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移動互聯網和碎片化時代,我們該怎樣讀書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

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世界讀書日為什麼會選在4月23日,因為這一天是很多著名作家、著作者的生日或忌日,其中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亞、賽凡提斯、納博科夫。賽凡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享譽全世界,他可能是自書籍誕生以來最著名的為書而發狂的人,在文本世界中他受盡了嘲笑和愚弄,然而全世界的讀者依然喜歡他,

並把最深的敬意獻給他,因為他是一個有信仰有理想有思想有行動的讀書人。他的理想其實也是我們的理想,誰不希望這個世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幸福呢!他的理想來自書籍,他渴望最完美的愛情,最神聖的事業,最純潔的世界。然而他的理想與現實卻構成了巨大的反差。用一句很流行的話概括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曾經是這樣,現在也如此。然而,人類從未放棄理想。

不過,我們也會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正在改變自己的讀書方式以及閱讀的心態。

平板電腦與電子閱讀器是移動的圖書館,因儲存量大、圖書價格低廉、攜帶方便而受到歡迎。我自己已經擁有Ipad、Kindle,

但就我個人使用體驗而言,我仍然傾向於閱讀紙質圖書,而且我每年都要花費兩千元左右購買紙質圖書。為什麼喜歡閱讀紙質圖書可以說出許多理由,比如可以嗅到油墨的芳香以及觸摸紙張時的質感,或粗糙,或細膩,或厚重,或輕盈,或剛勁 或柔美。現在的圖書裝幀設計也是非常漂亮,光看封面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其所謂“惟書有色,豔於西子;惟書有華,秀於百卉。
”我經常回味上小學時每學期開學第一天發書時的情形,那時我拿到課本是一邊翻一邊聞的,那是一種非常陶醉的感覺。紙質圖書可以自由地來回翻頁,這一點平板也好,Kindle也好,確實不是那麼便利,手指的單一滑動與兩隻手協同翻頁還是有區別的。就我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使用平板和Kindle要以犧牲書寫工具為代價,即不能像在紙上那樣自由地劃線、批註和點評了。我感覺這妨礙或削弱了電子產品所能帶給我的舒適和愉悅,
因為劃線、批註和點評是深度閱讀的不可或缺的構成。

雖然如此,我並不認為數位化閱讀與紙質閱讀之間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關係,我也不認為將來會有一天數位化閱讀完全取代紙質閱讀。多了一種閱讀媒介和方式,只能豐富和增加人們的閱讀體驗,同時讓人感受到科技文明的巨大進步,以及人本身在智力和發明領域的巨大創造力。我們沒有必要僅僅為了發思古之幽情而拒絕擁抱最新的技術成果。但是我們也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即不顧一切地擁抱最新的技術成果而不再繼續發思古之幽情。我倒情願做一個五棲讀書人:圖書族、PC族、Ipad族、Kindle族和手機族。

在此,我想反思一下中國語文教育的一些問題。長期以來,中國語文教育備受詬病,人們指出的原因林林總總。我個人的看法與眾不同,我認為造成中國語文教育出現失誤的根源之一是由於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在教材使用上採用的都是單篇體系,而不是書籍體系。我所說的單篇體系指的是一系列單篇文章的組合,貌似相關其實相關度不大;書籍體系指的是有一定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獨立著作。語文教育採用單篇組合體系,這是一種策略性的失誤,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與耐性。很多人懷念葉聖陶民國時期的語文教科書,然而他採納的正是這種單篇體系。個人以為,這種單篇體系遠遠不如書籍體系為好。

為什麼我這樣認為呢?因為任何一部完整的著作都是經過精心創作,精心編輯的,是有系統性、整體性的運思在其中的,就像《論語》這樣一部看似非常鬆散的彙編性著作其實也是有其內在結構的。《論語》有結構說雖然不是學術界的主流,但是一直有人堅持。這種說法從魏晉南北朝時期既已產生,代表性的學者是皇侃。北宋時期又有邢昺。現在則有姚中秋(秋風),他的《論語大義淺說》就是專門研究《論語》結構的。臺灣也有一位學者,叫閻嘯平,他著有《游於論語之意——尋找一種章際與篇際義理修辭遊戲》,秋風引為同道。聽說他是理工科教授。都說傳統文化在臺灣,看來此言不虛。

我們掌握了複雜的結構、前後資訊之間的內在關聯和各種語言表達形式,再看單篇文章就可以駕輕就熟了。

不妨再打個比方,一部著作就是一座山峰,很多著作就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我們一座一座地征服,終有一天我們會登上精神殿堂的珠穆朗瑪,“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切都不在話下。閱讀,一開始就要培養一種氣度,一種胸懷,一種抱負。相比之下,單篇閱讀過程,不過是丘陵地帶,罕有巔峰體驗。不僅不易得到巔峰體驗,還有可能因太過依賴此一形式而對閱讀書籍產生畏懼心理,錯過“色授魂與”、擊節拍案、相見恨晚、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妙不可言的大好機會。

著名學者、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給自己孫女開列了一份書單,特別囑咐:“四書與老莊外,該讀《史記》,須全讀不宜選讀,遇不易解處,約略讀過,遇能解又愛讀處,則仍須反復多讀,仍盼能背誦……”對《史記》,不僅要全讀,而且還要背誦。當爺爺的心夠“狠”。孫女名婉約,現在是一位研究日本文化的學者,北京語言大學的教授。

其實,論及讀書,《紅樓夢》中的香菱學詩是極好的範例。香菱說她只愛陸放翁的“重簾不卷留香人,古硯微凹采墨多”,黛玉認為極為不妥,她說:“斷不可看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做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這樣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這麼大的閱讀量,黛玉限定的時間只有一年,也是夠狠。功夫不負有心人,香菱學成,終入海棠詩社。可惜香菱有命無運,無福消受。因為香菱判詞已經對香菱一生命運做了暗示: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錢穆與林黛玉的讀書之法和教育方法我是非常認同和贊成的。讀全書,方能避免一葉障目。就像認識一個人,你不能根據一時一事去認識。大音樂家舒曼說過這樣一句話:“基於一個事蹟而鑒定整個人生是不被允許的。”因此,我們的生活越是碎片化,就越要追求整體性。

基於此,我提倡這樣一種讀書方法,我稱之為吞噬法,即一本接一本“吞噬”有一定厚度的書。我的靈感來自高爾基,高爾基說讀書要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向麵包。這樣讀書,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慢並不可怕,一開始可能很慢,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加速度,越來越快。一目十行不是天生的,而是練出來的。做基礎教育的以及我們家長都應該研究一下,根據青少年的思維特點和接受能力,在不同的階段青少年應該閱讀哪些有一定厚度的書。我有一個建議,語文課堂教學以經典著作做教材,而單篇文章安排到課外。我們的語文教育一直是本末倒置的,課外安排學生去閱讀厚厚的名著,他有足夠的時間嗎?很多時候都是流於形式,家長買了書也是束之高閣。

也許有人會問,課堂上就有足夠的時間嗎?我的回答是,一個學期哪怕唯讀一本書,都遠勝於毫無相干的單篇組合。

我們沒有必要僅僅為了發思古之幽情而拒絕擁抱最新的技術成果。但是我們也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即不顧一切地擁抱最新的技術成果而不再繼續發思古之幽情。我倒情願做一個五棲讀書人:圖書族、PC族、Ipad族、Kindle族和手機族。

在此,我想反思一下中國語文教育的一些問題。長期以來,中國語文教育備受詬病,人們指出的原因林林總總。我個人的看法與眾不同,我認為造成中國語文教育出現失誤的根源之一是由於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在教材使用上採用的都是單篇體系,而不是書籍體系。我所說的單篇體系指的是一系列單篇文章的組合,貌似相關其實相關度不大;書籍體系指的是有一定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獨立著作。語文教育採用單篇組合體系,這是一種策略性的失誤,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與耐性。很多人懷念葉聖陶民國時期的語文教科書,然而他採納的正是這種單篇體系。個人以為,這種單篇體系遠遠不如書籍體系為好。

為什麼我這樣認為呢?因為任何一部完整的著作都是經過精心創作,精心編輯的,是有系統性、整體性的運思在其中的,就像《論語》這樣一部看似非常鬆散的彙編性著作其實也是有其內在結構的。《論語》有結構說雖然不是學術界的主流,但是一直有人堅持。這種說法從魏晉南北朝時期既已產生,代表性的學者是皇侃。北宋時期又有邢昺。現在則有姚中秋(秋風),他的《論語大義淺說》就是專門研究《論語》結構的。臺灣也有一位學者,叫閻嘯平,他著有《游於論語之意——尋找一種章際與篇際義理修辭遊戲》,秋風引為同道。聽說他是理工科教授。都說傳統文化在臺灣,看來此言不虛。

我們掌握了複雜的結構、前後資訊之間的內在關聯和各種語言表達形式,再看單篇文章就可以駕輕就熟了。

不妨再打個比方,一部著作就是一座山峰,很多著作就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我們一座一座地征服,終有一天我們會登上精神殿堂的珠穆朗瑪,“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切都不在話下。閱讀,一開始就要培養一種氣度,一種胸懷,一種抱負。相比之下,單篇閱讀過程,不過是丘陵地帶,罕有巔峰體驗。不僅不易得到巔峰體驗,還有可能因太過依賴此一形式而對閱讀書籍產生畏懼心理,錯過“色授魂與”、擊節拍案、相見恨晚、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妙不可言的大好機會。

著名學者、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給自己孫女開列了一份書單,特別囑咐:“四書與老莊外,該讀《史記》,須全讀不宜選讀,遇不易解處,約略讀過,遇能解又愛讀處,則仍須反復多讀,仍盼能背誦……”對《史記》,不僅要全讀,而且還要背誦。當爺爺的心夠“狠”。孫女名婉約,現在是一位研究日本文化的學者,北京語言大學的教授。

其實,論及讀書,《紅樓夢》中的香菱學詩是極好的範例。香菱說她只愛陸放翁的“重簾不卷留香人,古硯微凹采墨多”,黛玉認為極為不妥,她說:“斷不可看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做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這樣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這麼大的閱讀量,黛玉限定的時間只有一年,也是夠狠。功夫不負有心人,香菱學成,終入海棠詩社。可惜香菱有命無運,無福消受。因為香菱判詞已經對香菱一生命運做了暗示: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錢穆與林黛玉的讀書之法和教育方法我是非常認同和贊成的。讀全書,方能避免一葉障目。就像認識一個人,你不能根據一時一事去認識。大音樂家舒曼說過這樣一句話:“基於一個事蹟而鑒定整個人生是不被允許的。”因此,我們的生活越是碎片化,就越要追求整體性。

基於此,我提倡這樣一種讀書方法,我稱之為吞噬法,即一本接一本“吞噬”有一定厚度的書。我的靈感來自高爾基,高爾基說讀書要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向麵包。這樣讀書,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慢並不可怕,一開始可能很慢,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加速度,越來越快。一目十行不是天生的,而是練出來的。做基礎教育的以及我們家長都應該研究一下,根據青少年的思維特點和接受能力,在不同的階段青少年應該閱讀哪些有一定厚度的書。我有一個建議,語文課堂教學以經典著作做教材,而單篇文章安排到課外。我們的語文教育一直是本末倒置的,課外安排學生去閱讀厚厚的名著,他有足夠的時間嗎?很多時候都是流於形式,家長買了書也是束之高閣。

也許有人會問,課堂上就有足夠的時間嗎?我的回答是,一個學期哪怕唯讀一本書,都遠勝於毫無相干的單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