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古代戰場上的靈魂戰車,從未消失只在等待鳳凰涅槃

戰車又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它是古代戰爭中用於攻守的車輛。

戰車最早在中國古代和西歐冷兵器時代都出現過,距今約4600年的蘇美爾四輪野烏爾驢車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

中國古代戰車被認為最早起源于夏朝,或者是商代,而據《史記》記載,殷帝紂王33年(即西元前1027年),“牧野洋洋,……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期清明”,周武王以遵奉文王之命,“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為號召,在呂望等人輔佐下率領大軍“戎車三百乘,

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與夏戰於牧野”。“(武王)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兵皆崩叛”。 紂王倉皇逃回朝歌,見大勢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軍佔領商都,商朝滅亡。

這大概是我國史書裡有關車戰的最早的記載,史稱“牧野之戰”。

春秋時期常以擁有戰車數量的多少為准衡量國力強弱,

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

從商經 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的作戰方 式。商周時期的雙輪戰車,增強了軍隊的機動性;車上甲士的青 銅兵器裝備發揮了當時兵器的最大威力;車上還配備有旗、鼓、 鐸、鐃,用以保證軍隊的通信聯絡和戰鬥指揮。

到戰國時期,趙五靈王“胡服騎射”改變禮數,適應了時代的變化,最早的騎兵也在這一時期出現。經秦到漢朝建立以後,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臺,走向沒落。

國古代戰車的沒落也並不單單是因為步兵,騎兵出現,還有原因在於戰車只適於平原作戰,不適應複雜的地步外,弩和馬鐙的發明,也是重要的原因。

有愛好者考證認為,

漢初已經是步兵第一,騎兵第二,車兵第三。

直到宋朝,為擺脫從前“車馳卒奔”的作戰方式,對戰車進行改進並增加功能,配火器裝備,可以說宋代是戰車重上戰場的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是冬眠數百年戰車鳳凰涅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