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民警蘇興博成最年輕反詐騙專家,常被群眾質疑

核心提示:性格內向的蘇興博以前不愛說話,現在話題都離不開反詐騙工作。“我喜歡通過各種管道、資源整合做好反電信網路詐騙的工作。與所有人聊天都能扯到工作上去。

”他笑著說。

蘇興博。受訪者供圖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湯瑜 報導

如今,魔方玩到11階的蘇興博可以拼出許多字,“天下無詐”是他最愛拼的四個字,“天下無詐雖然很難,但我們願意向這個目標不斷靠近。”他說。

作為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三中隊中隊長,

33歲的蘇興博被稱為警界最年輕的反電信詐騙專家,他所在的處置回應室主要負責電話攔截、涉案資金緊急止付等工作,旨在為群眾挽回和避免經濟損失。截至目前,該處置響應室已勸阻事主10萬余人次,挽回經濟損失1億餘元,攔截群眾轉帳匯款、避免財產損失6億餘元。

被群眾質疑成家常便飯

對於這種遠端非接觸性詐騙,勸阻過程的最大難點是溝通。“比如對正在被騙的事主進行電話勸阻時,

一些事主往往沉迷于騙術中,甚至把我們當成了騙子,被群眾質疑、謾駡是家常便飯。”蘇興博坦言,處置回應室的話務員基本上都有被罵哭的經歷。即使被罵哭,她們也會邊哭邊勸阻,努力打破群眾對騙子的盲從,爭取他們的信任,牢牢護住百姓的錢袋子。

近日,李女士就遭遇了一次詐騙。對方自稱是檢察院公職人員,告知她的帳戶涉及某個洗錢案件,

如不及時轉移錢款,將面臨嚴重刑事處罰。“我當時嚇壞了,老伴兒有病常年臥床,不能讓他知道。而且騙子說的有理有據,我就按要求將部分存款轉到他們提供的‘安全帳戶’內。還要將房產等財產抵押變現一併轉移。”李女士回憶說。銀行卡不能轉帳後,她接到了警方電話,對其進行勸阻。或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李女士對騙子深信不疑,甚至被對方利用上門找員警鬧事。

當時接待她的正是蘇興博,

“他耐心向我解釋騙子的把戲,經過長時間溝通,我才清醒過來。”李女士說。

對此,蘇興博提示,中國公檢法部門不會以電話、短信形式向群眾告知任何涉案資訊和提供所謂的“安全帳戶”。目前,冒充公檢法詐騙往往涉及資金數額較大,群眾切勿匯款,否則真的可能傾家蕩產。

從事打擊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多年,蘇興博親眼看到一個個事主因為遭遇電信網路詐騙而致家庭由富返貧、夫妻感情破裂甚至家破人亡,

少的被騙幾千元,有的甚至被騙近百萬元。即使案件告破,很多涉案資金也很難悉數追繳。在他看來,未雨綢繆,永遠好過亡羊補牢。為此,蘇興博多次下社區、進高校,向不同群體宣傳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的相關知識,告誡公眾提防電信網路詐騙。

在多年反詐騙宣傳中,他發現每次1-2小時的授課時間,並不能讓群眾完全瞭解電信網路詐騙犯罪,而發放宣傳單作用有限,市場上售賣的一些類似書籍,由於作者並不是從事反電詐的專業人員,內容也不夠準確。

於是,通過大量學習、閱讀並結合多年的業務實踐,去年7月,蘇興博利用業餘時間撰寫、自費出版《蘇警官反電信網路詐騙教戰手記》一書,從受害事主的角度剖析犯罪嫌疑人的騙術,分析提示如何防範電信網路詐騙。在隨後的下社區、進高校活動中,他將該書作為獎品、禮物免費向群眾發放。

和蘇興博在一起的朋友都有一個感覺,性格內向的他以前不愛說話,現在話題都離不開反詐騙工作。“我喜歡通過各種管道、資源整合做好反電信網路詐騙的工作。與所有人聊天都能扯到工作上去。”他笑著說。

立志成為反詐騙專家

蘇興博的父親是一位老公安,在刑偵總隊幹了一輩子刑事技術。小時候,蘇興博一家就住在單位宿舍裡,每天他都能看到父親工作的場景。

“我從小就想當員警,父親那身淘汰了的89式綠警服,不知被我偷穿過多少次。”他說。

高中畢業,蘇興博如願考上了中國刑警學院,學習痕跡檢驗專業。那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刑偵槍彈專家,為了這個目標他一直在努力,並小有所成,20多歲就受邀編寫了《槍彈痕跡識別圖冊》的第一個章節。

2007年7月,蘇興博被分配到刑偵總隊搞現場勘查。回憶5年的勘查經歷,他打開了話匣子:“現場勘查不一定是刑警工作中最累的,但絕對是最髒最苦的。高度腐敗的屍體,嗅覺和視覺上的衝擊是非常刺激的。”那幾年,他去過隨時可能塌方的黑煤窯,下過嫌疑人拋屍的懸崖,鑽過下水道,爬過高樓的塔尖。曾經冬天半夜下河撈碎屍塊,夏天忍著惡臭去垃圾場搜尋痕跡物證。

“印象最深的一次出現場,嫌疑人行兇逃離了現場,躲藏在社區一個地下室,我根據嫌疑人遺留的痕跡找到了他的藏身地,和同事一起把嫌疑人擒獲,起獲作案用的一把匕首。”他說。

像這樣根據痕跡,現場抓獲藏匿在周邊,隨身攜帶兇器的嫌疑人,蘇興博不止幹過一次。

儘管髒、累、危險,但現場勘查仍是他興趣所在,“出現場,每次都像是一個解謎的過程。”

2012年,蘇興博從技術崗位調至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偵查崗位工作。

新崗位,一切從零學起。

接觸電信網路詐騙不久,他遇到了一位被騙老人,這是一次讓他揪心的會面。老人七八十歲,一輩子的積蓄全部被騙走,造成了極大的身心創傷。“老人的遭遇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很重,通過我們的工作,能讓這樣的事情少發生、不發生,就是我們的收穫。”

從此,蘇興博立志要成為一名反電信網路詐騙方面的專家。為此,他跑遍了全國各地的詐騙高危地區,經過不斷摸索和總結,將實施騙術的重點歸結為兩方面,首先騙子要行騙,必須先聯繫事主,這就是通訊鏈;然後誘使事主轉帳匯款,就是資金鏈。只要切斷這兩個鏈條,就能保護群眾的財產安全。

但是,切斷這兩個鏈條,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騙子也與時俱進,他們無孔不入,不斷對抗升級、研究技術;關注時事資訊,並把騙術本土化、遠端化,讓人防不勝防。被騙後,資金迅速被多級轉帳、分散提取,追回的難度很大,證據也難以固定。

事實上,為了減少群眾損失,從騙子開始撥打電話聯繫事主時起,蘇興博和他的團隊就已經進入戰鬥狀態。這是一場遠端的較量,早發現幾分鐘,和事主、銀行、運營商進行溝通、協調,都能為事主挽回不少損失。

蘇興博說,做防詐騙工作最重要的是責任心。“員警工作是個良心活兒。如果以為給事主電話打了、資訊發了,任務就完成了,這樣的效果肯定和把工作追根究底做到窮盡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必須要把每一起案件當作自己的親人被騙一樣認真對待!”

原標題《反詐騙民警蘇興博 牢牢護住百姓的錢袋子》

而發放宣傳單作用有限,市場上售賣的一些類似書籍,由於作者並不是從事反電詐的專業人員,內容也不夠準確。

於是,通過大量學習、閱讀並結合多年的業務實踐,去年7月,蘇興博利用業餘時間撰寫、自費出版《蘇警官反電信網路詐騙教戰手記》一書,從受害事主的角度剖析犯罪嫌疑人的騙術,分析提示如何防範電信網路詐騙。在隨後的下社區、進高校活動中,他將該書作為獎品、禮物免費向群眾發放。

和蘇興博在一起的朋友都有一個感覺,性格內向的他以前不愛說話,現在話題都離不開反詐騙工作。“我喜歡通過各種管道、資源整合做好反電信網路詐騙的工作。與所有人聊天都能扯到工作上去。”他笑著說。

立志成為反詐騙專家

蘇興博的父親是一位老公安,在刑偵總隊幹了一輩子刑事技術。小時候,蘇興博一家就住在單位宿舍裡,每天他都能看到父親工作的場景。

“我從小就想當員警,父親那身淘汰了的89式綠警服,不知被我偷穿過多少次。”他說。

高中畢業,蘇興博如願考上了中國刑警學院,學習痕跡檢驗專業。那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刑偵槍彈專家,為了這個目標他一直在努力,並小有所成,20多歲就受邀編寫了《槍彈痕跡識別圖冊》的第一個章節。

2007年7月,蘇興博被分配到刑偵總隊搞現場勘查。回憶5年的勘查經歷,他打開了話匣子:“現場勘查不一定是刑警工作中最累的,但絕對是最髒最苦的。高度腐敗的屍體,嗅覺和視覺上的衝擊是非常刺激的。”那幾年,他去過隨時可能塌方的黑煤窯,下過嫌疑人拋屍的懸崖,鑽過下水道,爬過高樓的塔尖。曾經冬天半夜下河撈碎屍塊,夏天忍著惡臭去垃圾場搜尋痕跡物證。

“印象最深的一次出現場,嫌疑人行兇逃離了現場,躲藏在社區一個地下室,我根據嫌疑人遺留的痕跡找到了他的藏身地,和同事一起把嫌疑人擒獲,起獲作案用的一把匕首。”他說。

像這樣根據痕跡,現場抓獲藏匿在周邊,隨身攜帶兇器的嫌疑人,蘇興博不止幹過一次。

儘管髒、累、危險,但現場勘查仍是他興趣所在,“出現場,每次都像是一個解謎的過程。”

2012年,蘇興博從技術崗位調至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偵查崗位工作。

新崗位,一切從零學起。

接觸電信網路詐騙不久,他遇到了一位被騙老人,這是一次讓他揪心的會面。老人七八十歲,一輩子的積蓄全部被騙走,造成了極大的身心創傷。“老人的遭遇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很重,通過我們的工作,能讓這樣的事情少發生、不發生,就是我們的收穫。”

從此,蘇興博立志要成為一名反電信網路詐騙方面的專家。為此,他跑遍了全國各地的詐騙高危地區,經過不斷摸索和總結,將實施騙術的重點歸結為兩方面,首先騙子要行騙,必須先聯繫事主,這就是通訊鏈;然後誘使事主轉帳匯款,就是資金鏈。只要切斷這兩個鏈條,就能保護群眾的財產安全。

但是,切斷這兩個鏈條,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騙子也與時俱進,他們無孔不入,不斷對抗升級、研究技術;關注時事資訊,並把騙術本土化、遠端化,讓人防不勝防。被騙後,資金迅速被多級轉帳、分散提取,追回的難度很大,證據也難以固定。

事實上,為了減少群眾損失,從騙子開始撥打電話聯繫事主時起,蘇興博和他的團隊就已經進入戰鬥狀態。這是一場遠端的較量,早發現幾分鐘,和事主、銀行、運營商進行溝通、協調,都能為事主挽回不少損失。

蘇興博說,做防詐騙工作最重要的是責任心。“員警工作是個良心活兒。如果以為給事主電話打了、資訊發了,任務就完成了,這樣的效果肯定和把工作追根究底做到窮盡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必須要把每一起案件當作自己的親人被騙一樣認真對待!”

原標題《反詐騙民警蘇興博 牢牢護住百姓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