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本田重啟INSPIRE替換思鉑睿之後,前景就會變得更好嗎?

文|阪道

圖|阪道

本田在今年北京車展上一共做了三件“小”事:十代雅閣混動版正式亮相;理念EV Concept首發;INSPIRE Concept首發。

首先十代雅閣混動是作為車系新增的最高定位車款而存在,一個意料之中的產品。從第二款車開始就有點意思了,叫做“理念EV概念車”,記憶力好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理念”這個品牌,作為廣汽本田的合資自主品牌,正是在10年前的北京車展上宣告誕生,之後一直以複產一些本田老車型維生,後來逐漸銷聲匿跡。這部EV概念車雖然聽起來有點陌生,

但看看的話,會發現其線條和大小跟繽智非常相似,基本可以直接認定是繽智/X-RV的電動版。

最後一件事則是由東風本田發佈了INSPIRE Concept概念車,從實際構型來看,INSPIRE概念車的外觀、特別是側面比例與十代雅閣極其相像,所以應該是東風本田自己的中級轎車換代產品,

也即是思鉑睿車系的替換者。

除了首發三款新車外,本田還宣稱到2025年,將在中國推出20款以上“電動化”車型。不過以筆者對日語的理解,這個“電動化”多半是指包括了混動車型的電動化,算下來25款其實差不多。

開門見山地說,

這兩款概念車都可以算是量產前的預告,只需要把概念車的大燈想像得更實際,以及把輪轂想像得更小一些就行了。話說回來,要是讓我票選這兩款概念車最有意思的是哪款,那相比合情合理的理念EV概念車,顯然最後那位INSPIRE概念車更有意思。

明眼人大概都能猜出,理念EV概念車是為了“未來本田能在中國應對排放和油耗壓力(政策)”而生的產物,意味著本田在中國能否繼續生存的未來。

而INSPIRE概念車,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著過去—— 一個“未來”,一個“過去”,構成了本田中國在北京車展上的主題。

INSPIRE概念車這個名字

為什麼代表的是過去?

現在東風本田使用的是思鉑睿也即是“Spirior”這個名字,沒有歷史,就是一個名字而已。但INSPIRE就不同了,早在1989年這個車系就已經誕生在日本本土市場,

當時本田苦於沒有一款能跟豐田Chaser和日產桂冠對打的車型,所以搞了一個比雅閣更高端一點的轎車,名為“INSPIRE”。這個故事乍一看略普通,但如果說INSPIRE是第一代謳歌TL的先導車型(謳歌Vigor),歷史意義就立刻出來了。

到了1995年,INSPIRE的第二代車型是謳歌TL的日本本土車型,由於當時的謳歌品牌沒有進入日本市場,所以本田為了能讓主打高端的謳歌車型進入本土市場,就想了一堆新名字,第一代謳歌TL就是以“本田INSPIRE”這個名字進入日本本土市場的。而與現在的雅閣相關聯,是從2003年的第四代開始的INSPIRE,緣由很簡單:第四代INSPIRE實際上就是美國/中國規格的第七代雅閣,直到第九代才將中美日三地的雅閣統一了名稱。

現在,INSPIRE這個名字又在中國市場重生,作為替代思鉑睿的存在,可以說是見證(複刻)歷史了。

INSPIRE和第十代雅閣有什麼不同?

概念車型本身的亮點說實話還是不多,簡而言之就是十代雅閣的馬甲。當然兩者也不至於像一汽豐田IZOA和廣汽豐田C-HR那樣幾乎完全一致,INSPIRE概念車在不少地方還是有自己的個性表達的。比如車頭,INSPIRE概念車的前臉明顯和十代雅閣的大嘴設計完全不同,倒是和剛發佈沒幾個月的新一代音塞特很相似。車尾則更像是“尾燈正常版”的十代雅閣,造型多半來自現款思鉑睿。

可以看出,INSPIRE概念車的外觀變化得更加保守了,這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因為以往思鉑睿相對於雅閣是更加激進的。比方說第一代思鉑睿相對於雅閣空間更小,懸掛更硬,整體表現非常緊湊;第二代思鉑睿則大打運動牌,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是本田2.4L發動機系列輸出功率最高的,還配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但到了INSPIRE概念車,側面的“Hybrid”標識說明了一切——既然用混動當招牌,那動力總成相對十代雅閣多半不會發生多少變化。

用INSPIRE替換思鉑睿後,

它的前景會怎樣?

可以看到,INSPIRE概念車對於東風本田來說只是思鉑睿變了個名字,差異還變得更小了。之前的思鉑睿賣得不太好,難道說換個名字,然後設計上不太那麼強調“運動化”,事情就會變得更好了呢?

或許會好,或許不會,這裡有一個矛盾存在:思鉑睿本身所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因為“思鉑睿”這個名字而影響的,換個更有內涵的名字,多半只是多了一份談資,但思鉑睿時代已經證明,東風本田是不缺乏談資的,第一代思鉑睿是謳歌TSX換標,用料大大的好;第二代的動力總成技術先進、動力強大,加速一點也不輸當時的用2.0T的中級車,這些都是談資,但思鉑睿的實際表現依然不盡人意。

因此總的來說,INSPIRE拿過歷史的接力棒多半不會讓自己跑得更快,問題的突破點應該在其它地方。東風本田或許看到豐田卡羅拉和雷淩這種“先富帶動後富”的案例,也可能看到繽智和X-RV這種雙雄大鬧SUV界的故事,總之東風本田的中級概念轎車——INSPIRE概念車跟十代雅閣更相似了,甚至還更傳統了。中級轎車雙車戰略在邁騰和帕薩特上已經試過了,很成功。但雅閣和INSPIRE能不能成功,還是期待一下東風本田在下半年INSPIRE正式亮相的時候,會不會有新的操作之類的。

比方說,要不我們來猜猜INSPIRE會用什麼中文名吧。

INSPIRE的第二代車型是謳歌TL的日本本土車型,由於當時的謳歌品牌沒有進入日本市場,所以本田為了能讓主打高端的謳歌車型進入本土市場,就想了一堆新名字,第一代謳歌TL就是以“本田INSPIRE”這個名字進入日本本土市場的。而與現在的雅閣相關聯,是從2003年的第四代開始的INSPIRE,緣由很簡單:第四代INSPIRE實際上就是美國/中國規格的第七代雅閣,直到第九代才將中美日三地的雅閣統一了名稱。

現在,INSPIRE這個名字又在中國市場重生,作為替代思鉑睿的存在,可以說是見證(複刻)歷史了。

INSPIRE和第十代雅閣有什麼不同?

概念車型本身的亮點說實話還是不多,簡而言之就是十代雅閣的馬甲。當然兩者也不至於像一汽豐田IZOA和廣汽豐田C-HR那樣幾乎完全一致,INSPIRE概念車在不少地方還是有自己的個性表達的。比如車頭,INSPIRE概念車的前臉明顯和十代雅閣的大嘴設計完全不同,倒是和剛發佈沒幾個月的新一代音塞特很相似。車尾則更像是“尾燈正常版”的十代雅閣,造型多半來自現款思鉑睿。

可以看出,INSPIRE概念車的外觀變化得更加保守了,這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因為以往思鉑睿相對於雅閣是更加激進的。比方說第一代思鉑睿相對於雅閣空間更小,懸掛更硬,整體表現非常緊湊;第二代思鉑睿則大打運動牌,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是本田2.4L發動機系列輸出功率最高的,還配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但到了INSPIRE概念車,側面的“Hybrid”標識說明了一切——既然用混動當招牌,那動力總成相對十代雅閣多半不會發生多少變化。

用INSPIRE替換思鉑睿後,

它的前景會怎樣?

可以看到,INSPIRE概念車對於東風本田來說只是思鉑睿變了個名字,差異還變得更小了。之前的思鉑睿賣得不太好,難道說換個名字,然後設計上不太那麼強調“運動化”,事情就會變得更好了呢?

或許會好,或許不會,這裡有一個矛盾存在:思鉑睿本身所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因為“思鉑睿”這個名字而影響的,換個更有內涵的名字,多半只是多了一份談資,但思鉑睿時代已經證明,東風本田是不缺乏談資的,第一代思鉑睿是謳歌TSX換標,用料大大的好;第二代的動力總成技術先進、動力強大,加速一點也不輸當時的用2.0T的中級車,這些都是談資,但思鉑睿的實際表現依然不盡人意。

因此總的來說,INSPIRE拿過歷史的接力棒多半不會讓自己跑得更快,問題的突破點應該在其它地方。東風本田或許看到豐田卡羅拉和雷淩這種“先富帶動後富”的案例,也可能看到繽智和X-RV這種雙雄大鬧SUV界的故事,總之東風本田的中級概念轎車——INSPIRE概念車跟十代雅閣更相似了,甚至還更傳統了。中級轎車雙車戰略在邁騰和帕薩特上已經試過了,很成功。但雅閣和INSPIRE能不能成功,還是期待一下東風本田在下半年INSPIRE正式亮相的時候,會不會有新的操作之類的。

比方說,要不我們來猜猜INSPIRE會用什麼中文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