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掌財經丨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巴菲特?

內容摘要:中國的巴菲特,他或她正在路上。

2017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在網路刷屏了,大約有3000多名的中國投資者來到奧馬哈參加這次盛會,包括萬科的王石,以及比亞迪的高管。投資圈甚至傳言:今年可能是87歲的巴菲特最後一次出席股東大會,

因此盛況空前。

為什麼中國投資者如此追捧巴菲特?

1、理想投資環境的價值訴求。

巴菲特是財富與成功的象徵。

曾在紐約大學和北京大學授課的中國經濟研究專家李雨認為,“巴菲特代表了一種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艱苦努力,而非依靠裙帶關係和貪污腐敗獲得巨大成功的人的形象。”而正是這樣的價值觀,

在當今的中國人心中形成共鳴。

散戶投資者通常都沒有那種財力去收購整家企業。”她解釋道,“可是,他們應該知道,巴菲特就是這樣積累起自己的財富的,他幾乎沒有做過任何的投機。”

巴菲特一直從事價值型投資,即購買那些他相信價格低於真實價值的股票;但在中國的股市,價值投資並不被認可,中國散戶有太多東西可以向巴菲特學習。

2、巴菲特在中國的時機

巴菲特認為,

“我想,自己在中國的‘名氣’是因為,過去一二十年時間當中,中國人對股票的興趣大大增加了。中國人開始尋找著名投資人,我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點。”

“我去過中國幾次,都被廣泛報導,幾本和我有關的書籍也在中國很是暢銷。”

2010年的那次中國之行,巴菲特和蓋茨一起前往,鼓勵中國的富人多做慈善。巴菲特還提到,中國的電視臺也報導了奧馬哈的伯克希爾年會,

伯克希爾投資了中國石油和比亞迪

3、巴菲特對中國的投資是下一個方向標

這些投資人蜂擁而去奧馬哈,必然想聽到巴菲特關於投資中國的跡象或計畫。

巴菲特一直對中國的投資機會感興趣,大家就都希望離他近點再近點。和巴菲特共進午餐是眾多中國投資人的夢想。據說,如今國產智能手機風光正盛的oppo當家人段永平,就曾與巴菲特一起共進午餐。

當然,

還有人說,巴菲特是一個胡格諾派教徒,而儒家和胡格諾派在對信徒行為的約束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人很容易對這個老外有精神上的代入感。

對於中國的投資,巴菲特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A股將面臨更多投機的麻煩。

“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會有很多人參與到股市,A股會面臨更多投機的麻煩。我覺得投機是一個不明智的做法,需要運氣。公眾對市場的反應會是非常極端的。

人們喜歡賭博,喜歡投機,會變得自滿,會進入到一個舒適區,一旦市場發生變化他們是無法預知或是進行防禦的。但是市場長期會引導人們正確的進行投資。我們進行了一些教育,做得不錯。”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巴菲特?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是:

從巴菲特11歲開始投資起,巴菲特自己成為現在的巴菲特都用了76年。而我們改革開放到現在也只不過區區40年,股票市場也就25年,一切尚早。想要成為巴菲特,首先你得活得夠久。

而要成為巴菲特需要邁過三個節點,我們很多的技術派沒能邁過第一個節點,如呂梁;少數人沒邁過第二個節點,如徐翔;極少數有機會的人沒邁過第三個節點,如姚振華。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那些朝聖巴菲特的人,只是想複製巴菲特的投資技術,還有世界首富的頭銜。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巴菲特,無非是想從他那裡學到賺錢的技術。儘管他們口上喊著學習巴菲特,到底學什麼都搞不明白。真的是學習技術嗎?巴菲特的技術很簡單。巴菲特幾十年的精神內涵積澱卻鮮有人學習。不少的投資者家中都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房,更沒有像巴菲特那樣嗜書如命的愛好,他們的心怎能靜下來?中國人的投機心理太重,氛圍太浮躁。

其次是時勢造英雄,中國股市的高度投機性,以及對體制的疑慮,鮮有投資家堅信中國的未來。

以下是網友看法:

還有別忘了巴菲特本身是個天才。巴菲特的天才在於其對數字的敏感度和記憶力,直至80多歲的今天他都能準確地說出上世紀40年代奧馬哈縣誌記載的人數,精確到個位數。這樣的數位天才一旦認識到複利的價值,其發財幾乎是必然。

在巴菲特11歲開始其投資生涯時,他便用自己當時的資產準確地算出他將在35歲時成為百萬富翁。在經歷了賣報紙、賣可口可樂、家族雜貨店兼職、高爾夫球童等工作之後,到15歲時,巴菲特已成為一名合格的商人,資產已經超過2000美金,並自己買了40英畝的農場租給別人。

因此,拋開以上層面,單純質問中國為什麼出不了×××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可以期待的是:中國的巴菲特,他或她正在路上。

版權聲明:

ID:yunzhangcaijing

股票市場也就25年,一切尚早。想要成為巴菲特,首先你得活得夠久。

而要成為巴菲特需要邁過三個節點,我們很多的技術派沒能邁過第一個節點,如呂梁;少數人沒邁過第二個節點,如徐翔;極少數有機會的人沒邁過第三個節點,如姚振華。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那些朝聖巴菲特的人,只是想複製巴菲特的投資技術,還有世界首富的頭銜。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巴菲特,無非是想從他那裡學到賺錢的技術。儘管他們口上喊著學習巴菲特,到底學什麼都搞不明白。真的是學習技術嗎?巴菲特的技術很簡單。巴菲特幾十年的精神內涵積澱卻鮮有人學習。不少的投資者家中都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房,更沒有像巴菲特那樣嗜書如命的愛好,他們的心怎能靜下來?中國人的投機心理太重,氛圍太浮躁。

其次是時勢造英雄,中國股市的高度投機性,以及對體制的疑慮,鮮有投資家堅信中國的未來。

以下是網友看法:

還有別忘了巴菲特本身是個天才。巴菲特的天才在於其對數字的敏感度和記憶力,直至80多歲的今天他都能準確地說出上世紀40年代奧馬哈縣誌記載的人數,精確到個位數。這樣的數位天才一旦認識到複利的價值,其發財幾乎是必然。

在巴菲特11歲開始其投資生涯時,他便用自己當時的資產準確地算出他將在35歲時成為百萬富翁。在經歷了賣報紙、賣可口可樂、家族雜貨店兼職、高爾夫球童等工作之後,到15歲時,巴菲特已成為一名合格的商人,資產已經超過2000美金,並自己買了40英畝的農場租給別人。

因此,拋開以上層面,單純質問中國為什麼出不了×××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可以期待的是:中國的巴菲特,他或她正在路上。

版權聲明:

ID:yunzhangcaijing