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15來了”投資人:我投資的錢還安全嗎?

生活裡有很多騙局,經常讓大家猝不及防,但比起金融領域來還是小巫見大巫,畢竟拿出來投資的才是大頭。315來了,投資人想必是最關心自己投出去的錢了,當今的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也成為了很熱的議題,

由於金融領域來錢相對容易,所以銀行、保險漸漸成為投訴的重災區。今天小拓拓大概說一下各個細分領域的常見騙局,希望大家不被套路。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的觀點為,金融消費投訴目前主要集中在兩大塊,一個是銀行,一個是保險。資料顯示,中國消費者協會2015年收到銀行投訴1162件,2016年收到的投訴是3000多件。

保險常見套路:存款變保單

王女士稱自己在某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時受到櫃檯業務員的“忽悠”,將準備儲蓄的錢買成了保險,事後才發現情況不對,很是難辦。於是她向消費者協會投訴銀行“存款變保單”這種具有隱瞞性質的行銷。有業內專家表示,這跟銀行業務員積極推銷各類保險產品,

而本身卻對保險產品並不瞭解有關,滾根到底時銀行的業務員水準和銀行管理和培訓不力的原因。

而對於保險消費投訴,存在認定難、理賠難等問題。據保監會統計顯示,2013年全年,全國保險監管系統共接到保險消費者投訴21361件,同比增長30.2%,其中涉及銷售誤導、未明確提示風險的投訴共7501個,占投訴總量的35.1%。

在保險領域,片面不負責任的誇大投資型保險收益,

把保險直接和存款畫等號,混淆保額分紅和現金分紅,指定車險維修廠從中套利,誘導投保人“帶病投保”,代抄風險提示語隱瞞風險,混淆繳費期限和保險期限等手段層出不窮。為防止上當,投保人應該搞清楚購買險種是保障型產品還是投資型產品,可有效地避免日後產生糾紛。

期貨、期權等大宗商品交易常常是非法交易

近年來,各類投資交易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此類平臺多是採用電腦軟體而搭建的交易場所,裡面會包含一些交易指標、趨勢圖表、K線等要素。交易品種涉及外匯、原油、虛擬貨幣、黃金、白銀、稀有金屬等商品的期貨、現貨等。

一些非法投資交易平臺,沒有經營期貨交易的資質,推銷時宣傳資產管理,實際操作又轉嫁風險。此外,這些平臺使用的交易軟體還留有後門,後臺人員可操縱市場行情,從而詐騙客戶財產。

P2P包裝精美,

股權債權不清,跑路難追討!

從2013年餘額寶橫空出世之外,互聯網金融平臺也隨之興起。典型的包括:P2P網貸、眾籌等。其中P2P網貸案件近年來大幅增長。由於平臺單筆借款涉及投資者眾多,個人追索債務操作困難。

由於網貸資產端絕大多數借款人及擔保人為“自然人”,訴訟中有三分之二左右去向不明,債權風險問題尤為突出。此外,由於一般只存在信用擔保,雖然每筆借款均由協力廠商作保證擔保,但財產擔保鮮見,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債權落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而借款合同中使用投資人及借款人網路用戶名,不顯示真實姓名,並採用電子協定方式進行簽約,而一些P2P平臺就網路用戶名與實名對接,形成有效電子證據鏈的技術保障差強人意。因此,選擇平臺時有抵押物的平臺更值得推薦,比如車輛、房產做抵押,比如我們拓天速貸就深受用戶青睞。

很多事情因為不瞭解特別容易被有心人鑽空子,金融詐騙更是讓人損失慘重。小拓拓簡單的說了一下,大家有什麼經歷和故事(希望還是不要有!),或者反套路經驗歡迎分享交流。

但財產擔保鮮見,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債權落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而借款合同中使用投資人及借款人網路用戶名,不顯示真實姓名,並採用電子協定方式進行簽約,而一些P2P平臺就網路用戶名與實名對接,形成有效電子證據鏈的技術保障差強人意。因此,選擇平臺時有抵押物的平臺更值得推薦,比如車輛、房產做抵押,比如我們拓天速貸就深受用戶青睞。

很多事情因為不瞭解特別容易被有心人鑽空子,金融詐騙更是讓人損失慘重。小拓拓簡單的說了一下,大家有什麼經歷和故事(希望還是不要有!),或者反套路經驗歡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