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融監管風暴來襲:“一行三會”集體亮劍,銀監會10日發9文

短短10天之內,一行三會相繼表態要“加強金融監管”,銀監會更是在10個工作日內發出9份檔,一場金融監管風暴已經來襲。央行旗下《金融時報》援引地方金融監管人士稱,不只是銀監會,

事實上“一行三會”都在全面加強監管,這是金融業今年的主旋律,“金融亂象,有病就要醫。”

金融嚴管之下,千億委外贖回潮持續擴散,波及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專戶。據券商中國消息,委外贖回潮持續擴散,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在內的各類大中小銀行都加入其中。最近好多委外專戶不計成本地賣出債券,就是為了能換回資金,非銀機構被銀行贖回委外逼得資金壓力也很大。

監管日漸收緊,還引發了市場對於貨幣總量的擔憂。《中國證券報》援引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機構稱,金融系統內部去杠杆和信用收縮的大幅推進,可能逐步引發貨幣總量和實體經濟信用的收縮,其對資本市場整體的壓制作用,仍需投資者保持密切關注。

以下是一行三會近期表態內容重點:

央行:對資管實施穿透式監管 不希望致市場恐慌

4月18日 - 中國央行金融監管協調辦公室副主任苟文均在《中國金融》雜誌撰文表示,

針對國內資產管理業務領域存在的多層嵌套、杠杆不清、監管套利等亂象,應按業務屬性確定行為規則和監管主體,強化監管的統籌協調,對資管實施穿透式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

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出現的系統性風險隱患,基本上都與資產管理業務無序擴張有關。為更好實施穿透監管,應加快建立便於穿透式監管的資產管理產品統計監測框架;向下穿透核查底層資產、向上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應同時進行。

但央行不希望監管政策致市場恐慌局面持續,接近央行的權威人士向路透表示,在政策轉折的時候,預期調整會導致市場恐慌和超調。和今年春節前後央行上調市場政策利率一樣,最近銀監會金融監管政策措施不斷,市場都做出了比較明顯的反應,央行並不希望這種局面持續。

證監會:針對次新股等惡性操作查處16起案件

本月14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部署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16起案件,針對次新股等惡性操作,目前相關調查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部分案件已取得重大突破。線索顯示,部分新上市的股票上市後連續上漲,短期漲幅較大,價量均現異常,同時多組高度可疑的關聯帳戶已涉嫌操縱市場。

就此,

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將通過立案堅決查處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穩定發展。張曉軍指出,操縱市場人為製造交易是證監會稽查執法的重點,誤導欺騙其他投資者,破壞市場投資定價功能,易積攢風險。

銀監會:整治“三違反”、“三套利”,嚴管影子銀行

郭樹清履職中國銀監會主席一個月有餘,銀監會10個工作日內發出9份文件,掀起影子銀行監管風暴。

其中,45號文提出,為穩健規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決定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46號文則要求“專項治理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三套利”)。

2017年一季度,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485件,罰沒金額合計1.9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97名。其中,19高管任職資格被取消,11人禁入銀行業。

行業人士稱,當前銀行表外理財、同業等業務隱形杠杆很高,且底層資產不明,而當前剛性兌付未打破、表內表外業務未真正隔離,金融去杠杆是早晚的事。這一系列檔是“防風險、去杠杆”思路的強化,標誌著2012年以來,以金融自由化創新、影子銀行繁榮、資管理財井噴為特徵的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迎來分水嶺。

他們認為,收緊的趨勢在今年將尤為突出,目前只是一個開始,只有金融市場真正回歸有序才可能迎來監管鬆綁。

3月29日-4月12日銀監會文件匯總:

保監會:清查違規資金運用、股東虛假注資、資訊披露不實等問題

昨日,保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監管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嚴防嚴管嚴控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清查違規資金運用、股東虛假注資、公司治理失效、資訊披露不實等問題。

通知稱,加強對監管行為再監督,嚴肅監管紀律,嚴防內外勾結干擾監管工作正常進行。要把業務擴張激進、風險指標偏離度大的異常機構作為監管重點,在市場准入、產品審批備案、高管核准等方面進行必要的限制;對利用保費虛假注資、關聯交易侵佔公司利益等挑戰監管底線、無視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

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決定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46號文則要求“專項治理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三套利”)。

2017年一季度,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485件,罰沒金額合計1.9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97名。其中,19高管任職資格被取消,11人禁入銀行業。

行業人士稱,當前銀行表外理財、同業等業務隱形杠杆很高,且底層資產不明,而當前剛性兌付未打破、表內表外業務未真正隔離,金融去杠杆是早晚的事。這一系列檔是“防風險、去杠杆”思路的強化,標誌著2012年以來,以金融自由化創新、影子銀行繁榮、資管理財井噴為特徵的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迎來分水嶺。

他們認為,收緊的趨勢在今年將尤為突出,目前只是一個開始,只有金融市場真正回歸有序才可能迎來監管鬆綁。

3月29日-4月12日銀監會文件匯總:

保監會:清查違規資金運用、股東虛假注資、資訊披露不實等問題

昨日,保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監管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嚴防嚴管嚴控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清查違規資金運用、股東虛假注資、公司治理失效、資訊披露不實等問題。

通知稱,加強對監管行為再監督,嚴肅監管紀律,嚴防內外勾結干擾監管工作正常進行。要把業務擴張激進、風險指標偏離度大的異常機構作為監管重點,在市場准入、產品審批備案、高管核准等方面進行必要的限制;對利用保費虛假注資、關聯交易侵佔公司利益等挑戰監管底線、無視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