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國家經常出現在我國的史書中,世代友好,現在卻不接壤

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早在漢朝時它就和我們接壤,曾互派使節,交流頻繁;之後歷朝歷代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史書記載之中,甚至在國際風雲變幻的今天依然和我們很“鐵”。

當然,它既不是巴基斯坦,也不是朝鮮,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遠眺

說到這個國家在我國漢朝時(1世紀)就已經建立,稱扶南。其領土包括今柬埔寨全部,老撾和越南南部,以及泰國東南部一帶。看到這裡你們會說小編的地理不好,怎麼說它會和我們接壤呢?

扶南

其實,早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後,今天越南北部那塊兒叫象郡;到後來漢武帝滅南越國時,又在那設了交趾,唐朝叫安南都護府。什麼是“交趾”呢?《後漢書》中說“南方曰蠻,雕題交阯”,就是嘲笑那兒的人野蠻,男女同浴;可惜在五代至北宋期間交趾被弄丟了。

但話又說回來,憑藉交趾,我國歷史上長期和扶南接壤,那麼歷代史書中是怎麼介紹這個鄰居的呢?

交趾

三國時,扶南和東吳曾互通使節;晉朝史書中說“其王本是女子,字葉柳”。東晉時,扶南國王又送來了一頭大象,皇帝覺得危險,但嘴上說“太破費了”,

於是又送了回去。南北朝的劉宋和南齊時扶南都有朝賀,後來的梁武帝甚至還冊封過他們。可見扶南一直和我國南方政權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到了唐朝,雖說扶南不在了,但是當地又建立了更強大的吳哥王朝(802年)。這是一個受佛教薰陶的國家,極盛時幾乎佔有整個中南半島,曾先後與我國歷史上的唐朝、元朝、明朝三個強盛的帝國並立。元朝時中國還曾派使臣周達觀在吳哥國住了一年(1296年),

後寫了本書叫《真臘風土記》。那麼這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吳哥國

13世紀中葉吳哥王朝漸漸衰落,興起的泰族諸國于1432年大舉入侵,吳哥被迫遷都,變成了“金邊王朝”,舉世矚目的吳哥窟也就此被埋藏在叢林之中,直到近代才重見天日。

後來這個國家改名叫柬埔寨,新中國以後一直和我國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可以說不論歷史還是現在,柬埔寨都是我們的老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