建設中獲得更多的實惠,

增強了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未來五年,新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財富“蛋糕”在綠色發展中越做越大。相比過去的成績,所有人都期待著,接下來,我們能看到一幅怎樣的發展圖景。

“著力推進湟水河水污染防治由污染源控制向水質保護治理、由主要污染物削減向環境品質改善、由單一污染治理向流域綜合治理的全方位轉變。”

“每年完成400萬畝以上植樹造林任務,力爭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積達到8072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7.5%,河湟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30%。”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為引領,充分發揮資源和產業比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聚焦重點領域,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發展壯大具有青海資源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經濟、高端裝備、網路資訊等新興產業。”

透過發佈會的這個視窗,我們看到的是“一江清水向東流”,是“大幅度提升大美青海的綠色顏值”,是“形成綠色低碳迴圈、技術支撐可靠、資源特色鮮明的產業新體系”,是“農牧民的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主持人話音未落,記者蜂擁而上。

“能講講牧民的新生活嗎?”

“具體談談新能源產業吧?”

……

今天,我們既見證了媒體對青海綠色發展的關注與期待,也看到了青海對綠色發展的充足信心。

“每年完成400萬畝以上植樹造林任務,力爭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積達到8072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7.5%,河湟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30%。”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為引領,充分發揮資源和產業比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聚焦重點領域,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發展壯大具有青海資源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經濟、高端裝備、網路資訊等新興產業。”

透過發佈會的這個視窗,我們看到的是“一江清水向東流”,是“大幅度提升大美青海的綠色顏值”,是“形成綠色低碳迴圈、技術支撐可靠、資源特色鮮明的產業新體系”,是“農牧民的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主持人話音未落,記者蜂擁而上。

“能講講牧民的新生活嗎?”

“具體談談新能源產業吧?”

……

今天,我們既見證了媒體對青海綠色發展的關注與期待,也看到了青海對綠色發展的充足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