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州第一大村的前世今生

有人說,祝官屯是魯西北第一大村。對此,筆者未做過專門考證,不敢苟同;但說它是,倒是名副其實。

清朝時,祝官屯是祝官裡駐地。在清·乾隆《武城疆域圖》上,附近還有位官裡(東屯)、南朱裡(南大屯)、鄭官裡(鄭官屯)、占官裡(占官屯)、唐留裡(南北甘泉)等。裡,是介於鄉和村之間的基層行政管理單位,一般設在大村。這些清代的裡之所在,幾乎都是現在全縣有名的大村巨莊。這些村的成村過程、村內規制、文化教育、風俗人物、神話傳說等歷史記憶,

帶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點,筆者把它叫做大村文化。老城鎮祝官屯村,就是武城縣大村文化的代表。

外地的許多大村巨莊,有些是因古而大。村莊古老,年歲久了,繁殖的人群眾多,所以村大。而武城縣的這些大村卻不是這樣。因明初的“靖難之役”,兵災瘟疫加之逃亡避難,這方土地幾近沒人。有資料記載,說當時全縣所剩人口極少,絕大多數農戶和村莊,都是明初幾次移民的結果。

村莊都並不古老。大村的形成是由多個居住鄰近的小村合併而來。據祝官屯的村老們講,該村就是由當時的張劉莊、姜霍行、丁於行、新宅、王家喬、李家群、後店、祝官屯八個小村組成的,因燕王掃北就剩下姓祝的一戶,祝官屯最早,所以就一直沿用了祝官屯這個名字。該村移民主要來自山西洪洞和膠東的登州府。第一批移民到地落戶,後來又有親戚朋友陸續投奔而來,
所以村莊漸大。在武城縣的移民文化中,筆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凡是移民戶大都繁衍迅速,人丁興旺;而遺留下來的坐地戶反而增長緩慢,大都成了本村後世的小家微族。原來以為大村巨莊必有大戶財主,家大族旺又雇工佃戶眾多,才成就了大村。後來,研究多了,反而發現,凡是人口繁衍快的村莊,幾乎沒出過大戶望族式的財主,平民百姓生活是窮點,但都兒孫眾多。
祝官屯這個第一大村的形成史,正可佐證以上觀點。

凡大村,過去都廟宇眾多。祝官屯村更為典型。據老人講,明清時期,祝官屯全村共有34座廟宇,每個十字街、丁字街都有一座廟。現在人們還能說上來的有白義廟(供奉白蛇)、三義廟(劉關張)、關帝廟、地藏廟、鄭公廟、龍王廟、觀音廟等。對於祝官屯龍王廟,清·乾隆《武城縣誌》與民國《增訂武城縣誌續編》皆有載。志稱:“在祝官屯,舊時禱雨立應,

有術士過之,釘其頭後遂絕,無靈異”。而觀音廟就更為出名。據說,該廟為本村的霍家所修。霍真,明末曾任過東昌府的一個縣令,為修築觀音廟而勸民捐款;斂錢多,廟修的就大,占地40餘畝,氣勢宏偉。清·乾隆《武城疆域圖》上有明顯標示,清·乾隆《武城縣誌》與民國《增訂武城縣誌續編》皆有記載。

大村因為村大所以各行各業齊全,特別是教育、文化、貿易等。祝官屯義學:始創建于清初,時為縣內四大義學之一。清·乾隆《武城縣誌》載:有宅一所,膏火地(學田)四十八畝九分三厘有奇,又邑人周子掄輸地五畝六分,又僧明有捐地三十五畝五分三百厘有奇,共九十餘畝。祝官屯民立初等小學堂,創辦於清末,光緒《武城鄉土志略》僅簡略記載有二所,其具體年代及情況不詳。該村教育文化建設啟動較早,曾出過16名秀才,2名拔貢。祝官屯唱小戲遠近出名,常年有“子弟班”演練,聘南大屯的孫姓師傅親自指導。大村有集市也算共同特點。祝官屯大集原來是三八,1992年改成二七。祝官屯因緊靠運河,還具有運河文化的一些特點,歷史上村中習武之人較多,陳寶桐、陳春德曾開武館授徒傳藝。最出名者劉德海,耍一套猴棍猴拳,曾在全地區比賽中獲獎。

大村巨莊多出忠義節烈之士。村大人多,人多氣盛,村人多有自豪感和俠義行為,慢慢養成一股凜凜豪氣;可能不出(或少出)功名人物、官場政客,但一定會孕育出英雄豪傑和貞節烈女。村人李忠義(幼時名李海青),著名抗日將領。幼時家境貧寒,隨母乞討。稍長,其兄將母及其接往東北黑河,以為人牧牛為生。後逃往深山加入綠林,被舉為首領。“九·一八”事變後,李忠義痛恨日本人燒殺搶掠,決心抗日,給日偽軍以重大殺傷。東北三省全部淪陷後,李忠義的隊伍也在戰鬥中迅速發展到五、六千人,並在多次戰鬥中屢建奇功。由於抗戰有功,1936年,李忠義被推薦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而他卻表示願回北方召集舊部繼續抗日。“七·七”事變後,李忠義與東北義勇軍青年領袖趙侗通力協作,屢創敵軍。後因趙被策反投日,暗中將李忠義殺害。一代抗日梟雄,竟死於豎子之手,豈不令人痛哉。

祝官屯村西北有“姑嫂墳”,明代古墓,位於運河大堤以東農田中,由一座大墳、兩株古松、若干石碑組成,迄今已400多年。相傳,明慶歷年間,青年陳立河娶本村姑娘孫淑姬為妻,與老母和小妹媛媛一家四口艱難度日。婚後不久陳立河被官府抓丁,離家外出當兵參戰,一走幾年,杳無音訊。後來,傳說陳立河在外戰死,永遠回不來了。妻子孫淑姬強忍悲痛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擔,並多次拒絕別人相勸好意,表示永不再嫁嫁,侍奉婆婆直到入土為安。小姑媛媛見寡嫂如此孝義,便也矢志不嫁,決心終生與寡嫂相依為命。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歹徒持刀闖入陳家,欲行不軌。孫淑姬拼命反抗,與賊廝打一處。惡賊惱羞成怒,舉刀砍死了淑姬。搏鬥聲驚醒小姑媛媛。她手持剪刀一躍而出,見嫂被殺,怒恨交加,一邊高呼,一邊揮剪向歹徒刺去。惡賊見狀膽怯,倉皇而逃。媛媛抱起嫂嫂屍體,嚎啕大哭,血淚橫流,毅然持刀刺胸自盡,隨寡嫂赴義而去。鄉親們含淚將兩位烈女合葬一處,起了這座“姑嫂墳”。幾百年來,人們崇敬兩位村女的孝貞節義行為,紛紛前來祭掃弔唁,並在墳前植松立碑,以示紀念。民眾自願在墳前所立石碑,到2015年5月底已達97方之多。2007年10月,“姑嫂墳”列入武城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目。

祝官屯村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革命志士投身殺敵戰場,隨武城縣大隊轉戰運河兩岸。抗戰勝利後,該村有100多人參加八路軍,隨陳再道將軍南下;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該村有32名烈士為革命獻身。祝官屯村的南下幹部,在南方各地曾任正師級以上職務的,就有近10人。

在祝官屯村也曾發生過著名的抗日故事。1945年7月6日,武城縣大隊偵知,日偽知縣周杏村已經在濟南開完會,今日經恩縣返回武城。於是副大隊長李嘉川、副政委蔣懷玉,遂帶領基幹第二連30餘人,在祝官屯村北公路兩側高粱地裡埋伏。時至下午3時左右,周杏村騎著馬,在40多名偽軍護擁下如期而至。突然槍聲、呐喊聲響成一片,護衛的偽軍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與其主子周杏村一起舉手投降,當了俘虜。

大村一般文化豐厚,人多嘴雜,神話傳說往往是人們茶餘飯後的開心消遣。村裡老人說,祝官屯和趙莊兩村是一個土地爺爺。此神酷愛杯中之物,常常喝的大醉酩酊。土地奶奶就與之慪氣,跑回趙莊不回來了。土地爺爺去叫,兩神發生口角。爺爺一氣之下,拽了奶奶往回拉,結果就劃成了現在兩村之間的一條大溝。過去,村人大都迷信,天旱之時就設法求雨。祝官屯的村人就去叼嘴(現在的東西徐村)廟裡偷關老爺像,然後抬著關爺塑像轉圈晾曬,曬得關爺出汗才算結束,晚上再偷偷給人家送回去。如此求雨,往往靈驗。

相傳,過去的村裡常有體弱的婦女愛得撞克,精魔附身。運河以東祝官屯附近有陳姓神漢,師傳絕技,能下鬼門十三針,往往針到症除。他自出道以來,雖經多治廣,但從未下全過十三針。其故有二:一為師諭。若下全鬼門十三針,附體魔障必應針而絕,太過殘忍,還是以驅走為便;二為魔勸。曾于下針之時有魔勸告,“汝執針為業,吃喝憑此,魔盡則業不存矣。”所以,陳翁在運河兩岸行道多年,醫人無數,然皆驅魔不除,治魔不絕。到他晚年患病臥床,力不能執針之時,群魔畢至,害他甚苦。陳翁治魔一世,終死魔手。待他出殯之日,又天降大雨,行棺艱難,墓穴之內水深齊胸,幾乎不能下葬。村人不解,一生救人之人何以落此終結。有賢者曰:除魔不盡,必遭魔害,此亦天道也。

(時雲山)

時為縣內四大義學之一。清·乾隆《武城縣誌》載:有宅一所,膏火地(學田)四十八畝九分三厘有奇,又邑人周子掄輸地五畝六分,又僧明有捐地三十五畝五分三百厘有奇,共九十餘畝。祝官屯民立初等小學堂,創辦於清末,光緒《武城鄉土志略》僅簡略記載有二所,其具體年代及情況不詳。該村教育文化建設啟動較早,曾出過16名秀才,2名拔貢。祝官屯唱小戲遠近出名,常年有“子弟班”演練,聘南大屯的孫姓師傅親自指導。大村有集市也算共同特點。祝官屯大集原來是三八,1992年改成二七。祝官屯因緊靠運河,還具有運河文化的一些特點,歷史上村中習武之人較多,陳寶桐、陳春德曾開武館授徒傳藝。最出名者劉德海,耍一套猴棍猴拳,曾在全地區比賽中獲獎。

大村巨莊多出忠義節烈之士。村大人多,人多氣盛,村人多有自豪感和俠義行為,慢慢養成一股凜凜豪氣;可能不出(或少出)功名人物、官場政客,但一定會孕育出英雄豪傑和貞節烈女。村人李忠義(幼時名李海青),著名抗日將領。幼時家境貧寒,隨母乞討。稍長,其兄將母及其接往東北黑河,以為人牧牛為生。後逃往深山加入綠林,被舉為首領。“九·一八”事變後,李忠義痛恨日本人燒殺搶掠,決心抗日,給日偽軍以重大殺傷。東北三省全部淪陷後,李忠義的隊伍也在戰鬥中迅速發展到五、六千人,並在多次戰鬥中屢建奇功。由於抗戰有功,1936年,李忠義被推薦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而他卻表示願回北方召集舊部繼續抗日。“七·七”事變後,李忠義與東北義勇軍青年領袖趙侗通力協作,屢創敵軍。後因趙被策反投日,暗中將李忠義殺害。一代抗日梟雄,竟死於豎子之手,豈不令人痛哉。

祝官屯村西北有“姑嫂墳”,明代古墓,位於運河大堤以東農田中,由一座大墳、兩株古松、若干石碑組成,迄今已400多年。相傳,明慶歷年間,青年陳立河娶本村姑娘孫淑姬為妻,與老母和小妹媛媛一家四口艱難度日。婚後不久陳立河被官府抓丁,離家外出當兵參戰,一走幾年,杳無音訊。後來,傳說陳立河在外戰死,永遠回不來了。妻子孫淑姬強忍悲痛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擔,並多次拒絕別人相勸好意,表示永不再嫁嫁,侍奉婆婆直到入土為安。小姑媛媛見寡嫂如此孝義,便也矢志不嫁,決心終生與寡嫂相依為命。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歹徒持刀闖入陳家,欲行不軌。孫淑姬拼命反抗,與賊廝打一處。惡賊惱羞成怒,舉刀砍死了淑姬。搏鬥聲驚醒小姑媛媛。她手持剪刀一躍而出,見嫂被殺,怒恨交加,一邊高呼,一邊揮剪向歹徒刺去。惡賊見狀膽怯,倉皇而逃。媛媛抱起嫂嫂屍體,嚎啕大哭,血淚橫流,毅然持刀刺胸自盡,隨寡嫂赴義而去。鄉親們含淚將兩位烈女合葬一處,起了這座“姑嫂墳”。幾百年來,人們崇敬兩位村女的孝貞節義行為,紛紛前來祭掃弔唁,並在墳前植松立碑,以示紀念。民眾自願在墳前所立石碑,到2015年5月底已達97方之多。2007年10月,“姑嫂墳”列入武城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目。

祝官屯村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革命志士投身殺敵戰場,隨武城縣大隊轉戰運河兩岸。抗戰勝利後,該村有100多人參加八路軍,隨陳再道將軍南下;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該村有32名烈士為革命獻身。祝官屯村的南下幹部,在南方各地曾任正師級以上職務的,就有近10人。

在祝官屯村也曾發生過著名的抗日故事。1945年7月6日,武城縣大隊偵知,日偽知縣周杏村已經在濟南開完會,今日經恩縣返回武城。於是副大隊長李嘉川、副政委蔣懷玉,遂帶領基幹第二連30餘人,在祝官屯村北公路兩側高粱地裡埋伏。時至下午3時左右,周杏村騎著馬,在40多名偽軍護擁下如期而至。突然槍聲、呐喊聲響成一片,護衛的偽軍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與其主子周杏村一起舉手投降,當了俘虜。

大村一般文化豐厚,人多嘴雜,神話傳說往往是人們茶餘飯後的開心消遣。村裡老人說,祝官屯和趙莊兩村是一個土地爺爺。此神酷愛杯中之物,常常喝的大醉酩酊。土地奶奶就與之慪氣,跑回趙莊不回來了。土地爺爺去叫,兩神發生口角。爺爺一氣之下,拽了奶奶往回拉,結果就劃成了現在兩村之間的一條大溝。過去,村人大都迷信,天旱之時就設法求雨。祝官屯的村人就去叼嘴(現在的東西徐村)廟裡偷關老爺像,然後抬著關爺塑像轉圈晾曬,曬得關爺出汗才算結束,晚上再偷偷給人家送回去。如此求雨,往往靈驗。

相傳,過去的村裡常有體弱的婦女愛得撞克,精魔附身。運河以東祝官屯附近有陳姓神漢,師傳絕技,能下鬼門十三針,往往針到症除。他自出道以來,雖經多治廣,但從未下全過十三針。其故有二:一為師諭。若下全鬼門十三針,附體魔障必應針而絕,太過殘忍,還是以驅走為便;二為魔勸。曾于下針之時有魔勸告,“汝執針為業,吃喝憑此,魔盡則業不存矣。”所以,陳翁在運河兩岸行道多年,醫人無數,然皆驅魔不除,治魔不絕。到他晚年患病臥床,力不能執針之時,群魔畢至,害他甚苦。陳翁治魔一世,終死魔手。待他出殯之日,又天降大雨,行棺艱難,墓穴之內水深齊胸,幾乎不能下葬。村人不解,一生救人之人何以落此終結。有賢者曰:除魔不盡,必遭魔害,此亦天道也。

(時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