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融創中國(01918)這只牛股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其實我購買港股之前,在A股,長期購買的並非地產,又因為購買了很多和地產相關的行業,深知基礎投資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當時港股地產普遍非常低廉的情況下,

選擇購買了地產股。早期的邏輯我在15年10月都已經寫過,具體如下。

而當時香港的房地產企業中,有很多都是物業重估,這些物業並不能產生真實的現金流,而且不能形成複利,所以我放棄了商業地產比重比較重的,也很不喜歡物業重估產生的利潤,

因為我覺得在A股有大把的沒重估的房地產企業,沒必要在香港去找一個物業重估的企業。有的企業的利潤幾乎都是依靠物業重估來修飾起來的,剔除物業重估後,利潤非常難看。於是就選擇了純住宅類的融創中國(01918)。之前回復過一些商業地產,具體如下。

在選擇純住宅後,基本上,融創已經是最優質的地產股了(沒有之一)。

首先,融創的確定性非常強,今天的融創已經有了1.2萬億的貨值,這1.2萬億不包含一二級聯動,一二級聯動大概4000億。而其一二級聯動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處於城市的近郊,拆遷比較容易。有這個底子的企業並不多,目前看這樣的貨值已經跨入一線房地產企業行列,而融創的市值依然和一線企業無法比擬,

以目前的土地市場行情,任何一家後來者想複製融創的土地佈局,可能要花費雙倍融創的價錢才可以佈局到這麼大規模的土地。

融創在土地市場大漲之前,在很多核心城市的土地價格趴在地上的時候,拿了大量的便宜土地,孫宏斌自己解讀為從民國到現在就一次機會,融創把握住了。可以說,融創在土地儲備上,已經擁有了兵仙韓信的實力,就等一次次實戰,

顯示自己的強大實力,最終十面埋伏包抄項羽。

其次,融創的戰略性,拿地能力特別強。其實我也非常喜歡綠城,我幾乎每年都在等綠城的土地換倉,等了2年了,依然失望。比如杭州中心,比如諸暨廣場,比如鹿城廣場(樓面8000)依然有接近40萬體量的商業物業爛尾。資深的香港投資者全部用PB來看企業的價值,而從來不看企業的真實土地儲備品質,綠城浙江縣城大把的土地,三四線大把的土地並沒升值。

雖然我太喜歡綠城了,但是已經2年了,幾乎綠城還是沒改變。戰略拿地能力依舊不強。除了綠城,其餘的住宅類的企業我確實看不上,包括喜歡和融創搶地王的金茂,很多企業沒吃過綠城這樣的虧,不知道商業綜合體對資金的吞噬是如何的厲害,當年綠城就是給商業綜合體拖的差點死去,綠城的住宅可以廉價處理掉,可以打包處理掉,而那些商業綜合體,只能爛尾,如果不爛尾,就是無底洞。

看到很多企業貪便宜,去做商業,其實真的沒考慮到商業綜合體的巨大風險。這個風險就是讓前幾年百億利潤的SOHO中國慢慢的把錢都消耗掉了。融創昨天在平湖拿了地,而且在平湖最近拿了5塊地,群裡的朋友在問我,為什麼在平湖拿地。我的回復其實也非常簡單,碧桂園在華南包抄廣深,廣州深圳的房價已經非常高了,未來的剛需已經不可能在廣深購房了,那只能外溢,碧桂園已經在環廣深佈局很猛了。

那麼現在市場的空缺就是環上海,環北京已經給那一些產業園區圈的差不多了。環上海,如果從江蘇那裡包抄,現在成本已經非常高了,如果從昆山的花橋包圍上海,樓面估計都要2萬以上了,這時候,改從浙江包抄上海,樓面1萬不到,對比東莞包圍深圳的房價,那裡的房價還是有空間的。所以,融創最近在包抄上海,從浙江這個房價包抄,可以猛烈一些,現在看力度還不夠。

最後,融創的操盤能力非常強,對土地成本的消耗能力比較強。在前面2點的情況下,融創的確定性已經非常強了。未來三到五年,融創進入行業的前3的確定性是非常強的。只要這個確定性存在,融創的價值 就依然存在。目前融創10元的價格和去年融創5元的價格其實是沒區別的。

還是一個老帳,投資商鋪不如投資住宅,投資住宅不如投資住宅類土地,投資住宅類土地不如投資房地產企業股權。以融創為例,持有38萬股融創等於持有萬分之一的融創,加入融創今年的銷售額能到2500億,持有38萬股融創等於自己開一家公司,每年銷售額2500萬,每天銷售額7萬,每天賺7000元的帳面利潤。就等利潤釋放了。而且融創一直在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在增長,2010年的80多億成長為今年的超2000億也絕非偶然。

未來三年後回頭看,大家一定會發現,增長股的魅力。我持有融創,而且成本不高,我有持有成長股的心態,今年的心態就比去年好很多。前年和富力雅居樂比銷售,去年就和華潤比了,同樣,今年融創的銷售額已經開始和保利,綠城,中海比較了。我今年堅信融創的市值低於龍湖,就是市場給我們買入的機會。

個人持有融創,以上個人心得,另外,注意房地產市場風險,關注土地市場行情,房地產企業手裡的貨主要就是土地。只能爛尾,如果不爛尾,就是無底洞。

看到很多企業貪便宜,去做商業,其實真的沒考慮到商業綜合體的巨大風險。這個風險就是讓前幾年百億利潤的SOHO中國慢慢的把錢都消耗掉了。融創昨天在平湖拿了地,而且在平湖最近拿了5塊地,群裡的朋友在問我,為什麼在平湖拿地。我的回復其實也非常簡單,碧桂園在華南包抄廣深,廣州深圳的房價已經非常高了,未來的剛需已經不可能在廣深購房了,那只能外溢,碧桂園已經在環廣深佈局很猛了。

那麼現在市場的空缺就是環上海,環北京已經給那一些產業園區圈的差不多了。環上海,如果從江蘇那裡包抄,現在成本已經非常高了,如果從昆山的花橋包圍上海,樓面估計都要2萬以上了,這時候,改從浙江包抄上海,樓面1萬不到,對比東莞包圍深圳的房價,那裡的房價還是有空間的。所以,融創最近在包抄上海,從浙江這個房價包抄,可以猛烈一些,現在看力度還不夠。

最後,融創的操盤能力非常強,對土地成本的消耗能力比較強。在前面2點的情況下,融創的確定性已經非常強了。未來三到五年,融創進入行業的前3的確定性是非常強的。只要這個確定性存在,融創的價值 就依然存在。目前融創10元的價格和去年融創5元的價格其實是沒區別的。

還是一個老帳,投資商鋪不如投資住宅,投資住宅不如投資住宅類土地,投資住宅類土地不如投資房地產企業股權。以融創為例,持有38萬股融創等於持有萬分之一的融創,加入融創今年的銷售額能到2500億,持有38萬股融創等於自己開一家公司,每年銷售額2500萬,每天銷售額7萬,每天賺7000元的帳面利潤。就等利潤釋放了。而且融創一直在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在增長,2010年的80多億成長為今年的超2000億也絕非偶然。

未來三年後回頭看,大家一定會發現,增長股的魅力。我持有融創,而且成本不高,我有持有成長股的心態,今年的心態就比去年好很多。前年和富力雅居樂比銷售,去年就和華潤比了,同樣,今年融創的銷售額已經開始和保利,綠城,中海比較了。我今年堅信融創的市值低於龍湖,就是市場給我們買入的機會。

個人持有融創,以上個人心得,另外,注意房地產市場風險,關注土地市場行情,房地產企業手裡的貨主要就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